當前位置:
首頁 > 減肥 > 健康有效減肥,不在節食,不在運動,而取決於你!問題是,How

健康有效減肥,不在節食,不在運動,而取決於你!問題是,How

最近這幾天,一篇文章刷爆了朋友圈——《BBC人體實驗:雙胞胎醫生一人吃糖,一人吃脂肪,最後誰變胖?》,你也許見過。在這之前,另一部BBC的紀錄片《鍛煉的真相》同樣吸引了足夠的眼球。

憑良心講,BBC的這兩部紀錄片都離科學十分近,比多少無知的小編和無良的健身作家高了不知多少個層次。不過可惜的是,單單一篇文章或是一部紀錄片不足以把問題講清楚。更悲劇的是,媒體有意無意地截取其中的片段論點,為的是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有些人,就難免接受到了錯誤的訊息——比如,每次只要鍛煉3分鐘就比1小時更有效;吃糖不會胖,那就可以放開吃甜品了……

必須告訴大家,這兩部紀錄片我都沒看過,因為對我而言毫無價值。它們僅僅是把這麼多年來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摘取了一點點,然後拍成視頻而已。沒有任何新的東西,只是大家更接受視頻的方式,短平快,所以火了。

GIF/2.6M

關於運動的真相,約翰·瑞迪教授研究了幾十年,濃縮成了《運動改造大腦》這本書。說實在的,此書專業得有點艱深,有很多神經和大腦科學的術語,一般人都不願意啃下那幾十萬字。(下次有空我再吐槽另一篇吧)

既然大眾不願意下功夫學習,就很容易被媒體或者所謂的專家誤導。BBC這三個字母,在許多人的眼裡,已經代表了一定的公允性。人體實驗,這幾個字,看起來就是很科學的味道嘛。很少人意識到,BBC也只是媒體,紀錄片是解讀,並非科學的真相。如今的媒體掐住發聲的喉嚨,想說啥就說啥,已經不復從前只是報道事實的本質了。

GIF/1.9M

但話說回來,老外的較真精神還是值得學習的。這次他們找了倆雙胞胎哥們,在外人看來,就能排除掉遺傳基因的差異了。儘管沒有明說,但的確帶有此種隱含的套路。遺傳學家才沒時間和興趣反駁流行媒體的觀點,不然他們就會跳出來說雙胞胎也分同卵、異卵,也會有變異,一定得做個基因測序確定兩兄弟的DNA序列基本一致才肯干休。

西方的科學體系講究實證,既然是實驗,就必須嚴格控制變數。所以,他們也選擇了一種令人啼笑皆非的方式——控制飲食的種類,糖分超高或脂肪超高的兩種食譜。拜託,現實中誰會這麼吃呢?!不管怎麼說,雖然很難受,這兩位哥們還是堅持吃了一個月。

然後,此片就得出了一個結論,即使放開吃,吃糖或者吃脂肪都不會導致發胖。(我相信各位賣吃的商家已經準備就此大做文章了)跟著畫風一轉,開始批判起了50%糖和50%脂肪混合的食品,說它們才是發胖的罪魁禍首。

GIF/2.5M

嚇得我趕緊又吃了幾塊從韓國帶回來的巧克力,雖然糖和脂肪都超級多,但實在是太好吃了。我根本就不在乎吃什麼垃圾食品,漢堡包、炸薯條、冰淇淋,這些都是我平時生活里會吃的。

我沒有發胖,也不是因為我很拚命地運動。除了周末騎單車,我每天運動的時間最多就半小時,有時甚至連汗都沒有流。拜託也不要說我天生遺傳基因好的事情了,我爸媽都胖,我弟弟和妹妹也胖了。我之所以能保持不亞於18歲小夥子的身材,全賴於我是個有心機,也懂節制的人。

所以我說,這部BBC人體實驗的紀錄片,無非就是一本正經地講了一堆正確的廢話。看完之後,你充其量只是鞏固了原先就已經知道的知識,或是對錯誤的方式有所知覺。然後呢?怎麼做到健康有效的減肥呢?怎樣才算是健康的飲食方式?要運動多久才會有效果?如果你繼續問,這樣的問題可以無窮無盡。

我想告訴你的是,真相只有一個——但每個人的減肥真相都不一樣,你得自己找到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神的健身秘笈 的精彩文章:

減肥無非是重複做一些事情,這是我學英語時悟出來的
如果你想減肥改變自己,就找一個真心愿意幫助你的人
在健身房擺拍是什麼心理?減肥的人或許不懂
為什麼要減肥和運動?因為健康平安,才是子女對父母最大的回報
為什麼韓國的胖子很少?減肥的人都應該了解一下

TAG:雷神的健身秘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