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鄧玉榮教授在漢字文化及全球語言文字文化資源共享主題論壇演講分享賀州學院語言博物館

鄧玉榮教授在漢字文化及全球語言文字文化資源共享主題論壇演講分享賀州學院語言博物館

9月19日,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17中國(安陽)國際漢字大會開幕。此次活動的主題是」漢字與世界「,以「漢字的歷史」、「漢字的傳播」、「漢字的美學」、「漢字的文化」為主線,落實國家「中華文化走出去」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戰略,助力漢字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和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本圖片來源網路)

9月20日,北京語言大學語言資源高精尖創新中心在甲骨文的發祥地中國安陽舉辦「漢字文化及全球語言文字(文化)資源共享」主題論壇,來自國內外的30多位知名專家和學者齊聚一堂,給學界和社會大眾帶來了一場學術盛宴。北大語言資源高精尖創新中心按照「全球互通、互助共享、智慧建設、服務社會」的宗旨,聯合與會有關單位發起建立「全球語言文字(文化)博物館聯盟」。(本圖片來源網路)

共享賀州學院語言學教授、中國第一個實體語言博物館賀州學院語言博物館負責人鄧玉榮先生在論壇上發言,分享賀州學院語言博物館辦館的經驗和成功的做法。以下是鄧玉榮教授發言的PPT圖片。(本圖片來源網路)

廣西賀州學院設立有中國第一座實體語言博物館。 專業的實體語言博物館建設在國內還是首創。廣西賀州學院語言博物館通過現代科技手段,面對賀州、廣西乃至全國,展示日益豐富的語言和方言研究成果,記錄和保存數量巨大的語言和方言語料。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與方言承載著多彩的地域文化。廣西賀州作為多民族多族群聚居地,湘楚文化、中原文化與百越文化在此碰撞交融,經千百年來的歷史沉澱,這塊土地上逐步形成了種種新的語言與方言,語言品種與形態精彩紛呈,有不同名稱的漢語次方言幾十種,賀州因此成了廣西乃至全國語言方言生態多樣性的難得樣本,可謂是語言方言博物館,也是一個語言研究的「天然實驗室」。

秦漢以來,都龐嶺與萌渚嶺之間,連接瀟水與賀江的瀟賀古道,是北方與嶺南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海上絲綢之路在嶺南陸上的重要連接點。在以舟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古代,古道南邊的賀州作為交通要衝,商旅騷客,戍邊士卒,遷徙流民往來於此,多民族多族群聚居,湘楚文化、中原文化與百越文化碰撞交融。經千百年來的歷史沉澱,在這塊土地上逐步形成了種種語言與方言。

廣西賀州,按照民間通俗的說法,有本地話、土白話、六州聲、鋪門話、街話、七都話、八都話、九都話、瑤家話、民家話、百姓話、鸕鶿話、富陽話、正話、五華聲、河婆聲、長樂音、霸佬話、寶慶話、湖廣話等幾十種。

他們分屬《中國語言地圖集》(第2版)劃分的中國十大漢語方言中的粵語、客家話、官話、湘語、閩語、平話土話等六大方言,此外還有一些土話,其方言系屬待定;另外還有壯語、勉語、標話等三種少數民族語言。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這些語言與方言承載著多彩的地域文化,她們像一顆顆珍珠散落在賀江兩岸,賀江就象一條彩練,串連著這些散落在古道上的語言珍珠。

廣西賀州學院充分發揮天然的「語言博物館」的地利之便,一向重視語言的調查研究。三十多年來,逐步凝聚了一支專門的研究隊伍,他們調查研究賀州地區的語言和方言,記錄了大量語言方言資料,承擔或參與了自治區、教育部及國家級的各類研究課題,發表或出版了許多專門論著,成績顯著,廣有影響。在此基礎上,學院專門闢地撥款,建立了中國第一座實體語言博物館。

語言是民族之根,文化之魂。由於各種原因,有的語言或方言將會在我們面前消失,但它們將會在語言博物館裡以音像、音標註音等形式保存下來。

廣西賀州學院語言博物館專業語言工作人員在採集錄音方言。

賀州學院語言博物館收藏的上世紀50年代全國漢語方言調查時的油印資料。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祖萍 的精彩文章:

TAG:新華祖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