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第一個投降日軍的人,將吉林拱手讓給了日軍,為歷史所唾棄
愛新覺羅·熙洽,字格民,滿洲正藍旗,是清太祖努爾哈赤親兄弟穆爾哈齊的後裔。由於熙洽在當時有著特殊而又顯赫的家庭背景,自小受到忠君報國的思想教育,常以「報效大清」為己任,於是赴日本留學,就讀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騎兵科,於1911年畢業。辛亥革命爆發後,熙洽曾經參與宗社黨一心想恢復大清王朝的統治。
1919年初,張作霖在瀋陽開辦東北陸軍講武堂,特請來熙洽,憑請其為第一任教務長。由於熙洽治學有方,更得到了張作霖的信任和提拔,不久便一路高升成為吉林軍政首腦張作相手下的第一紅人。熙洽對日本態度較為親近。心中的如意算盤打的是七上八下,想用日本人的力量達成復辟。1931年滿洲事變爆發之時,放棄抵抗,將吉林長拱手讓給了日本人,這是九·一八事變之後,東北第一個投降日軍的人。1936年溥儀稱帝後,他成了溥儀身邊可以依靠的重臣。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滿洲國在蘇聯的攻擊之下瓦解,熙洽也被蘇聯紅軍逮捕,而被解押到西伯利亞。1950年熙洽與其他滿洲國官員被引渡回中國。
後一代封建王朝的忠臣,為恢復清廷的統治而絞盡腦汁,最終投靠日本軍國主義,藉以恢復大清統治,也使自己由忠於滿清王朝的極端民族主義者,轉變為背棄民族大義出賣國家利益的漢奸,為歷史後人所唾棄。這是在他向日本關東軍大開城門的時候就早已經命定的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