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墨西哥州立大學團隊捕獲微觀粒子內的渦流影像
最新
09-22
來自新墨西哥州立大學物理系的一個研究團隊首次創建了微觀納米顆粒結構轉化的三維渲染,這種三維渲染是由外部電源引發並控制的微觀納米顆粒結構變換的。
該團隊主要由墨西哥州大學助理教授Edwin Fohtung領導,用鈦酸鋇(BTO)納米粒子進行了實驗。通過使用外部電場,研究人員在三維上觀察到了寬度為30納米的鐵電渦旋棒,這比人類頭髮的尺寸還要小十億倍。
這一發現可以為科學家提供設計下一代量子計算組件的新方法。例如,具有這種渦旋相的納米顆粒可以使計算機RAM存儲容量增加10,000倍。
Fohtung和他的團隊的工作得到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支持。該團隊使用阿貢國家實驗室的先進光子源的X射線和布拉格X射線相干衍射成像(BCDI)技術。
BCDI可用於分階段重建樣品的密度。這種重建技術被稱為相位檢索。 Fohtung及其在墨西哥州立大學的團隊開發的這項技術適用於其他領域,如生物學和再生醫學。科學家和醫生正在用一個類似的方式研究幹細胞和癌細胞和其他微生物在其環境中如何共同演化。
該技術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研究主要由來自國立托木斯克理工大學的機構的研究人員進行研究,目前該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本文由量子計算最前沿基於相關資料原創編譯,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獲得授權。


※IBM將數據科學體驗與量子計算機結合
※研究人員在相干多體系統中發現動態量子相變
※越大越好:用量子容量表達計算機的極限
※科學家發現一個比之前小1000倍的量子設備
※馬約拉納粒子在量子計算領域實現重要進步
TAG:量子計算最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