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收藏馬未都:中秋放個假 吟詩品杯茶

收藏馬未都:中秋放個假 吟詩品杯茶


大家好,觀復博物館是馬未都先生創辦的新中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請關注我們的頭條號,我們不定期為粉絲贈送觀復博物館的文創產品。

收藏馬未都:中秋放個假 吟詩品杯茶

「仲秋」二字最早出自戰國《禮記·月令》,晦澀難懂的生僻字記錄下的,是仲秋這一月令的星象和祭祀的常態。時至唐朝,中秋才成為了一個慶祝豐收、祈禱合家團圓的節日。月圓的中秋之夜賦予了人們合家團圓的儀式感,賞菊賞月吃月餅,再加一頓團圓飯,可以算是流傳至今的過中秋的標準配置了。「人月兩團圓」的美好期盼,讓這樣一個節日融進了中華兒女的血液,成為一份獨特的文化印記。

收藏馬未都:中秋放個假 吟詩品杯茶

月餅&茶

在中秋,茶作為重要的中式飲品也有特別的地位。一塊月餅下肚,唇齒間的甜蜜和油膩都適合用一盞清茶化解。舉頭望明月之時,手旁有一壺香茗為伴,煞是風雅。茶不僅是名門望族的偏愛,也是下里巴人的心頭好。而古往今來的文人們,亦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了茶的精妙。

西晉左思的一首《嬌女詩》被普遍認為是第一首完整意義上的茶詩。「止為荼荈據,吹噓對鼎立。脂膩漫白袖,煙熏染阿錫。」這件青釉褐斑的蓮瓣紋盞配上盞托,會不會就是當年美嬌娥手中的茶盞呢.?

收藏馬未都:中秋放個假 吟詩品杯茶

西晉 青釉褐斑蓮瓣紋盞及盞托

觀復博物館藏

唐代詩人元稹的一首寶塔詩驚艷四座,從茶的本性到飲茶習俗再到人們對茶的喜愛無一不包。這首通俗又有趣的茶詩,今日讀來也頗有俏皮靈動之感: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唐·元稹·《茶》

收藏馬未都:中秋放個假 吟詩品杯茶

南宋 龍泉窯梅子青釉盞

觀復博物館藏

宋人拋棄了唐人加鹽加蜂蜜加姜加胡椒的吃茶模式,提出了一個新的觀念『喝純茶』。茶在宋朝開始有了品格,有了靈性。宋徽宗曾寫道:「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閑潔,韻高致靜。」儘管宋人的飲茶模式更適宜使用黑盞,但白釉和青釉的茶盞依然有燒造。晶瑩剔透的梅子青,伴隨著細碎的冰裂紋,也是一種別樣的風韻。

收藏馬未都:中秋放個假 吟詩品杯茶

唐 驪山石單柄壺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宋代以後的飲茶習俗有何變化?又有哪些關於茶的詩句流傳?

上圖中的單柄壺為何有個名字叫『急需』?它又是做什麼用的呢?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9月23(周六)晚21:40

廣西衛視《收藏馬未都》


我們每天發表歷史藝術文物相關文章及馬未都錄製的視頻,同時發送館藏品照片,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到朋友圈和朋友們一起分享吧!謝謝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復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馬未都:南非行~背負殺戮的收藏
觀復嘟嘟:就是這個味兒!
故宮仿造壓手杯
觀復淡成:溫度(上)
《與藝術沾邊》第105篇 什麼樣的錢不能投房地產

TAG:觀復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