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倫敦肯德基打工,我怎樣和「印度幫」鬥智斗勇

在倫敦肯德基打工,我怎樣和「印度幫」鬥智斗勇

文 Xuan

「也許離開了巴黎我就能寫巴黎,就像在巴黎我就能寫密歇根一樣。」

讀到這句話時,我在大英圖書館。那是2008年的11月,我在倫敦郊區租了一個四平米的房間。11月的倫敦冬雨連綿,房間里沒有暖氣,濕漉漉的寒意用薑湯、熱紅酒甚至酸辣湯都無法驅除。我每天花4英鎊的車錢,去大英圖書館蹭書、蹭網、蹭暖氣。

那時,我的留學簽證很快就要到期了。我在網上投了很多份工作簡歷,等待著回復。為了維持這段時間的生活,我開始在肯德基打工。

1

店長是波蘭人,店內由東歐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非洲人和中國人構成。

這個肯德基江湖,東歐人是一等公民。東歐男子高大俊美,還有些憂鬱氣質,穿著工服也像是落難王子,女子脖頸修長,金髮盤起,個個像芭蕾演員。

不過重要的是,店長和「一等公民」們只佔資本家便宜,從不欺壓工友半分,所以店裡各國人民不論彼此之間有多麼不對付,對他們都一致親切友好,偷吃偷懶從來沒人說什麼,有人偶爾要臨時換班大家也都積極響應。

店裡兩個最不對付的群體是印度人和非洲人,沒人知道為什麼。大概只是因為這兩個群體人最多,人多就抱團,抱起團來就力量大,力量大了之後就不自覺地對立,儼然當年的美國和蘇聯。

巴基斯坦人和中國人處在江湖底端。巴基斯坦人只能偶爾放冷槍,比如舉報某人偷吃。但副店長是印度人,假模假式說兩句就完事,從沒罰過錢。中國人雖然多一點點,但都是留學生,干足時辰,拿錢走人,不偷奸耍滑,吃點小虧也就算了,沒人真把這份工作當回事兒。與世無爭的人要麼有靠山,要麼有退路。

我在肯德基一共打工了小半年。英國留學簽證有每周打工時長不得超過20小時的限制,同時每人每天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所以我一周要做兩個整天加一個半天。

巴基斯坦人民總的來說還是淳樸熱情的。第一天上工休息時,一個巴基斯坦哥們聽說我是中國人,一個箭步衝上來,用他毛茸茸的大手緊緊握住我的手,熱情洋溢地大叫:「中國和巴基斯坦是永遠的朋友!」

2

剛到店裡時,我對店裡的「各門各派」一無所知,人畜無害地收銀。收銀員的工作就是收錢、找零,然後從架子上取餐,以及為外帶顧客打包。

收銀首先要手快。店裡要求,從每個顧客到櫃檯前,到把食物交給顧客,不得超過三分鐘。這個過程中,算賬是機器完成,食物是現成的,最占時間的其實是裝盒。顧客少的時候,我們經常一邊聊天一邊折盒子,以備高峰期使用。

我打工的肯德基在鬧市區,周末夜班就會有喝多的人,醉醺醺地來點餐。我起初對這些人望而生畏,後來也可以一邊給他們備餐一邊和他們一起哈哈大笑罵髒話。有一天一個醉鬼在若干種套餐之間徘徊不決,最終決定要把整個肯德基買下來,把肯德基老頭的臉換成我的。

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把錢收對。每天收工時副店長都會核對每台機器的賬目,如果少了,收銀員要自己補上。起初確實是緊張的。我還記得第一次副店長核我的賬目時,我站在旁邊,緊張得就像一個看著老師批改自己的作業的小學生。

後來,慢慢就記住了那些奇怪的套餐名字和複雜的組合,不用機器也能一秒鐘算出來該找客人多少錢,機器反倒只是驗算。手上被紙盒子紙袋子划了無數個不見血的小口子,每次打掃完衛生回餐區消毒時雙手火辣辣地疼,後來居然對這種疼有點上癮。

對了,收銀員都是女生,所以我總會想起上山下鄉小說里一邊聊天一邊補衣服的女知青。

3

「為什麼一直是你打掃衛生?」 幾天之後,一個在後廚工作的非洲大姐在休息時問我。

「她告訴我每小時打掃一次。」我說那個印度妹。

「每小時打掃一次沒錯,但是是所有收銀輪流。這個小時是你,下一個小時就該她去。」非洲大姐說。

「無所謂了。就當走走休息,一直站四個小時也挺累的。」 非洲大姐嗤笑了一下,「你知道嗎,每周收銀最多的收銀員有獎金。你在掃地時,她還在收銀,你是肯定拿不到獎金了。」大姐該回去工作了,一邊戴帽子整理頭髮一邊對我說「you shall watch out that b****h」。

後廚的大姐跟大家講起印度妹騙我天天掃地的事。大家都是一副「早就知道」的表情,然後給我講Charlie的故事。

Charlie是之前的一個收銀員。非洲人民性子火爆,印度妹欺負了她兩次,她就摔了手裡的取餐的夾子,警告她,你再搞事我就把你扔進炸薯條的鍋里。印度妹當場哭著跑去辦公室,跟副店長說Charlie威脅她的人身安全。副店長下來核實情況,Charlie直言不諱,「對,我是說過要把她扔鍋里。」然後她就被開除了。非洲幫總結說,不要給印度人好臉色,他們都不要臉。

「也不是所有印度人吧?」我說。

「所有印度人都這樣。」他們說。

4

在肯德基打工其實是很有樂趣的,除了要對付那個印度妹。

她時不時偷拿我事先折好的盒子,在我取餐時搶走我手裡的夾子,在我跟顧客推薦套餐時打斷我說我英語不好,甚至在大家閑聊時突然問我「為什麼你們中國女孩都沒有胸呢?」

那天夜班結束,店長照例核賬,一邊核一邊問我今天幹得怎麼樣。我謙虛了一下,說一般般吧,還可以幹得更快些。印度妹馬上接茬,「是啊,她英語又不好,手腳又慢,不過新來的誰不是這樣呢?」

剛說完,我的單子打出來了,一晚上100多英鎊,當天最高。

店長鼓掌,印度妹尷尬。後廚非洲大姐補刀,「嘿你後悔把後半夜的那些醉鬼都推給她了吧?那些醉鬼一高興連找零都不要的。」

印度妹吃癟之後便收斂了一些,最多也就是支使我去冷庫里拿薯條。

我打工的新鮮勁兒也過去了,往機器後面一站就頻頻看錶等著下班。到午高峰和晚高峰時,顧客在櫃檯前漸漸排起長隊,我的手眼腿也都不自覺地加了速,連語言和表情都是快進版。可是每每進入這種「全自動」的狀態,我卻不時有一種恍惚感,好像是靈魂出了竅,疑惑不已地旁觀著自己正在機械動作的肉身。

在一個晚高峰時,又沒有薯條了,印度妹讓我去冷庫拿。我懶得說話,給她打了個OK的手勢,到冷庫里去取薯條。

薯條放在最上面的架子上,需要爬梯子。正在我爬梯子時,突然,冷庫的門被人在外面關上了。

冷庫門在裡面打不開,我急得在裡面砰砰砰地踢門,卻始終不見有人來。工服是短袖,不一會兒我就開始覺得冷。冷庫地上堆著好多箱子,裝著剛到的雞塊雞腿各種冷凍食品。我看著那些凍肉,心裡一陣陣地恐懼。

為了讓自己活動起來,我索性開始一個個整理這些箱子,整理好的就搬到該放的地方。十五分鐘後,我把地上的箱子收拾好了一大半,冷庫門開了。

門是後廚的一個印度人開的,他提著嗓子故作驚訝,「我的天哪!你在這裡啊!你怎麼在冷庫里!我們找你好久了!」我沒理他,走到櫃檯後面,印度妹憋著笑,眼神又得意又挑釁。

我上樓找店長。

5

波蘭店長當班。我看了十五分鐘前的監控,果然,就是後廚的那個印度人,在我進冷庫之後關上了冷庫門,他關上門之後還叫來了印度妹和另一個阿三,三個人在門口突然捂著嘴笑了起來,大概是笑我在裡面踢門。

證據確鑿。我要求開除這三個人,並且賠償。

波蘭人的藍眼睛十分堅定,「不可能。你沒有被傷害,沒有損失,為什麼要賠償。而且,這只是一個玩笑,我不能因為一個玩笑開除人。」

「是嗎?」我簡直氣極,「你們剛開除的那個收銀呢?她不過是說了句狠話,什麼都沒幹,就成了『威脅別人的安全』。我是真的被他們關在了冷庫里。」

「你拿的是留學簽證,簽證到期你就回國。你不是這裡的人,你也不會在這裡長期工作,我不會為了你開除長期在這裡工作的人。」他說完之後似乎也覺得自己有些過分,又補充說,「他們是三個人,我沒辦法一下子招上來三個人。」

法不責眾原來在哪裡都適用。

談判的結果是,這三個人不再跟我排在一個班,我不再上夜班。今晚可以放假,工資照發。

「這已經是最好的條件。你不接受的話可以打999。」波蘭人以此結束了談判。

6

我果然沒有再和印度妹排到一班,波蘭人還是兌現了他的承諾。

印度幫和非洲幫的掐架是無休無止的,有一次好像是因為顧客發現了一隻老鼠,兩幫人在店長那裡互相指責。掐架的工夫不如跟東歐工友聊聊天,他們長得多好看!後來店長說我NICE多了,笑得也多了。當然收錢也更快了。

後來,店長在某天工作快結束時告訴我,下周的STAR OF THE WEEK是我,讓我提供一張照片。我感謝店長,然後跟他說抱歉。因為我只準備干到這周末。

店長愣了一下,然後禮節性地表示了遺憾,回了他的辦公室。

最後一天,工作結束後我交回了工服,走出店門。

突然想起,我剛來到倫敦時,那是2007年的中秋節。那天下了一天的雨,傍晚時分卻突然放晴。我獨自坐車來到泰晤士河畔。倫敦深秋的傍晚很美,當夕陽下的大本鐘從金色黯淡成銅黃,LONDON EYE上的燈、塔橋上的燈、河邊餐廳的燈、河上遊艇上的燈便都亮了起來。

那時我正瑟瑟發抖地找一杯便宜一點的咖啡,一轉頭看到河上五彩流光,覺得自己看到了一個奇蹟。

幾個月前,我也在中秋節結束畢業考試。我從學生宿舍搬到了倫敦郊區。從郊區到市中心的大英圖書館,要先乘半小時的火車,再換地鐵。早上八九點,火車上都是身穿西服大衣去市區上班的人。我每天都在盼望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然而每天收到的新郵件不是廣告就是拒絕信。我甚至沒有爭取到一次面試的機會。我已經漸漸放棄了改簡歷投簡歷,準備回國。

海明威在離開巴黎30年後,回憶起在巴黎的生活,他說,「也許離開了巴黎我就能寫巴黎」。他說,「假如你有幸在巴黎生活過,那麼你此後一生中不論去到哪裡她都會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讀到這裡,我忽然想到,也許五年後、十年後,那時我也會寫寫在倫敦的生活。

在肯德基的最後一天,快要到聖誕節了,星巴克開始賣肉桂棒熱巧克力,杯子也換成了紅色的聖誕杯。今天拿到了最後一天的工錢,終於可以犒勞一下自己。於是我走進星巴克,買了一杯,喝一口覺得幸福極了。

從星巴克出來,我回頭又看了一眼那家肯德基的店面,才發現它居然那麼小,在熙熙攘攘的人流和滿天滿地的燈光里,小得幾乎看不見。

節選自作者的每日書,本文編輯趙景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明治 的精彩文章:

TAG:三明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