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假如周瑩既經營茶葉又經營鴉片,能不能成為超越東印度公司的女首富?

假如周瑩既經營茶葉又經營鴉片,能不能成為超越東印度公司的女首富?

《那年花開月正圓》隨劇點評12——周瑩如果經營鴉片能成為全球女首富?

茶葉和鴉片的貿易競爭的歷史宿命

今天第42、43集,周瑩帶著吳家東院變賣所有家產,湊齊20萬兩白銀拿下陝西機器織布局股份,但從細節看,吳家並不是什麼生意都停了,至少「涇陽茯茶」生意還存活著,而且生意還不錯。

茯茶是吳家很重要的生意品類,在劇中支撐著吳家從土布向洋布的轉型期,功不可沒。但風瀟瀟記得更早時間,周瑩也曾想種罌粟賺錢。當時的鴉片生意,事實上也有相當大的市場,當年富可敵國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就是茶葉鴉片一起做,周瑩只是出於良心,火燒自家罌粟。但如果以周瑩之精明,如果她昧著良心,既經營茶葉又經營鴉片,能不能成為超越東印度公司的女首富?卿們不妨腦洞大開想像一下。

事實上,東印度公司最初是向中國做茶葉、棉花生意的,在有意識地把鴉片這個惡果引到華夏大地後,英國基於鴉片戰爭把中國變成了半殖半封社會,開啟了中國近代史,今天就順著前面這個腦洞,和卿們聊聊當年的茶葉和鴉片貿易情況。

一、18世紀的英國依賴從中國進口茶葉

茶葉對歐洲的巨大作用在英國體現得最為充分,因為正是中國的茶葉極大地影響和改變了英國人的生活習慣,並對工業、貿易、稅收等社會經濟多個層面產生巨大影響。

(1)飲茶成為英國人的生活習慣

從18世紀開始,飲茶已經成為英國人的民族習俗,英國人的日常生活離不開茶。相關研究表明,茶葉在促進英國的「勤勉革命」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英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居功至偉,突出表現在改善了英國人的膳食結構。

到18世紀後期,茶葉已經成為英國工人階級新的飲食習慣中的主要食品之一;到19世紀後期,英國勞動者階層一般要花費其食物總開支的10%在茶葉和糖的消費方面,相比之下,肉的支出為12%,啤酒的支出僅為2.5%,茶葉以及麵包和乳酪構成日常飲食的核心部分。對收入非常有限的勞動階層來說,「麵包+茶葉」就成為他們非常理想的食譜。當時英國產生了很多歌頌茶葉的作品,歌頌茶葉的巨大作用。

(2)對茶葉的需求推動英國工業化和海外貿易發展

甚至有觀點認為,「如果沒有茶葉,大英帝國和英國工業化就不會出現。如果沒有茶葉常規供應,英國企業將會倒閉」。從滿足英國人進口茶葉角度來說,風瀟瀟覺得這也不無道理,畢竟當時在世界範圍內,中國是唯一的茶葉出口大國,為了更好地進口茶葉供國民飲用,英國在工業化進程中,對海外貿易非常渴望。

飲茶不僅使英國成為世界茶葉貿易中心,茶葉的販運還推動了英國造船業的發展,喝茶時加糖則又帶動了殖民地製糖業的發展。因此,我們說英國的擴張與茶葉貿易有極大關係,在某種程度上,實際是說,茶葉貿易促進了英帝國的擴張,以及工業化升級。

從這個時期開始,「茶葉已經開始代替絲成為貿易中的主要貨品」。保證國內茶葉供應是英國政府同中國貿易的首要目的,因為如果沒有足夠的茶葉供應,即會引起茶葉價格上漲,茶葉走私難以控制,甚至引起社會恐慌。可見保證茶葉供應是英國維護東方貿易的根本考慮。

(3)茶葉稅收是英國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是因為茶葉貿易的發展,茶葉稅收變成英國相當一個時期中財政收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18世紀,「英國人漸漸離不開溫和刺激的飲品,與此同時,英國經濟也開始依賴茶葉,因為財政部門對茶葉徵收的稅率高達100%」這是指1784年「抵代稅條例」之前。

即使在稅率降低之後,因為進口量巨大,茶稅仍是英國政府的重要財政支柱。實際上,此後英國為了進行與拿破崙的戰爭,茶稅徵收額依然居高不下,有時仍高達100%。英國政府從茶葉進口稅中得到的利益比中國從茶葉出口中得到的利潤高得多。

在英國東印度公司壟斷茶葉貿易的最後幾年,茶葉帶給英國國庫的稅收平均為每年330萬鎊,相當於英國國庫總收入的1/10和幾乎東印度公司的全部利潤;在東印度公司結束後的多年,英國政府每年從國內茶葉消費中獲得的稅收仍然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

二、中國特殊國情導致英國出口嚴重受阻

(1)英國出口商品很長時間在國內沒有銷路

在英國大量需要中國茶葉的18世紀,中國作為英國製造品的一個市場來說,是幾乎不存在的。英國在19世紀前期輸華的主要商品增長不快,有時還呈倒退之趨勢,而英國從中國進口的茶葉數量卻在飛速增長。英國人未在印度和錫蘭開闢自己的茶葉農場之前,必須從中國進口茶葉。此外,英國人也進口中國的絲織品、瓷器,以及各式各樣的中國物品,產生了國際收支嚴重失衡的問題。

這其中的原因,一是中國人民生活水平很低,根本沒有消費英國工業品的能力,英國生產的美觀、昂貴但並不耐使用的工業品,如毛絨織品、羽毛、呢絨、印染棉布、白布、棉紗等在中國沒有銷路,就是很好的證明。第31集中對此前洋布的評價是「以前的洋布呢,既不結實價格又高居不下,根本就不會有人買」;二是英國商人不了解中國人的生活習慣,許多工業品不受中國人歡迎,即使在通商口岸開闢以後,這種狀況也沒有明顯的改善,當時很多英國商人的狂熱和盲目使之遭受重大損失。

(2)英國陷入對茶葉創造利潤的依賴

英國東印度公司早期將英國的工業製成品如毛織品等運往東方,但公司不僅未從出口英國工業品的生意中獲利,反而經常無利可圖甚至虧本,公司真正的利潤幾乎全是從壟斷進口貿易,尤其是茶葉中得來的,茶葉甚至是公司維持東方貿易的基礎。

到後來,東印度公司越來越把交易限制在茶葉這一能夠獲得最高利潤的商品上,「簡而言之,這就是一個世紀以來在東印度公司的壟斷之下和中國通商的記錄」。正是在東印度公司的壟斷貿易之下,英國才能從與中國的貿易中獲取利潤,這也是東印度公司得以存在的理由。「1793年到1834年的整個時期中的出口貿易,根據董事們的說法是賠了很多錢……如果不是從中國的物產中取得利潤,那麼對中國的貿易就不能繼續下去,而且東印度公司的整個情況也會受到嚴重的損害」。

東印度公司從進口中國的茶葉中獲得利潤之高,甚至使得那些堅決主張自由貿易、反對東印度公司壟斷東方貿易的人也啞口無言。在東印度公司持有特許狀的最後幾年,公司只從中國購買茶葉,對其他商品不屑一顧,把其他商品全部讓給私商去經營。其獲利方式是低價從中國購買茶葉,高價在英國國內出售或轉口,貿易數額增長。從18世紀後期到壟斷貿易結束,東印度公司在茶葉貿易中可獲30%以上的純利潤,更重要的是公司90%以上的利潤來自茶葉貿易,有的年份甚至是100%。

三、鴉片成為英國打開對華貿易的唯一選擇

(1)鴉片成為英國取得茶葉和白銀的最為關鍵的商品

英國人於1757年統治了印度後,逐漸找出用鴉片來解決的法子。英國基本不生產鴉片,消費鴉片也極其有限,可是鴉片卻是英國人從事東方貿易並進而打開東方市場的一把金鑰匙,尤其是英國人取得茶葉和白銀的最為關鍵的商品。

直到1854—1858年間,英國對華貿易逆差每年仍高達7192759鎊,而印度輸華鴉片貿易每年為6365319鎊,僅鴉片一項就可彌補逆差總額的89%。另外,鴉片貿易投資少、利潤高,英國政府和商人雙雙獲利,也鼓勵了鴉片貿易的進一步擴大。如19世紀50年代,政府花在每箱鴉片上的費用為250盧比,而在加爾各答市場的拍賣價是每箱1210—1600盧比,高出其購買成本的4.8—6.4倍。在西印度和中印度地區,英印政權徵收通行稅更是沒有成本的純收益,而且輸出越多,收益越高。鴉片商人也從對華鴉片貿易中獲得暴利,一般來說,鴉片在中國的銷售相當於在印度離岸價格的5倍左右,扣除成本,獲利仍是非常可觀的。正是因為鴉片走私有暴利可圖,才吸引了眾多鴉片販子從事鴉片貿易。

(2)英國通過鴉片貿易控制中國和印度進而控制東方

英國雖然不是第一個從印度出口鴉片的,卻發展出完善的鴉片銷售及製造的壟斷系統。這套系統的生財效率奇佳,後來佔有英屬印度總收入的七分之一。鴉片大宗輸往中國,抵消了購茶的花費後還綽綽有餘。

英國人一旦發現向中國兜售鴉片既能解決從中國購買茶葉、又能向印度傾銷商品並從印度得到原料的秘訣後,他們就對這項貿易青睞有加並傾全力促之了。英國那麼頑固地堅持對華鴉片貿易,甚至不惜發動戰爭,因為只有用鴉片才能解決英國對華貿易逆差的問題。

鴉片貿易對英國人來說還有更深刻的意義,決不僅僅在於鴉片解決了英國對華貿易逆差和回程茶葉所需資金的問題。進一步說,英國在19世紀通過印度對中國的鴉片貿易,是維護其在整個東方的利益的基礎。對英國人來說,鴉片貿易是一個魔方,只要他們能自如地轉動這個魔方,就能控制整個東方貿易,進而控制東方。

(3)與人類的文明史同樣長的鴉片成為歷史的唯一選擇

鴉片流毒在中國的蔓延同樣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歷史的偶然性。如果英國有足夠的商品賣到中國用以支付茶葉貨款,如果英國的棉紡織品在中國市場沒有碰壁,那麼英國有可能就不會在印度大量生產鴉片,也就不會有如此大量的鴉片走私到中國,因此中國人民也就不會受到那麼大的侵害。因為鴉片的歷史幾乎同人類的文明史一樣長,但其產生巨大危害卻是在19世紀,且發生在過去對鴉片相對比較陌生的中國。

四、很多國內外商人,都是鴉片和茶葉同時經營

東印度公司標誌

由於茶葉和鴉片貿易在經營方式上有很多的相關性,一些有實力的大公司往往同時經營茶葉和鴉片。19世紀在華經營的大公司幾乎無一不同鴉片貿易有關,或就以經營鴉片貿易為主。最具有典型意義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該公司最早「因胡椒而誕生,但其有驚人之發展則全恃茶葉」,公司為取得茶葉而採取的手段便是向中國走私鴉片。

另外,像19世紀50年代的怡和洋行、顛地洋行、瓊記洋行、旗昌洋行、仁記洋行、廣隆洋行等,都是同時經營茶葉和鴉片兩種重要商品的。「鴉片和茶葉貿易已有平分秋色之勢。鴉片貿易一向故意背人耳目,而茶葉貿易則大肆宣傳;從未被這些小鴉片飛剪船的微妙行動喚起注意的公眾,在茶葉貿易開始發生競賽的時候,卻非常感覺興趣。」中國的很多行商以及大商人,很多也都同時從事這兩種商品的交易。

東印度公司位於英國總部的大樓

只是到19世紀後期中國鴉片產量大幅度提高後,英國才逐漸從鴉片市場上撤出,這就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朝對內實施鴉片弛禁(見《林則徐虎門銷煙後貶至陝西遇到涇陽茯茶,和周瑩火燒罌粟趙白石禁煙有什麼淵源?》)。

與此同時,雖然說從英國東印度公司壟斷對華貿易一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工業品始終在中國找不到銷路。但此後由於數次對華戰爭後國門被迫打開,加上像織布機等工業技術進步,很多更具性價比的產品進入了對華貿易,像第31集中升級版的洋布,把涇陽本地流行的府布、穎布和本地土布全部打敗。

所以,很諷刺的是,由於國內封閉自給自主的市場,對洋布等工農產品還有免疫功能,只有通過鴉片,英國才能對中國輸入鴉片賺錢白銀;等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國內鴉片普及本土鴉片打敗印度鴉片後,英國升級換代的洋布等工農產品反過來最終佔領了國內市場,鴉片成為跳板,給了英國輸入產品的緩衝期,為英國更多產品佔領國內市場換取了時間差。

五、周瑩如果經營鴉片,能否超越東印度公司

再回到標題里YY的命題:假如周瑩既經營茶葉又經營鴉片,能不能成為超越東印度公司的女首富?理性一點,絕不可能。畢竟,作為大英帝國央企級的壟斷貿易公司,做著全球貿易的東印度公司在當時幾乎冠富全球。想想我朝當下500強,民營企業能排到哪個位置,壟斷帶來的財富往往會超乎想像。事實上,在1773年,東印度公司在孟加拉取得了鴉片貿易的獨佔權。

更何況東印度公司壟斷著三個國家的財富命運,在全球經濟史上,都是非常奇葩的存在,也是血淋淋的存在!如果拿前幾年曝光的蘋果和富士康跳樓工人的血汗對比,在東印度公司與全中國苦難近百年的歷史悲劇面前,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1874年1月1日東印度公司解散時,《泰晤士報》評論說:在人類歷史上它完成了任何一個公司從未肩負過,和在今後的歷史中可能也不會肩負的任務。更邪乎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在1773年導致了美國波士頓傾茶事件的發生,從而催生了1776年7月4日美國的誕生。

東印度公司是從自己政府那裡獲得貿易獨佔權而且擁有軍隊(包括艦隊),在殖民地建立政府機構,對殖民地進行殘暴的政治統治、經濟掠奪以至於販賣奴隸、毒品的軍政經合一的殖民機構。它們產生和存在於16世紀末到19世紀上半期,對各國資本主義原始積累起了重要作用。

良心商人周瑩,是做不出東印度公司這些事情的,也賺不來這些帶血的錢。

本文參考資料:

1、許滌新、吳承明主編:《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第2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2、仲偉民:《19世紀中國茶葉與鴉片經濟之比較》,《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6年第1期

3、王麟飛等:《酉陽直隸州志》,卷19,成都,巴蜀書社,1992。

4、秦和平:《四川鴉片問題與禁煙運動》,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

5、烏克斯:《茶葉全書》,上冊,上海,開明書店,1949。

6、姚賢鎬編:《中國近代對外貿易史資料》,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1962。

《那年花開月正圓》隨劇點評

本文原創,文/風瀟瀟,轉載註明出處,違者必究,關注請掃下方二維碼!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馬蓉發微博稱「來日方長,人走茶涼」,網友炸鍋,各種猜測
從第一次進山,到上山採茶,我用了六年時間
南國冰島一盞茶
教你如何存白茶
這是一封給茶的情書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