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日秋分,「秋分灸」潤燥除寒、蔬果滋陰潤肺

明日秋分,「秋分灸」潤燥除寒、蔬果滋陰潤肺

2017.9.23 八月初四?周六

秋分

秋分者,

陰陽相半也,

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春秋繁露》

秋分,「分」即為「半」,其含義有二:晝夜時間均等。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區這一天的24小時晝夜均分。

氣候由熱變冷。按照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的季節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正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明日早上4點01分,秋分來臨。涼風習習、碧空澄澈、丹桂飄香、蟹肥菊黃,是秋分的標誌性景色。

秋分三候

雷始收聲

古人認為,雷因陽氣盛而發聲,秋後陰氣開始盛行,因此不再打雷。

蟄蟲坯戶

天氣開始變冷,蟄居的小蟲開始藏於穴中,並且用細土將洞口封好。

水始涸

此時降雨量開始減少,一些湖泊沼澤地開始乾涸。

「秋分灸」潤燥除寒

我們時常聽說「三伏灸」、「三九灸」,其實還有一種比較重要的「秋分灸」。

此時寒涼漸重,陰氣上升抑制春夏溫熱之氣,易引發咳嗽、胃痛、腹瀉等疾病,適當做做「秋分灸」,能潤燥除寒。

「秋分灸」可以選取肺俞、脾俞、腎俞等穴位,以調製相關腑臟與組織器官的病症,對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特別有效。

多走走 趕走憂鬱惆悵

秋分的養生內容,很大一部分是關於情緒的。《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

秋分養生,宜動不宜靜,動起來才能使氣血收養,多出去走走鍛煉身體,能讓人神精氣爽,趕走憂鬱惆悵的情緒。

蔬果幫助滋陰潤肺

《素問·至真要大論》里說:「謹察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陰陽所在不可出現偏頗。」要想保持機體陰陽平衡,首先要防止寒邪入體

從中醫上說,秋天重在養肺,白色入肺,在飲食上,可適當多吃藕、百合、山藥、銀耳、白果、蓮子等「清補潤柔」的白色食物。這跟前面說到的要保持機體陰陽平衡,道理是一樣的。

進補有度 過猶不及

秋分時節,正是進補的時候,但此時進補也不能過度,要適量。忌無病進補,否則既增加了開支,又傷害自身,過量食用滋補品反而容易導致血壓升高。

廣東民間歷來秋日最多潤養的湯水,此時作為清補肺陰正大有所用。

青蘿蔔陳皮鴨湯

玉竹百合瘦肉湯

木瓜玉米花生生魚湯

無花果鯽魚湯

霸王花蜜棗豬腰湯

這些湯水都可以作為潤燥生津之用。

秋分要特別重視保養內守之陰氣,即起居、飲食、精神、運動等方面調攝都要以「養收、潤燥」為大原則。

GIF/18K

節 氣 養 生 有 好 物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滋陰 的精彩文章:

防涼燥是頭等大事 飲食要潤燥滋陰
雪花秀滋陰潤燥系列
入秋後的滋陰兩物,中醫都推薦!
滋陰養顏潤秋燥,這道家常菜做法很簡單,秋天就得這樣吃!
腫瘤患者秋季飲食以「滋陰潤燥」和「秋宜溫」為主

TAG:滋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