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我們並不比河水的變化更小,書也在變化

我們並不比河水的變化更小,書也在變化





by 博爾赫斯


                                  




我一生中有一部分時間是在閱讀中度過的。我以為讀書是一種享受,另一種較小的享受乃是寫詩,我們或將它稱為創作,這是對我們讀過的東西的一種回憶和遺忘相結合的過程。




愛默生和蒙田都主張我們應該只看能使我們歡愉的東西,他們都認為看書是一種幸福。我們對書都寄予厚望。我一貫主張要反覆閱讀,我以為反覆閱讀比只看一遍更重要,當然,反覆閱讀必須以初讀為前提。我對書就是這樣迷戀,這樣說未免有點動情,當然我們不想太激動,我只是對你們說說自己的心裡話,我不是對所有的人說話,因為「所有的人」是個抽象的概念,而每一個人才是具體的。




我仍然沒有把自己當成盲人。我繼續買書,繼續讓書堆滿我的家。前些日子有人送我一套布羅克出版社一九六六年出版的百科全書,我感覺到這本書在我家裡,覺得這是一種幸福。這一套字體瀟洒、共有二十餘卷的百科全書在我家裡,只是我不能閱讀,裡面有許多我看不見的地圖和插圖,儘管如此,這套書總在我家裡,我感覺到書對我具有親切的吸引力,我想,書是我們人類能夠得到幸福的手段之一。








有人在談論書的消失,我以為這是不可能的。可以談談數和報紙或唱片的不同,它們的區別就在於,一張報讀後便會棄之腦後,一張唱片聽後也會被人遺忘,因為那是比較機械的東西,沒有嚴肅的內容,而讀一本書能使人永久不忘。




關於書是神聖的概念——如關於《古蘭經》、《聖經》、《吠陀經》裡面敘述了吠陀如何創造了世界的看法——可能已經過時了。然而書仍然具有我們試圖不讓它失去的某種神聖的東西。人們取來一本書,打開它,這本身就有美學的含義。讓詞語躺卧在書中,讓那些具有象徵意義的符號僵卧著又有什麼意義呢?毫無意義。倘若我們不打開它,書又有什麼用呢?它僅僅是一捲紙或是以卷皮而已。但是,如果我們去讀它,就會出現新奇的東西,我以為每讀一次都會有的內容。




赫拉克利特曾經說過(我已引用過多次),任何人也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這是因為河水是在不斷的更換著,而我們並不比河水的變化更小。我們每讀一本書,書也在變化,詞語的含義在變化。此外,每本書都充滿著已逝去的時光的含義。








我剛才說過我不同意看書評,現在我想跟自己唱一唱反調(說幾句自相矛盾的話也無妨么)。哈姆萊特已經不完全是莎士比亞在十七世紀初塑造的哈姆萊特了,哈姆萊特已成了柯爾律治、歌德和布拉德萊筆下的哈姆萊特了,這個人物已被重新進行了塑造。堂吉訶德的情況是如此,盧戈內斯和馬丁內斯·埃斯特拉達的命運也是這樣,《馬丁·菲耶羅》也已經不是以前的《馬丁·菲耶羅》了,因為讀者在不斷地豐富著書的內容。




當我們看一本古書的時候,彷彿看到了從成書之日起經過的全部歲月,也看到了我們自己。因而,有必要對書表示崇敬,儘管有的書有許多錯誤,我們也可能對作者的觀點不能表示苟同,但是他總含有某種神聖的令人尊敬的東西。對書我們雖不能迷信,但我們確實願意從中找到幸福,獲得智慧。



end





點擊下面標題,閱讀往期經典




懷疑一切高調


你厭惡什麼,恰恰證明了你的本質


和命運結伴而行


人生要有不較勁的智慧


晝信基督夜信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國平 的精彩文章:

如果有人對你說「我願意」,你怎麼辦?
學會跟你的無力並存,你會獲益良多
一個人無論幹什麼,都需要四個條件

TAG:周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