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能單從產地與品種挑選咖啡豆的理由

不能單從產地與品種挑選咖啡豆的理由

隨著手沖咖啡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了去咖啡館來一杯手沖咖啡。但是面對紛繁複雜的產地和風味描述,你應該怎麼去點Menu上的那杯咖啡呢?挑選咖啡豆又是否可以單憑產地與品種來選擇呢?

同一個產地環境,也有各種不同做法。

過去也曾有過,咖啡菜單上僅僅寫著巴西、哥倫比亞等國名,就可以代表各種咖啡風味的時代。我想其中一個原因是,當時所能提供的咖啡種類有限,而且,當時從產地所能提供到的資料也有限。

實際的情況是,單一生產國中,有許多不同的莊園,每一個莊園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中下,可以收成的咖啡豆品質也不盡相同。此外,從栽種的品種到變成生豆的加工方法也不一樣,當然,最後成品的風味也各有所長,所以僅以國名來命名是無法當作風味評審的標準的。

品種方面也是如此。比起出身,栽培條件的影響更甚,環境條件的差異會造成風味上的改變。就像同樣都是大米的品種,依栽培地、栽種方式、栽種的人,以及新米舊米的差異度,風味都是不一樣的道理是一致的。

現今有各種單一風味產區」single origin「的咖啡在市面上流通,但是如果再講究一點,即使是單一產區,每年的自然環境條件也會有所不同,味道也必然會有所差異。這個道理跟紅酒釀造是一樣的,但是這些」差異「也正是品嘗時的樂趣之一。

烘焙、萃取也會讓咖啡大翻身

咖啡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就算是用相同的生豆,在保存方法和烘焙、萃取的催化下,就會產生差異較大的風味。也就是說,咖啡從萃取到最後倒入杯中都會產生味道的影響。連當日的生豆情況、天時地利人和、咖啡店氣氛等都可以產生關係與變因,所以咖啡的風味,每次都可以說是獨特的經驗無法重來一遍。

就算刻意只採收完全成熟的咖啡果實,都會有熟度不足的咖啡果實或者帶梗的混在裡面,如果不揀除出來的話,也會影響咖啡的風味。

帶著果皮進行乾燥的「日晒」,與連同果肉去除進行乾燥的「水洗」會產生不同的風味,外觀也會明顯不同。烘焙之後的咖啡豆表面紋路上色的是日晒豆,略帶白色的是水洗豆。

例如在同一個山區收成的咖啡豆,依照種植地的高度與坡度等,也有先天自然條件的差異,最明顯的是有無日晒的影響。

各品種呈現的各種變化

生豆的氣味,原本只有青澀的淡淡清香,通過烘焙產生咖啡特有的香氣。根據報告顯示,這種特殊的香氣有高達700多種以上的香味成分組合而來。而這些成分受到烘焙過程中的焦糖化和梅納反應影響很大。而產生反應的必要成分依生豆的品質不同而有所差異。

GIF/2K

所謂的品質是指咖啡的品種、在種環境、之後的加工與管理方法等影響,所以咖啡與其香氣可以說是所有關聯因素的呈現。而香氣表現非常好的咖啡,更是均勻烘焙下的產物。

現在我們所喝的咖啡,就植物學上的品種進行分類,可分為「阿拉比卡種Arabica」或「羅布斯塔種Canephora Robusta」。我們在咖啡館所喝的咖啡,大概都是帶有濃郁豐富香味的阿拉比卡種。而阿拉比卡種也有很多多種的選擇,所以來自於品種本身香氣的呈現也極富有變化,品嘗各種比較差異也相當有樂趣。

此外,羅布斯塔品種具有類似麥茶燒焦後的氣味特徵,也因此多數深烘後做成即溶咖啡或調和咖啡使用。以特徵明顯的氣味做成調和咖啡,在飲用時可以立即感受到咖啡的香氣。

咖啡園與精選工廠、烘焙等,對於一位專業的咖啡職人來說,將敏感易變的咖啡風味維持在一定的範圍內,也是很重要的任務。他們也為了不讓風味上的劇烈變化影響品牌信用,而日夜不懈地努力著。

文章節選自《Coffee Hunter》,由樂咖啡整理,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啡 的精彩文章:

武警總醫院劉慶春:香蕉、酸奶、咖啡治便秘?你又被騙了!
專屬於歷史愛好者的八家咖啡屋
麻省理工學院研發新型「咖啡杯」,定時定量輸送藥物
雲海中的Terrace咖啡廳
中國首家AI機器人咖啡廳亮相 語音下單到上桌僅1分鐘

TAG: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