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一動就出汗的人, 多半都是痰濕重

一動就出汗的人, 多半都是痰濕重

名字,你懂我嗎?



養生調理 專業技術 學習交流 的最佳平台



痰濕體質的人愛脫髮。中醫稱為「發蛀」,因為痰濕內生,血瘀血熱,熏蒸髮根,頭髮、頭皮油膩瘙癢,而且身體沉重、大便不爽、多汗。所以痰濕的脫髮不同於肝腎不足的脫髮。古人在臨床上觀察到,愛吃甜食的人,大魚大肉的人,頭髮特別容易脫落。主要是因為這些食物滋膩厚重,不容易消化,使脾氣的運化功能出現障礙。我們會發現,痰濕體質的人額頭油光可鑒。這是因虛實互雜,既有以脾失健運為主的正虛,又有痰濕交阻的邪實。濕性重、濁、黏、膩,皮膚排出的就是油狀的濕。


痰濕體質的人眼泡還愛腫。中醫稱眼瞼、眼泡為肉輪。肉輪與脾是同屬的,脾氣健運與否決定了肉輪是否臃腫榮潤,肉輪的顏色形態也體現了脾氣功能的強弱。痰濕體質的人,脾失健運,痰濕內蘊。由於痰濕自身黏膩的特點,阻礙了氣的上下運行,導致代謝不利,容易造成痰濕的堆積,甚至出現脾氣下陷。所以在肉輪這個特殊的脾氣反映點上就出現了眼泡腫,眼皮下垂的表現。


痰濕體質的人吃飯走路,都比別人容易出汗。那生活中應注意什麼呢?要擺正心態,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增加運動量。短時間的過量運動和節食,減下去的體重不但容易反彈,而且會加大臟腑功能的損傷。所以首先應避免過量飲食,注意平衡膳食。其次運動要有度,建議散步、打球時,身上蒸出一層薄薄的汗即可。這樣可以調和營衛,有利於體內的陰陽平衡。千萬不要大汗淋漓,不僅不能調和人體陰陽,反而加劇了陰陽失調。肥胖的人多汗、多氣虛,運動過量很容易造成大汗亡陽,手足逆冷、心悸、眩暈等,類似休克的癥狀。因此運動後也要注意休息。




祛濕,首當用艾灸!



艾灸有開郁、祛濕、補陽氣的作用.




1、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為養生保健強壯的要穴。


灸此穴位可以用艾條灸10-15分鐘。長期施灸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






2、命門穴:位於人體背後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為元氣「住宿」的地方。







灸此穴位可以用艾條灸10-15分鐘




3、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於五指寬度。





灸此穴位可以用艾條灸10-15分鐘能有效緩解胃部疾病的各種癥狀。




4、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月一橫指處。




灸此穴位可以用艾條灸10-15分鐘。




5、豐隆穴: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鼓起的地方,這個是祛濕較好的穴位。如下圖:


每日用艾條灸10-15分鐘即可有效健脾化濕。


瀉血療法、經筋療法、X型療法、倪海廈視頻、JT叔叔中醫、原始點、艾灸療法、張秀勤刮痧、腹針療法、拉筋拍打、神手絕技...

上萬視頻資料不斷更新中











針灸刮痧拔罐刺血...


微信號:mmyixue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簡介

:養生館,美容院專業人員的最佳學習平台,學習資料、養生視頻、美容視頻等


穴位查詢、穴位大全

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