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讓這件事,在你們的婚姻里作祟

別讓這件事,在你們的婚姻里作祟

《不順心就發脾氣是為什麼》

李晨向范冰冰求婚了。范冰冰曬出誇張婚戒。李晨前任「送祝福」。Blablabla。反正范爺是又霸屏了。

這些明星,能從戀愛走到結婚,真挺不容易的。近來,娛樂圈不太平。各種腥風血雨,一片哀鳴。這個新聞,好歹能夠沖沖喜。

為什麼那麼多夫妻,婚前愛得死去活來,到最後卻因為這樣那樣的事情吵到不可開交?究竟是什麼在我們的親密關係里作祟?

這要從原生家庭說起。

人的一生中都會擁有一個原生家庭。所謂原生家庭,即自己和父母的那個家庭。

現實中,伴侶之間免不了衝突和爭吵。很多人吵著吵著,心就涼了,關係就散了。我們誤以為,對方之所以跟我們對著干,只因為不在乎自己,不夠愛自己。其實,都不過是原生家庭在作祟。

1.原生家庭的規矩不同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隱性規則。我們來自不同家庭,規則、習慣也就都不一樣。

比如,一個妻子很多年都對老公的個人衛生問題很不滿,因此爭吵了不知多少次。

妻子每晚都會沖澡,洗漱妥當了再入睡。而丈夫總是困了就直接和衣睡。每當這個時候,妻子都會很生氣地把丈夫推醒了,要求他去洗漱。而丈夫也很惱火,因為他覺得自己睡得好好的卻被吵醒了。

直到有一天,妻子問,你為什麼總是這樣?我的話你為什麼不聽?你到底懂不懂得尊重我?丈夫聽得一臉懵逼,答,我小時候就這樣啊,我家人都這樣。第二天醒了再洗不行嗎?

原來,妻子打小起,就被自己的媽媽反覆交待:不要在床上玩兒,臟!晚上要洗漱好了再上床。這是她從媽媽那裡學到的規矩。然而丈夫學到的規矩卻是另外一套。

很多夫妻間的衝突都是如此。這些衝突還經常讓我們對另一半失望,懷疑另一半究竟是否在意自己,愛自己。真相卻是,當你覺得受傷的時候,不代表愛人要故意傷害你。同樣,當你沒有感受到對方的在意和愛時,並不代表對方真的不在乎你。

2.原生家庭的觀念不同

我們每個人,都是在不同的價值觀滋養下長大的。

女孩的媽媽跟她說:你要乖,要聽話,這樣才是好孩子。於是她長成了安靜斯文的樣子。

男孩的媽媽對他講:只要不來打擾我,你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於是他長成了活力十足的樣子。

後來,男孩女孩相遇了,結了婚,有了孩子。他們從各自的原生家庭成長出來後,都很優秀和成功,並且堅持孩子的教育也要照著自己當初的方式進行。

男人說,孩子不能管太多了,要給他自由!

女人說,孩子必須要好好管,不能聽之任之!

他們各自都曾受益於自己原生家庭的那套教育理念和價值觀,所以都毫不退讓,堅信自己是對的。

吵著吵著,就彼此攻擊上了對方,並陷入死胡同:似乎要想證明自己是對的,就必須要先證明對方是錯的。為此,夫妻雙方都傷痕纍纍。殊不知,這世上從來沒有絕對正確的觀念和方法,只有適合不適合。而親密關係中所有要分出對錯的企圖,最後都是兩敗俱傷的下場。

3.來自原生家庭的特殊按鈕

親密關係里,有時候,我們會被愛人激怒,甚至連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會那麼激動。

比如,新婚夫妻去赴宴,那個酒店沒去過。丈夫連著兩次拐錯路口後,坐在副駕駛的妻子對丈夫隨口說了一句:你怎麼搞的,又拐錯了?

丈夫立刻暴跳如雷,對於這句話忍無可忍。

妻子被丈夫的過度反應嚇了一跳,認為丈夫太過於小題大做,心裡悲傷地想,前不久倆人還你儂我儂,各種甜言蜜語,這會兒是要露出真面目了嗎?

並不。

這個男人,他有一個特別愛挑錯的母親。小時候不管自己做什麼、不做什麼,都可能招來母親的批評。母親苛責的言語和態度曾經讓他內心充滿挫敗、無力和憤怒。而妻子無意說出的那句指責,讓丈夫似乎看到了原生家庭中父母挑剔指責自己的影子;在情緒上,似乎也重新經驗了一回童年被父母苛責的痛苦和憤怒。於是最後表現在行為上,也是如同當年一樣的失控反應。

婚姻中的人們一定會有這樣的體驗:愛人的某個表情、某句話或某種性格,總會莫名其妙地讓我們覺得不能忍受。藏在這些情緒背後的,可能就是來自原生家庭的特殊按鈕。每當對方說了句什麼話,做了個什麼事,經過自己內心那套程式的解釋和處理,就產生了特定的情緒或行為反應。

從這個角度講,很多時候我們生氣,跟愛人無關,多半跟自己相關。對方不過只是按了按鍵,真正使我們受到傷害的,是我們自己。

4.原生家庭殘存的情結

我們每個人,都是背著原生家庭的包袱在走路。原生家庭中,和父母的關係,直接會影響我們跟愛人的關係。我們在原生家庭未解決的問題,同樣也會延續到新生家庭里。

比如,一個從小缺愛的人,這種匱乏和缺失,就是他在原生家庭里未完成的、沒處理好的情結。當他選擇另一半的時候,所要尋求的不只是男女之愛,還在找尋早年未曾被滿足的溫暖與關愛。

當這個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後,就會變成一個孩子,試圖從伴侶身上找回父母曾經欠下自己的。這樣的家庭模式很容易出問題,因為一方索取過多,就意味另一方付出過多。關係失衡,很容易導致衝突和危機。

所以,有心理學家說,婚姻中,表面上我們是在與自己的配偶相處,其實是不斷重新經歷自己過去與父母的關係。婚姻關係,可以說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與父母互動模式的重現。

再直白點說,所有的親密關係背後,都是親子關係。當我們在親密關係中遭遇困難,也許最要做的不是指責對方,而是看看自己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如果反覆被來自原生家庭的情緒情結糾纏怎麼辦?你可以試著用下面這三個方式去應對。

第一,放下所有的「你應該」、「你必須」。

婚姻中,幾乎所有指責,潛台詞都是在說:「你應該/必須這樣」「你不該/不能那樣」。這麼多的「應該」和「必須」,說到底,都是來自原生家庭的那一套規則跟習慣。

曾經媽媽反覆說過,牙膏必須要從底部擠,如果不那麼做,媽媽就會批評我。於是我就學到了一個「必須」,並且又把這個「必須」,轉而交給另一半,要求他遵守。然而,這世上哪裡有這麼多的偉大光明正確?擠牙膏可能有一百種方法,而這一百種方法都可以是對的。

結婚證書不過是張紙,它從來沒有賦予我們權利,去更改、命令另外一個人。當我們執著於改變對方,最難受的往往是我們自己。當我們放過對方,其實也是在放過自己。

第二,直面並接受真實的那個「他」。

如果我們喜歡一朵玫瑰花,我們真正喜歡的不是眼前的玫瑰,喜歡的是自己因著玫瑰而在腦海里勾畫出的各種美好。一旦這朵玫瑰凋謝了,我們就會開始厭棄它,想要丟掉它。

很多不成熟的親密關係都是如此。我們愛上的不是對方,而是自己心中的幻想。一旦走入婚姻,那層幻影被揭開,我們開始驚呼「沒想到就竟然是這樣的人!」

對不起,他其實一直都是那樣的人,以前你沒真正看見他罷了。

所以,親密關係里我們最該學會的,就是要愛他,如他所是。要看到,他的前二三十年都是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里長大的,有著他的一套根深蒂固的習慣、說話處事方式,以及一系列情結。

當他不能滿足我,不是因為「他不是那個對的人」、「他不愛我了」,而可能有他自己的邏輯和隱情。

所以,每當愛人讓自己失望,多問問自己:他為什麼不滿足自己?是什麼導致了他這麼做?我了解他嗎?真實的他是這樣的嗎?如此,一點點地跳出我們自己的匱乏和局限,去看到真實的愛人的樣子。

第三,對自己的情緒和人生負責。

親密關係里,我們對另一半有需要當然是正常的。然而,當另一半無法滿足我們的需要時,我們通常會掉入兩個偏執的狀態里:

一種是,他應該/必須滿足我,然後自己陷入失望和憤怒。

另一種是,沒人能夠滿足我,然後心灰意冷,倍感孤獨,甚至迴避親密。

其實,這都是上演在我們內心的獨角戲。我們沒有辦法讓這世界不颳風,不下雨。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學著去調整自己的心情,更改自己的計劃和日程,安撫自己的焦慮。

至於我們自己的需要,除了指責對方的不滿足,和乾脆放棄滿足,還有很多其他應對方式。比如,我們可以換種語氣和態度去跟對方提要求;比如,我們可以自己想辦法滿足自己。

說到底,每個人都要學會為自己的情緒負責,為自己的成長負責,並學會恰當應對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一味活在自己的偏執里。

記得我很小的時候,總覺得家鄉的房子真高大,家鄉的樹真多,家鄉的河真寬。二十年後再還鄉,才意識到,房子矮矮小小,樹就那麼三五棵,河也不過是個大水溝而已。

家鄉變了嗎?不,是我的角度變了。

凡事若我們能夠跳脫出來,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問題就都會不一樣了。面對親密關係里的衝突時,道理也是如此。

文章最後,插播一條自家廣告哈:)集趣味性、科學性於一身的《積木寶貝闖世界》上卡酷了,吼吼!播出時間和愛奇藝兒童、新浪微博同步哦。下面是播出時間表,快帶孩子一起看看吧!

日獲獎讀者名單:甜甜糖

今日互動話題

INTERACTIVE TOPIC

聊聊你對婚姻的看法:)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視文化 的精彩文章:

勇敢的「膽小鬼」成長記
成長的記憶——寫給我的孩子
時光不語,靜待花開
幼兒園小娃用一個舉動抓了一群人販子,這麼厲害的孩子怎麼培養的!
和孩子一起成長

TAG:微視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