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軍陣如何調度?岳飛為何總能用兵如神?

古代軍陣如何調度?岳飛為何總能用兵如神?

我們常常會說如果我們要布設陣形,那麼「兩翼應是騎兵,中路應是重甲和強弩」。這種認識當然不能說是錯的,但事實上其實這不是一個規則也不是一個法則,這種布置法式是可以被打破的。比如,在《宋史》中有兩位名將的本傳中,都明確記載了他們是以騎兵居中,而以步兵居兩翼的部署,這種部署完全打破了我們通常認識的陳規戒律。

史見:「方郾城再捷,飛謂雲曰:『賊屢敗,必還攻潁昌,汝宜速援王貴。』既而兀朮果至,貴將游奕、雲將背嵬戰於城西。雲以騎兵八百挺前決戰,步軍張左右翼繼之,殺兀朮婿夏金吾、副統軍粘罕孛堇,兀朮遁去。」

----《宋史 卷三六五》

「(蒙)兵退,(曹)友聞謂忠義總管陳庚及當可曰:『敵必旋兵攻雞冠隘,宜急援之。』既而(蒙兵)果以步騎萬餘攻隘,庚以騎兵五百直前決戰,當可將步兵左右翼並進,王資、白再興又自隘出戰,蹀血十餘里,兵乃解去。」

----《宋史 卷四四九》

他們為什麼會如此布置?為什麼會反其道而用之?這恰好說明了陣形的靈活性,以騎兵居中以步兵展開兩翼的布置,表面上是違反常規的,但曹友聞和岳飛偏偏這麼做了。這種陣形布置也並不是偶見。同時代,劉錡、楊存中、王德等人在紹興十一年組織的柘皋會戰中,也有類似的部署。楊存中、王德把持大斧等重兵器的重步兵在兩翼展開,如牆而進打垮了金軍最強的兩翼騎兵拐子馬,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所以,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是不能僅僅從表面去看軍陣,更不能從靜態來理解軍陣。什麼時候能理解到軍陣的關鍵不是軍陣本身,而是具體使用的方法,什麼時候來研究中國古典軍陣才算開始上路。

在開戰以前,誰也不知道對方的戰術部署會是什麼樣的,預備隊會如何使用。但是,優秀的將領會根據敵人的作戰習慣和兵力部署,以及開戰前對戰場的偵查,還有開始對抗以後的戰場局勢,來決定自己所應該採用的戰術策略。

指揮者如果使用步兵,那麼步兵該如何組織隊形?如果使用騎兵反擊,那麼到底是應該派騎兵從外圍繞過去?還是應該派騎兵從正面步兵中間突然衝出去?在騎兵運動的時候,步兵該如何配合?在步兵的掩護下,騎兵應該做出什麼樣的戰術動作,威脅到敵人?

在作戰時,如果指揮官想快速使整個軍隊作出符合自己意圖的響應,這些具體的戰術布置的內容,也就是大型軍陣訓練的核心所在。作為野戰軍,如何在各自單位的配合下,打出既定的戰術部署來,也才是軍陣訓練的精髓所在。

也就是說,除了具體的軍陣之外,真正核心的部分,最重要的部分,是陣法,即使用的方法。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如何展開隊形,如何調度部隊,如何發揮兵力兵器的優勢克制不同的對手。這才是每個優秀將領最奧秘的部分,也往往是他們秘而不宣的部分。

陣法陣法,關鍵是看「法」,而不是看「陣」。有軍陣的戰術隊形而沒有使用方法的調度訓練,那就很容易被對手捕捉到防禦的弱點,這才叫死板。而沒有戰術隊形,則根本無法有效地進行調度組合,一擁而上自然也就是一鬨而散了。兩者必須加以結合,有戰術隊形為基礎,以調度方法為核心,這才是「形而上」的道理。

就好比舞蹈一樣,舞蹈是有具體的舞蹈動作的,而一整套舞蹈則是由多個舞蹈動作組成,最開始的舞蹈動作是靜態的。但是舞蹈之所以要成為舞蹈,是開始之後就要有各種動作的連續變化。否則要老是維持一個動作,那就不稱為舞蹈,而應該稱為人肉雕塑了。同時,作為不同的舞蹈家,都有自己的編排思路和習慣,由此表現出來的舞蹈就有了各種各樣的變化。

這也就是陣法可以被當成軍事藝術來理解的根源所在,因為它們都有需要臨場發揮編排的創造性成分。將指揮者的具體意圖予以實體化,要有表現和記錄的載體,這種載體就是陣圖。

陣圖體現的是各種戰術部署意圖。很多時候,軍事的指揮者為了掩蓋自己的戰術意圖,往往初始的兵力的分布是規律的平衡的,甚至具有幾何上的對稱意義。但這麼做的真實含義,是為了迷惑敵人的判斷,不讓敵人根據自己的部署來猜測自己的戰術意圖,同時保留針對敵人的戰術部署來進行調整的可能。在雙方進入對抗階段以後,根據戰況的發展,指揮官才會逐步的投入預備隊。將預備隊從預備地域調出,執行自己的戰術意圖。

除開開始的戰術隊形以外,陣圖並不是以初始的陣形狀態從頭到尾維持不變的。陣圖作為戰術決心的具體部署意圖的體現,表現的是針對什麼情況,指揮官要將隊形調整成這樣。也就是說,陣形不是擺出來的,而是在對抗中打出來的,是根據敵人的戰術部署而針對性調整採用的。這才是指揮者在戰前要「點陣圖」的原因,因為會戰之前「點陣圖」的過程,體現的就是指揮者的戰術決心。

「是夕,敵聚火圍城四隅,臨西北呼曰:『爾非總管廳點陣圖者邪?爾固能軍,乃入我圍中,今復何往!』」

----《宋史 卷二八九》

但事實上,後代的研究者往往只看到陣圖本身,而無法理解彼此之間的關係,因此就容易出現學習陣法徒有其形而無其神的情況。民間的文藝工作者更是繼續從娛樂化的角度出發進行編排,加入各種厭勝類型的元素,更使得陣圖和陣法成為玄而又玄的各種「秘法」和「罩門」了。總而言之,軍陣、陣圖、陣法,綜合起來即為軍隊的綜合素質,是對軍隊單位編製的合理使用指導原則和實操措施;是不同戰術部署的載體和軍事藝術的源泉;是古典時代作戰的核心內容。其核心的調度法(陣法)一直到歐洲近代史上的線列戰爭時代都有著巨大的決定性的意義。而這種調度法在古典時代則是軍事指揮官最核心的價值,這一點無論是古代還是當代,都應屬公論。

例如:「(郭)逵慷慨喜兵學,神宗嘗訪八陣遺法,對曰:『兵無常形,是特奇正相生之一法爾。』因為帝論其詳。」

----《宋史 卷二九零》

「(岳飛)戰開德、曹州皆有功,澤大奇之,曰:「爾勇智才藝,古良將不能過,然好野戰,非萬全計。」因授以陣圖。飛曰:「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澤是其言。」

----《宋史 卷三六五》

「古人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個『妙』,我們叫做靈活性,這是聰明的指揮員的出產品。」

----毛澤東 《論持久戰》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主編原廓,作者經略幽燕我童貫。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更多精彩的冷兵器內容請關注冷兵器研究所微信公眾號:lbqyjs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牛房產哥」腓特烈二世的數學城堡:八邊形的蒙特堡
重現歐洲騎士榮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御用鎧甲有多精美?
底拉西烏姆會戰:諾曼人靠夾槍衝鋒全殲拜占庭瓦蘭吉衛隊
查理五世屢敗大海盜海雷丁,卻因為沒錢而功敗垂成
老祖宗點對的科技樹!這獨有的盾牌竟讓在中國沿用數千年?

TAG:冷兵器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