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阿里、京東、小米、永輝都入局了!店商/電商誰將主導未來?

阿里、京東、小米、永輝都入局了!店商/電商誰將主導未來?

文/楓述

2017-09-22 16:37

摘要:互聯網已經沒有創業機會了,阿里、京東、小米、永輝都入局新零售了!在消費升級和零售技術的驅動下,傳統店商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何社區門店會成為創業風口?傳統的店商又該如何迎接挑戰?電商/店商,誰將主導未來?

自從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以來,阿里通過入股三江購物、私有化銀泰商業、聯手百聯集團等方式加碼布局線下,推動線上線下加速融合。劉強東也宣布京東將開100萬家便利店,雷軍的小米則計劃在今年年底開到200家線下店,未來3年內開到1000家。不僅僅是線上電商在往線下走,線下的永輝超市也推出新型超市「超級物種」。2016年至今,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啟了新零售的摸索之路。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36萬元,中國新中產及以上家庭比例持續擴大,預計2020年,中國上層中產及富裕階層家庭將達到1億。伴隨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消費升級的推動,商業零售正成為新一波浪潮。

在消費升級和零售技術的驅動下,傳統店商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何社區門店會成為創業風口?當電商巨頭攜帶流量、技術和資本優勢走到線下時,傳統的店商又該如何迎接挑戰?在未來新零售的格局中,店商和電商誰將佔據主導地位?

9月21日,在品途集團聯合開店邦主辦的「如何抵達理想零售新大陸」的品途【商業X賦能】商業沙龍中,品途智庫總經理連昱、開店邦主編彭成京、好鄰居副總經理畢震、香送合伙人陳福高就該話題進行了精彩的分享與討論,品途商業評論(微信ID:pintu360)從3萬字的乾貨中提煉出精彩觀點,以窺電商和店商的轉型。

互聯網沒有機會了!

互聯網本質是流量中心的壟斷經濟,在一個領域裡,往往一家獨大,電商便是如此,阿里京東皆是各自領域的老大,其他選手則失去該領域的創業機會。

開店邦主編彭成京認為,互聯網已經沒有創業機會了,線上互聯網流量紅利已經結束,線上的電商開始往線下走,而傳統的線下店商則開始往社區走。

(品途商業評論註:開店邦主編彭成京)

社區門店為何會成為創業風口?

1、距離問題

從物理距離來說,社區門店能解決人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消費者從家裡到門店僅需5-10分鐘。從心理距離來說,熟人之間更好打交道,長時間與門店老闆接觸,容易形成信任與忠誠,進而提高進店消費頻次。

2、品質追求與消費升級

80、90後成消費主體,但這部分人群普遍對價格不敏感,他們更追求品質、體驗,如果能夠獲得更舒服的體驗,80、90後情願多花幾塊錢,這也是一種消費升級。

3、社區合伙人

在小區里找幾個名望較高的人一起合夥,成為股東,一方面可以擴大口碑,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銷量。

4、單店運作靈活

相較於傳統零售店,新零售店更加輕便,更容易做到標準化複製,但需注意服務品質的延續性。

開店邦主編彭成京表示,在這種趨勢下,雜貨店正在向精品社區店、小超市和便利店轉變,而農貿市場則向生鮮專賣店轉變。

新零售背景下,店商發生了哪些變化?

1、營業面積縮小:大賣場家樂福往往營業面積在七千平米以上,而現在,其面積大概只有70平米,縮小了100倍。全家便利店的面積也只有70、80平米。

2、商品品類向食品和兒童類轉變:便利店80%的SKU與食品相關,包括關東煮、烤腸、咖啡、便當、蔬菜、水果、生鮮等,還有一小部分與兒童教育相關,但僅佔據一個櫃檯的面積。

3、門店開始深入社區,解決人們近距離購物的問題,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大概每10個社區就有1個便利店。

(品途商業評論註:品途智庫總經理連昱)

品途智庫總經理連昱則認為,零售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呈現出四個特徵:1、集中在商業模式的創新;2、強化移動端的布局;3、發力數字營銷;4、加強用戶體驗。

(品途商業評論註:好鄰居副總經理畢震)

面對電商巨頭的發力,店商該如何迎接挑戰?

創新技術給零售業帶來了巨大變革,傳統店商是逆流而上還是順潮乘風破浪,好鄰居副總經理畢震表示,電商可以從這幾方面突破:1、練好內功,強化自身優勢; 2、擁抱變化,融合與發展;3、大膽前瞻,小心試錯。

同時,他還分享了幾點經驗:1、把控好產品溫度,提升服務溫度;2、減少顧客到店距離,增加顧客到店頻次;3、保障生鮮食材的新鮮度與保質期,增加產品的更新迭代,隨熱點和季節轉換商品;4、便利店+更多的產品和服務,建立與顧客的聯繫,滿足長尾需求5、向新技術、新思維轉換,往平台化運營發展;6、加入移動支付元素,降低獲客成本;7、通過交互界面為用戶提供更多便利;8、利用大數據鎖定顧客9、對於先進的無人技術、AI技術、VR技術可小範圍嘗試,驗證成功後再複製。

電商/店商,誰將主導未來零售格局?

好鄰居副總經理畢震認為:很難說誰來主導誰,線上的在往線下走,線下的也在發力線上,未來的零售可能是在融合的過程中達到一個平衡點。面對新技術的發展,店商需要觀察,不能固守著原有的思路與習慣,應當順應時代的發展。電商認為往線下發展很簡單,但缺乏線下經驗的他們也常犯錯,單店成功很容易,一旦大規模擴大,在千店千面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阻礙。

(品途商業評論註:香送合伙人陳福高)

香送合伙人陳福高認為:線上與線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流借鑒,才能朝更好的方向發展。未來5-10年,零售業的洗牌力度會不斷加大和加速。

開店邦彭主編則認為:電商和店商在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呈現階段性的主導,某段時間內,由電商主導,過段時間可能由店商主導,互聯網能夠解決產品、交易、用戶、管理等信息互通問題,但解決不了服務和體驗。

在今天,無論電商還是店商,都在進行模式探索,店商踩過的坑對電商而言尤為重要,電商的思維也將影響店商的發展,兩者在未來將相互交融。而在發展的過程中,電商和店商都應突破原有的思維和模式,注重品質、細節和體驗,以迎接新的挑戰。

人最難的可能是成功之後再創新,今天所謂的模式創新和某個樣本的成功並非代表著持續的成功和可複製的成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米 的精彩文章:

第一屆小米小店南陽夥伴見面會掠影——南光北影攝影
小米AI智能音箱經過訓練,官方終於定了開賣時間
同是千元機它卻叫板小米5X 這次可是真全面屏
榮耀7X來臨,對彪小米5x

TAG:小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