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創文章】中道

【原創文章】中道

中 道

文/陳景展

中國有一位偉大的圍棋大師,叫吳清源,他寫了一本書,叫《中的精神》。文中說:「『中』這個字,中間的一豎將口字分成左右兩部分,這左右兩部分分別代表著陰和陽。而陰陽平衡的那一點正好是『中』。」古代的堯帝發明了圍棋,象徵天圓地方。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後就行走在天地之間,就像棋盤上的黑棋和白棋,每天面對著棋局和抉擇……我們因別人的讚譽而開心,因別人的批評而懊惱,因得到一件美麗的禮物而滿足,因錯過了一場音樂會而遺憾,因朋友請客的一頓美餐而激動,因連續的挫折或失誤而灰心……這些,就像電影一樣。我們都是時間裡的角色,沒有幕布,人人都是同一個大劇本里的演員。我們只有一次謝幕的機會,就是死亡。有時,死亡也無法喚醒我們,因為人是善於遺忘的。我們的生命在煩惱中打轉,就像飄蕩的肥皂泡泡,就像旋轉的木馬,就像海面連續不斷的波紋。所以,元始天尊講了這部經,告訴世人生命的緣由,告訴世人色空的真相。

《太上升玄消災護命妙經》是來自「洞真部」的一部經典,由元始天尊講授。《經》中稱,元始天尊在七寶林中、五明宮內為無極聖眾說此經。人體三元四象,就是七寶林;五明宮,就是人體中央之黃庭。這個中央,不是肚臍眼往內的下丹田,而是虛無自然之境,是我們的先天之本,是最細小處,也是最廣大處。元始天尊在此間說《護命妙經》。黍米一粒,道炁之本,小之無內,大之無外。天尊與無極聖眾,放無極光明,照無極世界,觀無極眾生。天尊看到眾生顛倒流離,以夢為醒,生死不息,以色為空,以空為色,以有為無,以無為有,不知真相,猶如盲人無法目睹日月的光明一般。天尊用自身的智慧、光明照徹無極世界眾生的暗昧,希望枯木逢春、盲者得救。天尊揭示,眾生從虛無混沌、陰陽未分前而來,萬象也從虛無中來,世人死亡,魂魄流離,而再轉入世間。世間一切現象均是無常和變幻,並非永恆,猶如水面搖曳的波光,暫時顯現為色。故,一切色、一切相,即我們所見、所聞、所觸、所味、所思、所感,包括不可見、不可聞、不可觸、不可味、不可思、不可感,均是為空。然而,這並不是真空。離諸色相的「空」是初級的、有障礙的「空」。真空之中,一切妙有常處虛無,又並非虛無;我們穿梭其間,而不被色相所障,空而非空,色而非色,無無而有,有有而無,此是真境。真常妙境,離諸色相,離諸不色相,離諸有為法,離諸無為法。

湖面折射的波光,光線雖暫時為有,但又處於無常、變化之中。大至恆星個體、星系,小至微波、塵埃,乃至能量、空間和時間,都處在無常之中。生死死生,變幻不定,一種事物變成另一種事物,一種現象遷變成另一種現象。故曰:「即色是空」、「色無定色」。

空境之中,萬物變化,又循其理,世間萬態,又有其用。故曰:「即空是色」、「空無定空」。

空無定空,執著於空,便落入有;色無定色,萬象紛紜,看似於有,實則虛無。元始天尊講,眾生如果能在日常之中看見空相,但又不執著於空見,體驗色境,但又被色相干擾,便可以入道了。這就是「無空法」。《經》中講,「識無空法、洞觀無礙」,可以「離諸疑網、不著空見」。眾生「清靜六根、斷諸邪障」,抵達中道,便能觀見生死、超出三界四梵。這便是「護命」的妙旨。

天尊告訴眾人,色空、生死都是假象。世間眾生,本無生死。世間萬象,本無對錯。世間生靈,本無男女。世間物類,本無美醜。世間事態,本無是非。世間幻象,本無真假。

我們來體會一下這「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色為色,非空為空」的「中道」到底是什麼?

自「道」生「無極」,無極再生「陰陽」,矛盾和對立就產生了。水滿自溢,月滿即虧,禍即是福,福即是禍,阻礙即是推動,障礙即是進步,絆腳石可成墊腳石,陰陽轉變,此為無常。天地、日月、星辰,均會毀滅。時間、空間亦會消失。「道」,是萬物之母,產生一切的源頭。「中」就是超越無常的一種精神。當我們的身心能夠閱讀智慧的開示和思索宇宙本源的時候,當我們聆聽自己的靈魂和生命的時候,當我們超越了五行、八卦,能夠不輕易被外物紛紜干擾的時候,當我們能體察自然星辰的變換、樹木枯榮、陰陽消長的時候,就有了體驗「中道」的可能性。當我們對是非、榮辱、真假、對錯、美醜不動心,便是超越了後天的判斷和對立,到達了「五德」的大善境界。以「仁、義、禮、智、信」的慈悲之心寬待一切,以愛包容醜陋,以清靜心包容芸芸眾生的紛擾,以平等心化解世間的矛盾和仇恨,以自然心對待一切有形、無形的生靈。但,這還遠遠不是「中」的境界。我們只是離開了一個球形的表面,目前在一層層地接近球心。「上德」不德,已經超越「五德」。再進一層,便連「上德」也不復存在,這便是無為、無極、清靜、不生念的境界。沒有陰陽,沒有對立面的存在,這是「一」的境界。這個層面,已經沒有生死、輪迴。但這是「中道」嗎?還不是。

人體懷胎十月,是億萬年進化史的濃縮。我們人身之祖炁,來自無極之前「混洞」時期,元始一炁化三清,三清化生諸天、諸境、諸世界。大地上的小草、樹木可以修道嗎?桌椅可以修道嗎?手機、計算機可以修道嗎?《北斗經》中說:「人身難得。」為什麼道教如此看重人身呢?人身就是修行的基礎。我們的人體有多少細胞呢?科學家們也無法回答。諸位聽眾,你要知道,人身的每一個細胞里,都含著宇宙開劫前的那股祖炁。每個細胞里,都有三清三境三寶祖師。祖炁是一切之母,正是因為此,人和物不同,物質世界的萬象只能隨著時間的推移毀壞,沒有救免的方法。但是,人可以返回到浩劫之初。跳出欲界、色界、無色界二十八重天,不在陰陽五行,這是實踐可以達到的。所以,修道不是虛妄的,不是純心靈的,而是實實在在,有性有命的。這祖炁在我們身中,才是徹徹底底的、根本的「中道」。

真的打坐,在行走坐卧中,而不在某一時、某一形態中。《立教十五論》說:「真坐者,須要十二時辰,行住坐卧,一切動靜中間,心如泰山,不動不搖,把斷四門: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內。但有絲毫動靜思念,即不名靜坐。」即「身在塵俗而心在聖境」,時時處處,心念不離「中道」。杳杳冥冥、無是無非、無你無他、無生無死,摶炁致柔,迴風混合,丹結黃庭,這是「無極」的狀態,這是徹底的、清靜的、無為的「中道」。

元始天尊這部《護命經》是在哪裡講的?是在黃庭五明宮中,就是在「中道」里,就是在我們每個人每個細胞的先天「祖炁」里。元始天尊是「道」的化身,祂已經至高無上了。「道法自然」,祂無所師法,師法自然,師法自己。這是「中道」的狀態,無空無無空,無色無無色,無有為,無無為,無我,無無我,遍滿寰宇,萬物不離,無所增減,無所不納。

在我們的生活中,大家追求健康、快樂、幸福、美滿的生活。這些願望,可以看做是普通人的「中道」。這當然更容易達到。

我們的心情往往就像六月的天氣一樣,時晴時雨,因外物的得失而變化著。自己的身體假如是房間,自己的元神如果是房間的主人,請看看自己,究竟主人是在房間里,還是在房間外奔忙。我們的心神就好像貪玩的孩子,在時間和空間中,被花叢中的蝴蝶吸引、被絢麗的貝殼吸引,不知不覺,走到懸崖、走到海濤之中……中年以後,精炁神不足了,美貌不在了,身體變糟糕了,疾病纏身了,最終,無常來敲門了。衣破用布補,樹衰以土培,人損將何補?我們忙著追逐色、聲、味,就像竹籃子打水,生命空空。死亡之後,被業力牽引,終是籠中的小鳥,生死死生,永無出期。假如你的元神常清常靜,不被名利、無欲所牽引,你便是自己的主人,這就是守住了「中道」。這是升玄、消災、護命的根本。

「中」字告訴我們,我們在生活中,既不是貪婪、不滿足、追逐遙遠的東西,也不是要斷絕物質,不說話,也不吃飯。而是要履行不偏不倚的「中道」。在美醜、對錯、是非、得失、榮辱這些對立出現的時候,我們的心能夠真正地用智慧超越這些對立。

「中」,不是在有形有聲有觸的「色」中求,也不是在無色無聲無觸的「空」中求,更不是要我們開會的時候一隻手贊成一隻手反對、不鼓勵不批評、排隊站中間、走路走牆邊、不做喇叭不做啞巴、吃飯吃一半、買鞋買一隻,而是要超越外表和內在的矛盾,常處在「清靜、不爭、無為」的球心。琴弦綳得太緊,易於掙斷,琴弦太松,曲不成調,不緊不松的琴弦才能彈出各種各樣優美的曲子。一個事情,多了就是少了,過了就是不足,謙虛過分就是驕傲,過分讚揚就是批評。我們在處事時,好好體悟這個「中」字,不偏不倚,恰到好處。不多不少。不往東,不往西,不停留於美,不停留於醜,不示弱,不逞強。鐵多了,劍就軟,剛多了,劍就硬。太軟,容易彎曲,太硬,容易折斷。養花的時候,澆水多了,就會淹死;水太少,就會枯死。做飯的時候,我們的油、鹽、醋等各種調味劑也一樣,適量為好。說話誠實,但言辭不要傷人。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會,一個公司,一個家庭,一個人的自身內部,整個宇宙星系構建的大社會,都有「中道」。微妙之處,不在言語可表達之處。

《太上升玄消災護命妙經》的最後,元始天尊說了一首偈:「視不見我,聽不得聞。離種種邊,名為妙道。」這是告訴我們,我們追求的「大道」和中國的「中」字,不是在視覺、聽覺、味覺、觸覺等等一切有色有聲有形有相中去求的,也不是在「非色」、「非空」、「非有為」、「非無為」中求的,而是「離種種邊」!在生活平常中修行,體悟「中道」的真諦,這便是眾妙之門。

願太上道祖保佑一切有情、有識、有緣眾生!

願天下一切善男子、善女人常得清靜、吉祥、安樂!

2012.7.20

(本文系陳景展道長2012年7月23日16:15——18:10在香港中文大學「弘道、傳經與皈依——道教文化公開研討會」上講經示範的原稿,全文發表於廣州《恆道》雜誌2012年第三期「弘道堂」。)

——————

輸入「經典」即可獲取道教經典目錄。輸入「讀經」即可獲取騰訊道學頻道每周六舉行的弘道讀經會活動參與方法及讀經預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學苑 的精彩文章:

【原創詩歌】塵封的秘密
【原創文章】魂魄未離
【原創文章】恬淡的生活
【原創文章】啞巴道人
【原創文章】兔子先生

TAG:道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