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公主因半條魚自殺 皇帝因內疚騙上萬百姓陪葬

公主因半條魚自殺 皇帝因內疚騙上萬百姓陪葬

《吳越春秋》上有這麼個奇葩的記載:「吳王有女滕玉,因謀伐楚,與夫人及女會蒸魚,王前嘗半與女。女怒曰:王食魚辱我,不願久生!乃他殺。闔閭痛之。葬於國西閶門。」大概講的就是一個公主因為半條魚拔劍自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春秋末年,吳王闔閭有一個小女兒,名字叫滕玉,被稱為勝玉公主,闔閭對她十分疼愛,這份愛或許太過「深沉」,這才導致了女兒因這麼一件小事便釀成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後果。

有一天,吳王闔閭因為要征伐楚國的事情,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出席的還有闔閭的夫人以及他的女兒滕玉。闔閭邊吃邊談徵伐楚國之事,希望聽一聽家人的看法。

在吃到一盤蒸魚的時候,發現魚的味道非常鮮美,不捨得獨自品嘗,便把剩下的半條給了寶貝閨女滕玉,這本是父女之間最起碼的疼愛,看起來平平常常,想把好吃的東西分享給女兒,可是滕玉不僅不領情,竟然在看到那半條魚的時候說:「王食魚辱我!不願久生!」

後來滕玉在受到這個自己認為所謂的「屈辱」之後,選擇了用生命來捍衛自己的尊嚴,於是吃完飯就自殺了。

闔閭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的寶貝女兒,會因為半條魚氣的自殺,心裡非常悲痛,也很內疚。但是人死又不能復生,只能給女兒以厚葬,便命人在國都的西面建造了一個極其龐大的墳墓,將玉杯金樽,珠寶綢緞等闔閭所有的寶貝都給女兒陪葬了,可以說是風光大葬。

後來吳王又覺得自己女兒是公主,這僕人的人數自然不能少於千人,可哪裡找那麼多人,心中便想出了一個毒計。

滕玉出殯那天,闔閭派人組織了一場規模極大的團體舞——白鶴舞,這是數百人表演的大型「團體操」。每人手持一隻超大的白鶴,這白鶴用竹子做骨架,白絹做身子和翅膀,人拉動牽線,「白鶴」就翩翩起舞,象徵死者的靈魂升天。這些舞者到國都的每條街道上去舞動白鶴,白鶴翩翩起舞十分壯觀,白鶴一邊舞動一邊向滕玉的墓地方向走去。

送葬隊伍刻意在街上多停留和表演了一段時間。老百姓向來喜歡看熱鬧,過來圍觀的人也越來越多。但送葬隊伍並沒有驅趕老百姓的意思,似乎很歡迎老百姓的加入。據史書《吳越春秋》記載,看熱鬧的百姓逐漸被引入一個唯一的通道,忽然出現大隊的士兵將他們往墓室里趕,一些人站立不穩,被推擁到墓室里,也有一些被踩踏而死或掉進湖中淹死,還有一些被士兵砍殺,僅有幾個人在混亂中幸運逃脫。等裝得差不多了,墓室的大石門從上面刷的落下,將送葬隊伍和純粹看熱鬧的老百姓關在裡面,裡面的人都成了滕玉的殉葬品。這次殉葬的總共有上萬人之多。

在那之後的幾天,城中幾乎滿街都是出殯的隊伍,全城每一個角落都有人哀聲痛哭。

這個慘烈的殉葬就這樣結束了,至於滕玉為什麼自殺,具體原因大概只有她自己知道吧。不過有人說是因為半條魚是「剩魚」,而滕玉又叫「勝玉」公主,兩個詞是諧音,滕玉認為自己父親在暗示自己是多餘的。

也有人猜測,滕玉當時僅有十四五歲,或許正是女孩子的叛逆期,恰巧當時滕玉愛上了一個人,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在一起。這個人要麼就是名字中有魚字(越劇《滕玉公主》),要麼就是最後被闔閭扔河裡餵魚了,所以當滕玉看到半條魚的時候,就想起了愛人,所以感覺受到了屈辱。而從滕玉喊的那句「王食魚辱我,不願久生」來看,她自殺的緣由確實就是為了那半條魚。

(全文完)

轉載請註明「來源:百科解密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科觀察 的精彩文章:

這個國家的總統稱自己會法術 能長生不老 還說肯尼迪是被自己詛咒而死
皇室醜聞:皇帝發現自己被戴了綠帽子怎麼辦?
他是一位洞察近代中國的外國人 清華、協和醫院的創立均與他有關
她的兒子被立為太子 她自己卻為此而死

TAG:百科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