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一文讀懂:骨折後不同時間段的功能康復鍛練

一文讀懂:骨折後不同時間段的功能康復鍛練

骨折後1~2周

此時受傷局部腫脹、疼痛、骨折端有血腫,容易移位,軟組織損傷需要修復。

此期的主要鍛練方式是骨折經適當的複位固定後,在骨折遠端按摩和肌肉等長收縮活動。

肌肉收縮應有節奏地緩慢進行,盡最大力量收縮,然後放鬆,重複訓練,每小時訓練5~10分鐘,運動時骨折部位的上、下關節應固定不動。

此期訓練目的在於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腫脹消退,預防肌肉萎縮和粘連,避免骨質疏鬆及關節僵硬。

一文讀懂:骨折後不同時間段的功能康復鍛練

骨折後3周至2~3個月

這時局部腫脹消退,疼痛消失,軟組織損傷已修復,骨折端日趨穩定。

其訓練方式除繼續進行患肢肌肉的等長收縮和未固定關節的伸屈活動外,可在健肢或治療師的幫助下,逐步開始骨折局部上、下關節的「順重力活動」,以及與骨折移位相反方向的活動。

一文讀懂:骨折後不同時間段的功能康復鍛練

骨折後2~3個月以後

從骨折臨床癒合到骨痂改造塑型基本完畢,一般從傷後2~3個月到1年以上。此期間骨折端已穩定,能耐受一定的應力,內外固定已摘除,患肢的肌肉和關節得以進行更大範圍的訓練。

訓練目的是加強肌力,擴大關節各方向的活動範圍,以適應生活和工作活動的需要,訓練方式以抗阻活動和加強關節活動範圍為主。

上肢骨折輔以力所能及的輕微工作;下肢骨折訓練棄拐步行;屈曲型脊柱骨折可下床直立,雙臂在腰部反抱,做挺胸伸腰活動。

訓練中所加阻力不宜過大,以免造成損傷,以健肢供給阻力為佳,因易於掌握阻力大小,且簡便易行。

增大關節活動範圍以主動活動為主,必要時可輔以適當的被動活動或關節活動器。

一文讀懂:骨折後不同時間段的功能康復鍛練

出院後注意事項

①四肢骨折術後14天,鎖骨骨折術後9~12天左右拆線。

②遵醫囑定期門診複查。

③進富營養、易消化、富鈣質、豐富維生素飲食;多飲水,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④定時翻身,預防褥瘡。

⑤每日開窗通風至少兩次,每次30分鐘,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易選擇有陽光照射的卧位,促進骨質生長。

⑥功能鍛煉:下肢骨折行股四頭肌舒縮活動及踝綳運動,30次/小時(循序漸進);上肢骨折病人行握拳增力活動,30次/小時(循序漸進);無石膏外固定的患肢行關節主、被動活動,以不感疼痛為原則,扶拐部分負重或脫拐負重行走由醫生同意後開始。

圖片來源互聯網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骨大夫 的精彩文章:

不吹牛!學會它就不用擔心關節疼痛了!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其實普普通通一個動作就能助你告別關節疼痛!
乾貨!不是所有的骨質疏鬆都能用「補鈣」來治!小心鈣都白補了!
探究:咖啡+牛奶=有害健康?

TAG:骨大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