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7寶網與政務鏈的ICO清退風波

7寶網與政務鏈的ICO清退風波

[R]ULES | 規則 |

導讀

對於ICO清退,無法有一個統一的方案,因為每個投資者進入的價錢都是不一樣的,尤其在二級市場經過頻繁交易的更難處理。

「我求你了,政務鏈,我給你跪下,(你)把我們的ETH還回來,給我們的用戶解決問題好不好……不要讓用戶成為我們之間矛盾、誤會的受害者,不要讓用戶來為你們的錯誤買單,更不要讓有關部門認為這個行業都是這麼垃圾……」

9月12日晚間,7寶網負責人張璐萍在直播間向政務鏈團隊喊話,情緒激動之下,她撲通一下當眾下跪,引發十二多萬網友圍觀。

七寶網陷ICO退款糾紛 負責人當場下跪將ICO維權推向高潮。

據了解,7寶網是一家區塊鏈資產交易平台兼ICO平台,政務鏈項目方曾在該平台進行ICO募集資金。但是在ICO退幣階段,7寶網和政務鏈發生了糾紛,於是便有了直播下跪事件。

9月4日,一行三會等七部委聯合下發《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對各類ICO活動叫停。《公告》明確,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作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護投資者權益,妥善處置風險。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約50家ICO平台發布了清理整頓的相關公告,30多家平台開始業務清退、提供退幣或回購服務。

不過,法治周末記者注意到,各ICO項目退幣退款期間,跑路、拒不退幣、退幣方案不合理等糾紛不在少數,各類維權事件屢屢不絕。此次7寶網負責人在直播間喊話政務鏈,併當場下跪,更是把ICO維權推向高潮。

增加小米股作為籌資幣種埋隱患

7寶網於9月11日發布的「關於政務鏈在7寶網進行ICO的聲明」顯示:政務鏈於7月13日至8月19日期間在7寶網進行ICO眾籌活動,眾籌總額約為909BTC,支持支付幣種:BTC(比特幣)、ETH(以太坊)、MIC(小米股,7寶網自己發行的代幣)。7寶網應國家要求必須原路原幣種清退ICO項目,但是政務鏈項目方不予配合。

9月12日晚,政務鏈團隊在官網發布公告進行回應稱:政務鏈委託7寶網進行ICO時,限定只接受比特幣和以太坊,7寶網在未經政務鏈團隊的同意下,擅自增加小米股作為籌資幣種,並對用小米股認籌給予極大的優惠;截至ICO結束時,共籌集29.7148BTC、5289.9111ETH、4447996.7991MIC;在結算時,政務鏈團隊本著對投資人負責的態度,接受以小米股認籌的優惠,但拒絕接受小米股,經雙方商議,認籌的小米股以以太坊進行兌換。

在進行清退時,政務鏈稱:以MIC投資的款項,由於政務鏈團隊不認可7寶網公司提出的「由政務鏈團隊返還所有ETH,由7寶網返還所有的MIC給投資人,並且按照0.7元/MIC結算」的條件,因此,根據深圳市金融辦的要求,在9月11日當晚完成ETH和BTC投資人的退款後,於次日再行協商。

9月12日,政務鏈團隊出具了「ETH收據」,但7寶網以「政務鏈和其他項目的退款有交叉,不能專款專用」為理由拒絕簽字,也以「客戶數據是7寶網自己的事」為由,拒絕出具清退ETH投資人的數據,並要求政務鏈馬上退還剩餘的用於MIC投資人退款的5678.6468 ETH。至此,雙方談判未能取得任何進展。

小米股暴跌引發爭議

談起這場糾紛,投資人董先生認為,這主要跟小米股的暴跌有關。董先生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其於8月通過7寶網參與政務鏈ICO項目,投資了2.65個以太坊和7000多個小米股,共花費將近兩萬元。

「當時是1個BTC等於10000個政務鏈,比特幣當時的價錢在28000元到30000元左右,換算下來是2.8元到3元一個政務鏈,而用小米股的話,是1個MIC等於1個政務鏈,小米股當時只需1.3元,一下就便宜了快一半,所以很多人都選擇買小米股參加政務鏈ICO,導致小米股從1.3元上升到2.5元,而現在7寶網按照每個MIC0.7元的發行價進行清退結算,相當於縮水了70%,很多投資人都接受不了7寶網的方案」。

董先生認為,首先,當時政務鏈沒有接受7寶網自家的小米股,要的是比特幣和以太坊,現在7寶網要退回暴跌的小米股,這中間存在的價差,讓很多投資人虧了「血本」;並且,自《公告》出來後,投資人個人賬戶中關於ICO的數據都被刪除變空白了,種種做法不能讓投資人信服,甚至還有人質疑7寶網轉移資金牟利。

一位用以太坊參與政務鏈ICO項目的投資人說,因為小米股的糾紛沒有解決,用以太坊投資的用戶也一時無法提幣。7寶網客服對該投資人的說法是,為了防止出現提幣部分到賬、部分沒到的投訴,會在收到政務鏈轉交的所有ETH後統一處理。而眼看以太坊和比特幣價格持續下跌,為了保障自己的權益,不少投資人開始向監管機構舉報。

9月17日,張璐萍向記者表示,由於政策原因,7寶網發行的小米股下跌,7寶網也感到愧疚;但這並不是政務鏈拖延退還ETH的理由,因為在大環境下,ETH和BTC的市值也在蒸發,拖延退還並不利於保護投資人的權益;目前,迫於輿論壓力,事情已有了進展。

據了解,9月15日,政務鏈完成了與7寶網ICO所有款項的清算,退還了剩餘的ETH。對於此事,政務鏈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監管部門已介入監督、了解事情全部過程,會有權威解答;政務鏈還要繼續區塊鏈項目的發展,不願再對此進行回應。

直投清退仍待解

事情還未完結。在記者採訪中了解到,政務鏈ICO募集有兩種渠道,一種是通過7寶網進行ICO眾籌,一種是投資人在政務鏈官網直投。

投資人張燁(化名)介紹,其於7月在政務鏈官網直投了1個比特幣,《公告》之後,這部分直投的投資人要求政務鏈退幣,政務鏈稱要先解決7寶網平台的清退工作。「他與7寶網之間存在糾紛,難道不應該先易後難嗎?我們這部分投資人的交易數據都在其公司後台,政務鏈只要原路退還就行,這樣拖延時間,有人猜測是政務鏈先前把我們的幣賣掉了,還有人猜測是在等待比特幣掉價」。張燁說。

9月18日,政務鏈官網發布退幣公告稱,預售的GAC(即政務鏈代幣)退還按照自願原則,如投資人願意接受退還,在次日11時59分之前,發送退幣申請郵件,在核實投資人名單無誤後,按照退幣細則進行相應退幣操作。

「發完郵件什麼時候退?通過什麼渠道退?退多少比特幣?這些細節都沒說……」「這樣下去,等交易所關門了,再退就沒有意義了!」「我們還是繼續給深圳金融辦打電話吧……」在政務鏈維權退幣群里,投資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這一百多人還在等待最終結果。

實際上,7寶網與政務鏈的ICO退款糾紛只是目前現狀的一個縮影。自媒體人、區塊鏈投資人陳九介紹,現階段,維權投資人遇到的情況分為三大類:項目方團隊跑路失聯,拒不退幣的;退幣方案不合理,存在爭議的;項目方和平台方互相妥協責任,拖延退幣的。

例如,一位參與「大夥投」ICO眾籌的投資人投訴,「大夥投」投資平台運營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因被人舉報涉嫌詐騙被抓,至今該公司共計眾籌的一千三百多萬元人民幣、約2.1億大夥幣還未進行清退;「萊特中國」代幣網站在《公告》出來的第二天,就被媒體曝出疑圈錢跑路,消失前,這家網站發行了一種新的虛擬幣,正在集資階段;在一個「玄鏈」維權群中,對於玄鏈比ICO首次開盤價縮水10倍的退幣方案,投資者表示不滿,稱玄鏈不應私自定價,應等待政策明確……

清退難有統一方案

那麼,到底如何清退才能合理保護投資者權益?電子虛擬貨幣價格24小時波動,退幣是按眾籌時的價格退還投資者人民幣還是比特幣?對於已經上了二級市場交易、中間經過多次換手的代幣,又應如何清退?

Q

&

A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肖颯表示,對於清退時間和具體標準,各地按照各地ICO和非法集資處置形勢,分別進行,根據具體個案和情況進行。

對於各類ICO項目主體,肖颯提供了一些關於後續處置的建議:對於已募集比特幣、以太幣等,未發行原生代幣者,將募集的幣還給原參與人;對於已經完成ICO,但尚未啟用「募集代幣換法幣」的發行方,發還募集的幣並收回發行的原生代幣,主動披露項目真實性相關的信息等;對於已完成全流程且代幣已上交易所的,停止交易,採用「要約收購」方式,規定某一時間前以某一價格回購某代幣,對於不願意被要約收購的持有人,可以採取單獨談判的辦法,簽署個性化合約。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楊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ICO項目清退的基本原則是在遵守法律法規和風險自擔的前提下,充分維護投資者合法利益。不論何種清退方法,具體辦法由參與各方協商確定,協商不一致可以通過訴訟解決。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教授鄧建鵬談道,對於清退方法無法有一個統一的方案,因為每個投資者進入的價錢都是不一樣的,尤其在二級市場經過頻繁交易的更難處理。「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對於上了二級市場交易的,會以發行價(成本價)或者收盤價(從某個交易機構撤掉的價格)進行清退;沒有上二級交易的,按照原路返還,即每人支付了多少幣,原路返回多少幣,按照幣的數量而非價錢計算」。

文/羅聰冉

圖/網路

編輯整理/李含 王碩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治周末 的精彩文章:

蘋果手機研發正觸「天花板」
劉澤華:用「六經注我」的方式 開發傳統文化資源
國美電器網上商城虛標電器能效等級惹官司
自有液奶品牌市場定價失准
朱天心:用三十三年回答胡蘭成之問

TAG:法治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