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上官婉兒的一個決定竟差點顛覆大唐王朝的命運

上官婉兒的一個決定竟差點顛覆大唐王朝的命運

上官婉兒,是唐代女官,因聰慧善文得到武則天的重用。

上官婉兒本是宰相上官儀的孫女,由於上官儀起草了流放武則天的詔書,武則天掌權後獲罪被殺,剛出生的上官婉兒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奴。婉兒從小生長於掖庭,一生跌宕起伏,她從一個婢女逐漸登上秉國權衡的舞台,遠非一般吟詩作賦的小女子,他必定有著不同尋常的政治手腕。

上官婉兒的一個決定竟差點顛覆大唐王朝的命運

網路配圖

上官婉兒憑藉她的聰明才智,八面玲瓏周旋在武則天、武則天的兒媳韋後和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等各個大勢力之間,藉此掌握著國家大權。

景龍四年,唐中宗突然死亡,這讓上官婉兒感到了危機,她鼓勵韋後效仿武則天,於是幫韋後擬草了一份詔書:讓十六歲的李重茂接班當皇帝,韋皇后輔政,就像當年的武則天一樣,裁決軍國大事。

趣歷史官方微信號:qulilshi_v5

上官婉兒的一個決定竟差點顛覆大唐王朝的命運

但同時,上官婉兒跟誰武則天多年,她深知韋後的能力與武則天相比懸殊較大,再說李唐皇族的力量依然強大,想要將李唐改姓韋,這絕不是輕而易舉的事,萬一事情不成,自己的下場可想而知。於是,她聯絡了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此時的太平公主在朝堂中已是舉足輕重,又連夜擬草了另外一份遺照:立溫王重茂為皇太子、韋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參謀政事。

韋後覺得這份詔書並不能滿足自己效仿武后的野心,於是將禁軍等都換成了自己的族人和黨羽,準備政變。太平公主作為李唐的後代,自然感到了較大的危機。她聯絡臨淄王李隆基決定先下手為強。

李隆基殺入內宮之時,李隆基聲稱「韋後毒死先帝,意欲奪權篡位」,要將韋後和上官婉兒誅殺。上官婉兒出來迎接,將自己與太平公主合擬的聖旨拿出來,表明自己站在李唐宗室的立場,要求李隆基開恩。但是李隆基依然執念將上官婉兒殺死。

上官婉兒的一個決定竟差點顛覆大唐王朝的命運

其實按照上官婉兒的思維,這次計劃應該是十分周密的,她早早就聯絡了太平公主,認為無論是韋後當權還是太平公主勝利,自己都是開國功臣。然而她沒有想到引兵攻入內宮的是李隆基。

那麼李隆基為何非要殺死上官婉兒呢?原因很簡單。

婉兒一次又一次地在政治鬥爭中左右逢源,固然說明她心思的聰明,但也說明她是一個沒有任何政治節操和政治立場的人,這是政治道德上的一大缺點。聰明反對被聰明誤,她手中的遺詔非但沒有成為救命稻草,反倒反而害了自己。也正是因為上官婉兒的左右逢源,才有了李唐的後續江山,不然李唐說不定已經改姓韋了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歷史 的精彩文章:

驚天謎團:揭開德國3600年歷史的星象盤之謎
曾國藩擁兵百萬卻為啥不稱帝:因無稱帝野心
大清傳奇人物蘇麻喇姑:美麗聰慧葬於昭西陵
狄仁傑一年斷案近兩萬 揭其與武則天曖昧真相
史上劉邦並不是市井無賴:卻是個有準備的人

TAG: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