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正在興起的「黑色旅遊」業,如何讓「黑色」成「彩色」

正在興起的「黑色旅遊」業,如何讓「黑色」成「彩色」

非常道創意評論:黑色旅遊是指人們到死亡、災難、痛苦、恐怖事件或悲劇發生地旅遊的一種旅遊類型,是近年來國外特別是北美地區旅遊學界新興的熱點研究領域,也是存在較多質疑和爭議的話題。

需求的個性化和多樣性是現代社會的重要特徵,黑色旅遊也就成為了滿足此種「不走尋常路」需求的供給之一。真正的黑色旅遊是通過特定的場景讓逝去的人、事、物得以紀念,讓遊客在紀念中感知「痛」,讓「痛」喚醒「尊重」、「人性」和「天性」。

有了「喚醒」,「黑色」將換來更多「彩色」。黑色旅遊,意義當在此。

旅遊分「顏色」

「顏色」旅遊的興起大體上與人們多樣化旅遊需求有關。在紅色旅遊、綠色旅遊(生態旅遊)、藍色旅遊(海洋旅遊)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情境下,黑色旅遊也開始施展魅力。與其他「顏色」旅遊不同,黑色旅遊是一個頗具爭議的領域。它雖然可以使旅遊者獲得高端精神體驗,但遊覽或再現歷史中的悲劇性現場或時刻,往往備受倫理學方面的責難與困擾。

以遊歷浙江遂昌金礦來說,在整個遊程中,礦難的遺址以及模擬再現的情景具有極大的震撼力。此後,每每憶及,都是印象深刻。黑色旅遊能夠滿足人們對戰爭、地震、水災等災難事件的好奇、探索、紀念以及受教育的需求,其需求層次在馬斯洛的理論中屬於較高層次。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旅遊業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主線,推動旅遊產品向觀光、休閑、度假並重轉變,滿足多樣化、多層次的旅遊消費需求。

隨著人們多元化的旅遊需求日益突顯,開發旅遊產品不應談「黑」色變,應當正確引導,全面發展各種「顏色」的旅遊產品,同時創新性發展融合教育性、紀念性並弘揚主旋律的黑色旅遊產品。

第一,發展黑色旅遊應著力傳播主旋律。依照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在文化旅遊產品開發中,反對低俗、庸俗、媚俗內容,抵制封建迷信,嚴厲打擊黃賭毒。現實證明,發展黑色旅遊只有做到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界規律,體現其生態教育、安全教育、德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才能獲得良好經濟、社會效益。如「汶川地震遺址」可以說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黑色旅遊項目。遊客通過身臨其境的旅遊體驗,產生髮自內心的同情,思考生命和生活的價值的同時,獲得防災救災的相關知識,在自身反思的過程中受到教育。

第二,各種「顏色」旅遊必須協同發展。如紅色旅遊與黑色旅遊彼此存在範疇相互交叉、重合部分,它們都用於滿足旅遊活動中較高層次的消費需求,都屬於旅遊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有機組成部分,還具有資源共享性和目的一致性。像戰爭遺址的開發,在教育和探求、弘揚人性目的上是一致的。因此,各種「顏色」的旅遊加以組合,往往會產生1+1大於2的效果,產生互補與系統效應。只有這樣,才能不斷迎合、滿足與引導市場多樣化、個性化的旅遊需求。有學者認為,我國絕大部分紅色旅遊景區具有開發黑色旅遊產品的條件。但黑色事件由於時間跨越大、空間尺度各異,只有部分黑色旅遊地才能開發紅色旅遊產品,所以不能簡單地進行比較甚至是替代。因此,在旅遊開發中應當將不同「顏色」的旅遊更好地結合,而不是相互對立。

烏克蘭 · 切爾諾貝利博物館

第三,要進行黑色旅遊的產品內涵創新與文化附加值的挖掘。創新文化旅遊產品是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的總體要求。黑色旅遊產品的創新也不例外,要圍繞道德教育、環保教育與安全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展開;要對產品的內涵進行挖掘與深化,真實還原歷史場景並且啟動參與式、互動式旅遊項目,實施情感營銷;要以核心吸引物帶動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提高旅遊產品的附加值;要提升服務水平,讓更多思維敏捷、專業過硬、訓練有素的旅遊從業人員加入營銷過程。

第四,具有公益性的旅遊資源要堅持免費與政府主導。黑色旅遊資源依其開發的經營導向,必須區分公益性黑色旅遊資源和營利性黑色旅遊資源。公益性旅遊資源要做到免費開放,如美國的「亞里桑那」號戰艦紀念館,由於免費開放,每年接待遊客150萬人次,儼然成了很好的教育基地。兼具公益性與營利性的資源,要堅持政府主導開發的原則,像「卡特里娜」颶風災難游將每人每次收取的35美元中,抽取十分之一捐給受災團體,用於災後重建,是處理公益性與營利性比較成功的例子。任何「顏色」的旅遊活動,都要依照其性質,做好產品設計,對於黑色旅遊與綠色旅遊來說,加入公益的元素顯得尤其必要。

第五,「顏色」旅遊的定位傳播要破除心理障礙與避免信息失真。特別對於黑色旅遊來說,傳播不當有可能導致營銷巨大障礙。首先是倫理學上的問題,甚至在國外,也有專家指出,對人類悲慘遭遇和困境進行展示的旅遊活動,是一種不恰當的或者是不道德的行為。企業應極力避免在情感上傷害當地居民或災民,小心處理好黑色旅遊產品開發中的倫理問題。這些都是黑色旅遊營銷的關鍵。由於傳播過程中還存在噪音,會導致信息失真與扭曲,因此,在還原黑色旅遊地發生的歷史故事中,注重保持其歷史原真性是一個重要課題。

變黑色為暖色

歐美的黑色旅遊活動由來已久,最成功的先例莫過於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自1947年波蘭政府將此建成博物館以來,此地已成波蘭十大著名旅遊景點之一,堪稱「黑色旅遊」的樣板基地。

波蘭 · 奧斯維辛集中營

奧斯維辛是波蘭南部的一個小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在這裡建立了最大的集中營,這個小鎮因此聞名於世。有「死亡工廠」之稱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內共有3個主要營地和39個小型的營地,分布在整個波蘭南部西里西亞地區。1947年7月2日,波蘭政府把奧斯維辛集中營改為殉難者紀念館,展出納粹在集中營犯下種種罪行的物證和圖片。包括從囚徒身上掠奪的財物,以及囚徒們在集中營進行地下鬥爭的各種實物和資料。只有奧斯維辛一號和奧斯維辛二號(比克瑙)的部分保留了下來供遊人免費參觀,其中許多殺人證據被納粹銷毀,人們根據當年的原貌又重建起來。

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奧斯維辛集中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戰爭」。為了見證這段歷史,每年有數十萬來自世界各國的各界人士前往奧斯威辛集中營遺址參觀,憑弔那些被德國納粹分子迫害致死的無辜者。

除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之外,美國紐約9.11遺址也已被闢為旅遊景點;颶風襲擊新奧爾良後,當地旅行社很快便推出「卡特里娜災難之旅」。

但是,黑色旅遊對於國人好像沒有足夠的吸引力,這在很大程度上,源於中國人傳統的求吉和集美思維習慣,這種思想根深蒂固。事實上,求吉和集美思維與旅遊並不衝突,旅遊體驗的主要目的就是獲得愉悅,這已被人們普遍接受。

對於北川地震遺址,當地一開始確有做黑色旅遊的想法,但在實際操作中,存在爭議,拋開傳統思維不談,很多人質疑:靠逝去的人盈利,是不是對死者不敬?其觀點是:自然災難遺留下來的遺址,不是用來觀賞的,更不適合去發財,而是供人們前往紀念和憑弔的,把災難遺址開發成旅遊地,將經濟利益看成高於人性道德的價值,似有不當。

這就是黑色旅遊的發展瓶頸和現狀,即使在國外也存在爭議。快樂與痛苦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感類型,建立在痛苦之上的體驗,如何能形成快樂的感受?

北川人對震後救災安置,普遍懷有很深感恩之情,而感恩則是一種可以蕩滌人們心靈的高尚情操和境界,北川旅遊完全可以以此為市場切入點,確立文化主題,定位旅遊形象。現在來看。這與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後來提出的,旅遊拓展六要素「商、養、學、閑、情、奇」中的「情」字是契合的,情感旅遊作為重要旅遊品種,包括婚慶、婚戀、紀念日旅遊、宗教朝覲等各類精神和情感的旅遊新業態、新要素,感恩旅遊當然可以作為一個文化主題來開發。

對於黑色旅遊景區規劃,關鍵在於趨吉避凶,將黑色變為暖色,從而成功完成旅遊形象的翻轉。在此定位下,北川旅遊規劃者糅合了地震文化、羌族文化、自然生態等文化元素,現在的北川,不僅是一座生態之城,更是一座愛心之城、感恩之城。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常道創意文旅評論 的精彩文章:

當老景區遇上新問題變成常態,應該具備這些新思維……

TAG:非常道創意文旅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