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聞以噸計算的宋代錢幣真的沒有價值嗎?

傳聞以噸計算的宋代錢幣真的沒有價值嗎?

小編經常在網路上看見很多村民挖出古錢幣的新聞,其中挖出的古幣大多是宋代的,而且挖出來動不動就是幾十斤,以噸計算的都有。

市民挖出宋代錢幣

2010年12月,陝西華縣一處建築工地挖地基時,挖出一個巨大錢窖,經確認,為宋代古幣窖藏,約有4噸宋代古錢幣出土。

錢窖東南方七八十米處,是古代的華州官衙所在地,因此,這一錢窖很可能是當年華州官衙的錢庫。

宋代錢幣窖藏

宋代錢幣

的確,宋代錢幣的存世量之大,簡直超乎想像。別的朝代出土的錢幣都是按枚計算的,宋代的呢?按噸來算。

這是因為宋代經濟繁榮,鑄幣活躍無比。據記載,北宋最高的年鑄幣量是570萬貫,這還僅僅包括銅幣,算上紙幣和鐵幣那就更不得了了,平均下來每年也至少鑄造了100萬貫至300萬貫之間。

這是個什麼概念?我們來對比對比:唐代最高的年鑄幣量為33萬貫,一年就造了別人十幾年的量,而明代近300年的鑄幣總量,都比不上宋神宗元豐年間一年所鑄的貨幣量。

之前小編也提到過,錢幣的價值不能僅僅以年代來計算,就像是很多新聞上專家也有說,這個挖出來的錢幣多是多,但是不值錢,只能說是具備一些歷史文化的研究價值。這種新聞看多了,很多人是一想到宋代的錢幣就覺得沒什麼價值,確實,大部分的宋代錢幣都是如此,但是也有一些存世量極其稀少的,甚至是列入了古泉五十珍之列。

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來欣賞欣賞這些在以噸計算的宋代錢幣中脫穎而出的錢幣。

【建國通寶】

只有篆書、楷書、小平、對錢各一枚,其中篆書的錢銅色金黃,狹穿大字,面帶黑斑及松花綠銹,該錢幣有一些爭議性,但是據考證,建國通寶是取自建中靖國年號的首尾二字,卻因趙佶的建中靖國年號中的「建中」二字與唐代某年號重複,所以此幣剛剛鑄成就馬上廢止,而改鑄非年號的「聖宋通寶」、「聖宋元寶」。因此建國通寶極為珍稀,存世量不超過10枚,稱建國通寶為北宋第一珍稀幣並不為過。

建國通寶

楷書建國通寶早在清末,民國時期曾被發現,可惜皆已流失,1956年錦州博物館在發掘清代范子和墓時,曾經出土一枚隸書「建中靖國」錢,銅質厭白,屬於夾錫錢一類,實屬僅見。 請大家欣賞國家博物館所藏名珍篆書體建國通寶。根據實物考證篆書體建國通寶的版別有三種,均屬試鑄。

【聖宋通寶】

聖宋通寶

鑄於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這年先後鑄造了靖國元寶、聖宋元寶、聖宋通寶。聖宋元寶版式多樣,存世量也高,聖宋通寶鑄量極少,也有說法是只是試樣,並未發行。聖宋通寶,直徑2.4厘米,穿0.65厘米,厚0.1厘米。

行書旋讀,字體與行書聖宋元寶相同,只是「元」作「通」。背右下角現一斜月,左側邊郭有一個直徑0.1厘米的圓形深孔,形態較規則,似乎是用作定位用。

湖南電視台《東方尋寶》全國大型海選:《一八四二八三零一二三二》

【靖康通寶】

靖康通寶

「靖康通寶」、「靖康元寶」是北宋的宋欽宗時期鑄造的,他在位16個月就被擄往北方。因此,「靖康」錢鑄量很少,「靖康通寶」更為罕見,屬國家一級文物。它不僅有很高的收藏價值,還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市場上高仿品很多,價格也不菲。

【應運元寶】

應運元寶,中國古代銅鑄幣。宋太宗淳化五年(公元994年),農民起義軍首領李順攻克成都,建立大蜀政權,年號應運,鑄行「應運元寶」和「應運通寶」。 為歷代農民起義軍鑄幣中最早的年號錢。小平光背,隸書旋讀,有銅、鐵二種。世極罕見。

應運元寶的面文以隸書書寫,字形質樸,字從上而右而下而左旋讀。其錢的為小平錢,銅色青白,錢背上隱約有朵星紋。其錢行於四川一帶,因李順稱王五月就戰敗身亡,此錢流傳於世甚少。

『應運元寶』銅錢目前在全國僅存一枚。

【應感元寶】

北宋時,李順於994年發動農民起義,攻克成都,建元應運。曾鑄應運元寶。李順死後,部下又鑄應感通寶,存世皆罕。

湖南電視台《東方尋寶》全國大型海選:《一八四二八三零一二三二》

報名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德雅路 湖南電視台三樓

【建炎元寶】

作為宋室唯一趙姓傳人,趙構高宗立年號「建炎」作為南宋第一個年號,所謂「建」:建立,所謂「炎」:權威,自是這位曾被任命為「兵馬大元帥」的新皇高宗心之所想、志之所向,肯定是在滿目瘡痍、山河破碎的國土上建立起他高宗的權威,似乎滿含復興的雄心,只是建炎年間,趙構高宗一直是疲於奔命、忙於逃亡,還不斷罷黜主戰派大臣,一味地策劃向金虜求和,並未建立起統帥全民全軍抵抗外族入侵的權威,只留下了「泥馬渡康王」的滑稽戲。不過建炎通寶、建炎重寶、建炎元寶的鑄造發行卻可以說高宗登基後表現其繼承乃先祖的一大物證,更給後來的錢幣愛好者收集和研究留下了美妙的聯想。

建炎通寶

建炎重寶

建炎元寶

建炎通寶、建炎重寶、建炎元寶的鑄造發行,自建炎元年(1127年)始鑄,完全與趙氏乃祖北宋鑄錢格局一脈相承,實行對錢制度,以建炎通寶為例,有小平、折二、折三等銅、鐵錢,錢文為篆、楷二體,均為對錢,鑄量較大,版別也複雜,建炎通寶折二錢,為諸版中最有代表性的錢幣,版別有篆楷書、大小字、點建版、省寶版等多種;另小平與折三錢數量相對少一些,這一點也可以看出當時錢幣流通結構是以折二為主的。建炎重寶、建炎元寶均不多見,尤其建炎元寶鑄量極少,價格昂貴。

【大宋通寶(當十)】

大宋通寶當十大錢為南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七月後所鑄。當時行「大宋元寶」錢,而「大宋通寶」只有鐵質小平錢。銅質者僅見背「當拾」大錢一種。製作精整,傳世絕少。「當拾」大錢徑一寸六分(5.2厘米),重30至35克不等。錢文楷書直讀,書法秀麗,拾字從入,是其特徵。據云出自宋代大書法家蔡京手筆。

大宋通寶當十

按錢文字形又分為瘦書小字及筆劃粗壯的大字兩種,其中以瘦書者為佳。當拾大錢鑄於西川地區,與嘉定折十同監。鑄量究竟有多少,則無從查考。流傳至今已成為世上罕見的錢幣珍品。

【臨安府銅質錢牌】

臨安府銅質錢牌

臨安府行用銅質錢牌(俗稱「垮牌」),是一種獨特的品種臨安府行用銅質錢牌,系南宋末年宋理宗淳衤右年間(1241—1252年)所鑄。臨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在北宋時,稱為餘杭郡,高宗南渡後建都於此,改稱臨安府。臨安府行用銅質錢牌就是由當時的臨安府鑄行的。其面額分為「准貳佰文省」、「准叄佰文省」和「准伍佰文省」三等。「准」為「平」的意思,「省」為「省佰」,即以七十七文充當一百文銅錢。該銅質錢牌呈狹窄長方形,上端有一圓孔,四周及圓孔有廓;長度和寬度因面額大小而異,「准貳佰文省」長6.2厘米、寬1.9厘米,「准伍佰文省」小型的長7.3厘米、寬2.3厘米,大型的長7.9厘米、寬2.7厘米;面文均為「臨安府行用」五個字,背面標明幣值,分別為「准貳佰文省」、「准叄佰文省」和「准伍佰文省」;面、背文均楷書,且製作精美。

錢牌最終由於不適使用而很快停用。由於「臨安府行用」錢牌鑄行時間很短,傳世甚少,並且形制特殊,因此,備受收藏界青睞。錢牌珍罕,保存時易用小盒封存。如有條件,盒中可充氮氣,以防進一步氧化。

上述這些都位於古泉五十珍之列,所以說不要一聽到宋代的錢幣就覺得它爛大街,沒什麼價值。就算是以噸計算的,也是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能夠反映出當時當地的經濟狀況等。不過上述錢幣存世極少,若是遇見,務必小心其是偽造。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天下奇珍 的精彩文章:

牛人搞收藏:一不小心就破了6項大世界基尼斯紀錄

TAG:尋天下奇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