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一席一人生:五代越窯青釉瓷茶具探秘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飲茶,始於神農時代,聞於魯周公,興於唐五代,盛在宋朝。唐代陸羽所著《茶經》系統地總結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葉生產、飲用的經驗,講究飲茶用具、飲茶用水和煮茶藝術,並與儒、道、佛哲學思想交融。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在飲茶過程中,創作了許多茶詩,僅在《全唐詩》中,流傳至今的就有百餘位詩人的四百餘首,從而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基礎。
1975年鎮江市何家門五代磚石墓,出土一組茶具共4件,均為越窯青釉瓷。其中,除1件青釉帶托茶盞殘缺外,其餘3件器物均完好,現介紹如下:
青釉團花帶蓋執壺,通高20厘米,口徑4.9厘米,足徑7.9厘米。塔式形蓋,直口,短頸,豐肩,球腹,圈足微外侈。肩部設流,流細長略有弧度,流口與壺口相平,柄高於壺口。器蓋飾雲紋和羽狀紋,頸部、柄與流飾雲紋,肩部飾卷葉紋,注身飾四組纏枝團花與折枝花圖案。胎淺灰色,細膩,全器施釉,釉色滋潤。
青釉鸚鵡紋茶碗,高7.9厘米,口徑18.4厘米,足徑6.9厘米。敞口,口微外撇,弧腹,下腹漸收,圈足。碗心飾一對鸚鵡紋,鸚鵡頭尾相向,刻劃線條簡潔。胎淺灰色,細膩,全器施釉,釉色青翠潤澤。
青釉蓮瓣紋渣斗,高9.2厘米,口徑18厘米,足徑6.9厘米。喇叭形口,口微斂,扁圓腹,圈足微外侈。口沿下刻劃二周弦紋,腹部刻劃三層蓮花瓣紋。胎淺灰細膩,全器施釉。
這組茶具具有時代特徵,因晚唐時期出現了點茶,短流水注變成長流的執壺,飲茶用的茶碗分為帶托茶盞及大碗兩類,通常在大碗里點好茶,飲用時再用茶勺舀出放入小盞中飲用。點茶法是將茶碾成細末,置茶器中,以沸水點沖。先注少量沸水調膏,繼之量茶注湯,邊注邊用茶籠擊拂。
點擊展開全文
※遊客嫌15元的奶茶太貴,被暴脾氣的老闆娘持木刀追著砍
※普洱茶要這樣炒,味道口感更好!已獲上萬茶友火熱追捧
※綠茶有什麼用你都清楚嗎 愛美的你快看這裡
※保溫杯竟是泡養生茶的神器!醫生推薦這幾個方,教你隨時隨地做保養
※纖體減肥藏茶粥
TAG: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