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戰國後期秦國究竟有多少兵力?

戰國後期秦國究竟有多少兵力?

作者: 始安公式或

秦昭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1年),秦趙戰爭進入第二個年頭。秦名將白起正在指揮精銳之師攻打趙國的離石要塞和藺縣。就在這時,楚頃襄王君臣密謀藉機合縱抗秦,以報當年楚懷王客死異鄉之仇。

可惜楚人做事不密,走漏了風聲。秦昭王火冒三丈,決定派滅蜀名將司馬錯率軍南伐楚國。

白起

問題是,伐趙的秦軍已經投入不下10萬,秦國還能抽出另一支10萬大軍同時伐楚嗎?

自從商鞅變法後,世人都把虎狼秦國視為持戟百萬的萬乘大國。早在多年前,張儀出使楚國時,就以「虎賁之士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恐嚇楚懷王。但是,這個數字的水分很多。

秦始皇發動滅楚之戰時,傾國之力也只集結了六十萬甲士,直到一統天下後才真正組建起百萬大軍。秦昭王時的秦楚兩國,綜合國力都遠不如滅六國的秦國。所以,「帶甲百萬」之說只能理解為秦國服役年齡段人口的總數,而不能當成現役部隊的總人數。

由於缺乏直接的史料記載,我們只能通過兩個間接辦法來估算秦國在當時的總兵力。

蘇秦、張儀的數據相差過大

第一個辦法是藉助蘇秦、張儀等縱橫家提供的各國兵力數據。很多史學家引用這些數據被,但同時註明了可能存在水分。細摳起來,倆人的估算只能代表各諸侯國在一段時期內的動員能力。因為連年戰爭會讓各國土地、人口此消彼長,軍隊規模必然有所變化。

更值得注意的是,倆人的說法並不一致。

例如,張儀稱韓軍總兵力不過三十萬,魏軍也不過三十萬。而按照蘇秦的說法,韓魏兩國的力量沒那麼弱。地方九百餘里的韓國「帶甲數十萬」。而地方千里的魏國有「武士二十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合計總兵力七十萬有餘。

如此一來,魏軍總兵力就出現了三十萬與七十多萬兩種說法。

戰國步兵

不難發現,蘇秦把魏軍劃為武士、蒼頭、奮擊、廝徒四個類別。根據《史記集解》與《史記索隱》注釋,「武士」即赫赫有名的魏武卒,「蒼頭」即以青巾裹頭為標記的士兵,「奮擊」又名「奮戟」,也是一種戰鬥兵,「廝徒」則是負責養馬做飯等雜役的後勤兵。

魏武卒通常被視為被特別招募的重裝甲士,蒼頭與奮擊可能是輕裝步兵。魏國這三類戰鬥兵共計六十萬人,專門負責後勤的廝徒有十萬。

張儀估算魏軍總兵力不超過三十萬人,其中有守亭鄣者不下十萬。他說的都是魏國現役的戰鬥部隊。其實相當於先從七十萬役齡男子中扣除了十萬廝徒,再把三類戰鬥部隊折半。

戰車兵

顯然,兩人用的計算標準不同。簡單說,蘇秦估算的是魏國所有的潛在成軍人口,張儀估算的是魏國現有現役部隊規模。前者比後者多出一倍多,也就不奇怪了。

根據這兩組數字,我們姑且把戰國現役部隊與役齡男子的比例定為「3:7」,即各國現役部隊規模大約佔役齡男子總人數的42.9%。秦國役齡男子——虎賁之士百萬,大約可以組建43萬左右的現役部隊。

但帶甲百萬之說並非確指,只是一種修飾,而且各國兵役制度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這種推算方法的誤差很大。好在出土秦簡為我們帶來了第二個間接推算方法。

從嶽麓秦簡推測兵力

嶽麓秦簡《數》中有一道關於士兵複員的算術題——「凡三鄉,其一鄉卒千人,一鄉七百人,一鄉五百人,今上歸千人,欲以人數衰之,問幾可歸幾可?」

秦弩兵

這支秦軍的士兵分別來自三個鄉,一鄉徵兵1000人,一鄉徵兵700人,一鄉徵兵500人,共計2200人。如今朝廷打算縮編軍隊,命令各鄉按照原先的徵兵比例讓1000名士兵解甲歸田。這道題計算的正是每個鄉各需要複員多少人。

依照秦制,只有縣政府才有權徵兵,鄉政府只是按指示攤派兵役。換言之,應用題說的「凡三鄉」實為一個縣的情況。秦漢時期,一個下轄三鄉的縣,大約有五千至一萬戶家庭。

按照秦國徵兵原則,每戶每次只征一個兵,輪流徵發各戶的服兵役人員。也就是說,以最低的五千戶來算,一個三鄉縣理論上的最大動員潛力達到了5000人。若按照上述應用題的基準,秦國平均每縣徵兵2200人,五千戶中大約有44%的家庭被徵兵,各鄉的徵兵名額按照戶數多少來分配。

由此可見,秦國平均每縣每年徵兵2200人,由新兵補充退伍老兵的空缺,在結束戰事後把部隊縮編為1200人,即戰時的54.5%左右。儘管這個比例未必是嚴格的軍製法定標準,但《數》是秦官吏的培訓教材,應用題源於日常實務,仍具有較大參考價值。

秦兵

我們已知秦國平均每縣的徵兵基數,再乘以當時的郡縣總數,秦國每年的全國徵兵總數就能推算出來了。秦國現役部隊的總兵力也可由此估算出一個參考值。

結合《戰國政區地理》提供的郡縣統計資料,秦昭王二十六年的秦國可以考證的郡縣大致有:內史(首都及周圍地區)41縣、上郡19縣、蜀郡13縣、巴郡5縣、漢中郡6縣、隴西17縣、北地13縣、河東郡15縣。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內史41縣符合明確的文獻記載外,其餘各郡的縣數只是可以考證到的縣數,可能少於實際的縣數。

除了上述八個郡級單位外,秦國另有中都、西陽、平周等25五座不屬於上述郡的城池。

此外,秦國吞併了商於地區的析縣及15城,共計16城。白起在伊闕之戰後拔的五座城池位置不明,應該大體在尚未設郡的三川地區。白起與魏冉、司馬錯聯合攻下的61座魏國大小城分布在河東河內地區,為避免河東郡屬縣重複計算,這裡就忽略不計了。蒙驁在秦昭王二十二年攻取齊國9城,地點大概在魏冉封地陶邑附近。

商於16城加河外5城加齊國9城,共計30座城。

秦騎兵

按照上述不完全的統計,做一個保守估算:秦國在秦昭王二十六年總共有184個縣(道)級單位。按照每縣2200人的基準,理論上全國可以徵發甲士月40.5萬人。其中,內史以外的地區大約有143個縣(道),可以組建31.5萬人的現役部隊。

憑內史以外(非京師地區)每年徵發的新兵,秦國就可以維持大約31.5萬人的現役部隊,這是戰時滿編狀態。按照《數》中戰後縮編54.5%的比例,這些京師以外的戍卒平時大約維持在17萬多人的規模。

內史41縣按照上述每縣2200人的徵兵比例,可組建9萬多人的軍隊。但這個規模並不符合戰國軍事體制的特點。

秦大軍

秦昭王到底有多少兵力

按照秦國的兵役制度,入伍的士兵第一年是在各郡縣服「正卒」之役,第二年則是服「戍卒」之役。戍卒之役又分為兩種情況,被選入京師禁衛軍做「衛卒」,在邊防部隊做「戍卒」。

在變法浪潮的推動下,戰國諸侯紛紛加強中央集權,把全國最多的武裝力量部署在京師地區。每年進京服役的「衛卒」人數恐怕並不比去邊關的「戍卒」少。作為號稱「虎賁之士百餘萬」的強國,關中內史地區的駐軍不可能才九萬多人。

《秦代軍事史》稱秦朝關中地區的駐軍有10萬。但當時已經大一統,秦始皇把絕大部分主力軍部署在南北邊疆,咸陽及內史地區的駐軍可能經過了縮編。而秦昭王時的內史秦軍是衛內伐外的主力部隊,數量肯定超過10萬。

對比其他諸侯的情況,張儀估算韓魏兩國現役部隊不超過30萬,扣除鎮守四方邊塞亭鄣者10萬,拱衛京師的兵馬大約20萬。秦為萬乘大國,整個內史地區駐軍的兵力至少能達到這個數字。

綜上所述,秦國非臨戰狀態時的總兵力,包括20萬內史軍加上各郡縣的17萬多的地方守軍,現役部隊大約37萬餘人。在全國動員的情況下,秦國至少可以擴充到51萬餘甲士。

秦步兵

若是扣除10萬伐趙之師,秦國還剩下動員41萬萬餘甲士的能力。再扣除秦昭王身邊的數千郎衛、宿衛王宮2萬衛尉軍、屯戍咸陽城的2萬中尉軍等不便外調的禁衛軍,全國大約還能動員36萬餘甲士。再拉起另一支10大軍,綽綽有餘。

總之,秦昭王二十六年的秦國在伐趙的同時興師征楚,並不是什麼難事。

楚國在楚威王時期曾經有「地方五千餘里,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

但在楚懷王執政期間,楚國先後丟失了漢中六百里、秦楚邊境大約二十五座城池,宛葉以北的地盤也被韓魏兼并,幾次敗仗都傷亡數萬,人力資源大打折扣。儘管楚頃襄王時的楚國依然是幅員最遼闊的諸侯,但實際動員能力已經大不如前。

如果楚國和秦國一樣有百萬役齡男丁,平時很難保持將近40萬規模的現役部隊。靠戰時總動員擴編的話,楚軍應該能拉起40萬以上甚至更多兵馬。

但是,大量臨時徵發的兵卒與幾乎每年以戰代練的秦銳士相比,戰鬥經驗差了幾個檔次。秦軍數量和質量都有優勢,所以秦昭王君臣很快集結大軍兩度伐楚,為後來白起發動鄢郢之戰製造了絕佳戰機。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熱軍事史 的精彩文章:

2萬漢軍擊潰42萬莽軍,劉秀光復漢室的起點!
織田信長橫掃日本,如有神助,為何還是沒當上幕府將軍?
戰鬥民族哪個技能秒殺德軍?
《天龍八部》里的「慕容復」與他的後燕帝國
王陽明為什麼毀了明朝復興的希望?

TAG:冷熱軍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