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真的會思考嗎?

你真的會思考嗎?

這是丫丫的自媒體平台分享的第268篇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個人簡介以及公眾號名稱及 ID,加白名單請在後台留言。

作者丫丫,羅輯思維「得到 APP」每日聽本書-簽約撰稿人 / 獨立作者 / 北京趁早讀書會副會長

今天是主題閱讀連載的第 5 篇,也是關於重建邏輯思維力的最後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中將主要介紹 3 本書,都和如何思考有關:

1、《思考的技術》

2、《清醒思考的藝術》

3、《思考,快與慢》

點擊下方標題,即可回顧前幾期連載。

1、《主題閱讀 這 10 本書幫你重建邏輯思維力

2、《主題閱讀 2 如何做出正確的決策?

3、《主題閱讀 3 不要被自己的大腦欺騙了

4、《主題閱讀 4 如何用框架思維解決問題

我將會繼續用以下框架來幫助你提煉出書中精華:

1

《思考的技術》

一句話概括本書

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掌握科學的思考方式,在掌握數據的基礎上,大膽地假設,努力求證,導出結論。

知識點:

1、用分解法預測未來

分解法就是對已有的技術、產品進行分解,從而預測它的發展趨勢

2、用實地考察法預測未來

實地考察法就是要實地觀察人們的消費習慣,總結規律,預測商業發展的方向。人性比技術更重要,洞悉人性才是根本。

在生活中的應用

每天坐地鐵過程中,你可以思考如果你是地鐵里廣告發布的公司老闆,你會如何提升本公司的業績?

如果你是一個在地鐵里賣盒飯的老闆,你會如何提升自己的銷售業績……這些都是鍛煉思考力的方法。

關於本書我的思考

很多人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以為自己抓住了本質,其實是被外界的干預、固有的經驗或者別人的勸說所誤導。

2

《清醒思考的藝術》

一句話概括本書

書中列舉了 52 種常見的思維錯誤,當明白了這些思維錯誤是如何發生後,人們就有可能遠離思維陷阱。

知識點

1、自利偏誤

成功歸於自己,失敗歸於外因,這就是我們常常面臨的自利偏誤。

比如,上學時,如果我們對成績滿意,通常會認為考試反映了自己真實的能力。對成績不滿意,卻更傾向於尋找外部的原因,比如試卷偏難,複習時間不夠等。

想要避開這個錯誤,可以刻意去作反向思考。成功的時候,想想外部環境對自己成就的影響,失敗的時候,找找自身的原因。

除此之外,還可以找到一個直言不諱的人,幫助自己客觀分析原因,吸取那些真正能幫助我們成長的建議。

2、自我選擇偏誤

當我們身處情境之中時,很容易掉進自我選擇偏誤的陷阱:認為是自身的問題導致了現在的結果。

可實際上,這個結果本來就有很大概率發生。認清問題的癥結所在,有利於我們平衡心態,公正客觀地進行自我評價。

比如,我們遇到塞車的時候,會情不自禁地抱怨「見鬼,怎麼又讓我趕上了」,可實際上這條路經常塞車,只是當自己被困其中,塞車這件事就會引起格外關注。

我們不小心滑倒,會覺得自己特別倒霉,其實可能只是這個地方讓人摔跤的概率很高,我們是許多人中的一個罷了。

3、 討喜偏誤

你有沒有發現,每一次車展,都離不開顏值和身材絕佳的車模,奶粉廣告里的寶寶,看上去也都那麼招人喜愛。他們的出現,就是為了討喜。

受討喜偏誤的影響,我們會購買原本不需要的東西,投入高過預算的花費,答應內心抗拒的事情,甚至做出不符合原則的決定。

4、互惠偏誤

所謂「吃人嘴短,拿人手軟」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人們會因為不想虧欠,做出違背自己初心的決定。

比如,你一般容易買下在超市裡你試吃過的食品,即使再難吃。

所以,如果你希望按照自己的內心去選擇,就要避免欠下不必要的人情,或者對已經存在的虧欠,主動用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回報,以此獲得心理平衡,從而遠離虧欠情緒,以客觀的態度,做出理智的選擇。

5、 現成偏誤

「他喜歡抽煙喝酒,吃東西不忌口,照樣活了90多歲」,「她開了20多年車,經常打電話,從來沒有出過事故」,「這麼做肯定沒問題,因為我們之前一直都是這樣做的」,「乘坐飛機非常危險,昨天就發生了一起墜機事故」。

說這些話的人,想用過去的例子證明某件事情,結果卻掉入了現成偏誤的陷阱。

這種思維偏差,會讓我們的雙眼被面前的浮雲蒙蔽,無法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

現成偏誤強大又頑固,我們想要戰勝它,就要多跟和自身經驗、想法不同的人合作,在判斷事情時,找多樣化的例子來對比權衡,讓思維產生碰撞,從而磨合出最恰當的做法。

6、歸因偏誤

曾有一項研究表明,家裡藏書多的學生,學習成績更好。在這個結果的影響下,許多家長開始大量購買書籍,期待以此提高孩子的成績。然而,這卻是歸因偏誤的典型例證。

關於本書我的思考

我們的人性中有些天然的弱點,如果想要覺知到這些弱點,第一步需要我們擁有大量的認知.

然後在事情發生時,學會跳出來看自己的行為和思維方式,不斷從錯誤中總結經驗,正確下一次,不會再讓自己調入思維的陷阱。

3

《思考,快與慢》

一句話概括本書

講述人們是如何通過雙系統進行判斷和決策的,並揭示了眾多大腦思考的局限性以及由此產生的各種不理智行為

知識點

1、系統 1 和系統 2

對於人類的思考活動,心理學家認為存在兩種模式,他們將其命名為系統 1 和系統 2 。

系統1的運行是無意識且快速的,不怎麼費腦力,沒有感覺,完全處於自主控制狀態。

系統2則將注意力轉移到需要費腦力的大腦活動上來,例如複雜的運算。

比如,如果我問你2+2等於多少,你會很快地反應出4這個答案。但我要是問你23×36等於多少,那你就得進行一定程度的計算了。

在這兩種情況下,前者是系統1的自主反應,而後者需要系統2集中注意力進行深入地思考。因此系統1又被稱為快思考,而系統2則被稱為慢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系統1與系統2分工合作,使得我們能夠高效地思考。

那麼,這兩種思考模式中哪一種是主角呢?從上面的描述中你可能會認為是系統2,因為計算23×36顯然比計算2+2要牛逼得多。

但實際上主角卻是系統1,為什麼?原因就在於系統2的思考需要消耗能量。

我們的大腦傾向於自我保護,會盡量避免有難度的思考,因此系統2是懶惰的。

正常情況下由系統1對日常的一些決策進行處理,只有當系統1遇到麻煩的時候,系統2才出面解決。

比如前面提到的複雜乘法計算,系統1搞不定,這時候儘管要消耗能量,系統2也需要出馬。

2、啟動效應

如果你腦海中此時有「喝」這個概念(不論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恰好此時有人低聲跟你說了「湯」字或者在你前面遠遠的地方放上一碗湯,你肯定會比平時更快地意識到「湯」這個字。

這便是啟動效應,你一開始不會想到「喝水」、「喝可樂」等字眼,而是先想到「喝湯」.

正是因為「湯」已經事先在你大腦中形成了印象,這是系統1直覺思考的結果。

也就是說啟動效應是指由於之前受某一刺激的影響而使得之後對同一刺激的知覺和加工變得容易的心理現象。

如果在你面前放一個蘋果,然後問你和「蘋果」同類的有哪些,你會回答梨子、香蕉、葡萄等水果。

但要是在你面前放的是蘋果手機,再問你同樣的問題,你的回答就會變成三星、小米、華為等手機品牌。

3、啟發法與偏見

對於有難度的問題,我們的大腦總是很難快速找到令人滿意的答案,此時系統1就會找到一個相關問題來回答,這個問題比原來的問題更容易作答。

我把這種回答一個問題而繞開另一個問題的做法叫做「替代」。

「替代」這一概念就是啟發法和偏見研究法的核心內容。

所謂的啟發法就是你為了回答一個困難的「目標問題」而去尋找另一個簡單的「啟發式問題」的一種方法。

比如我問你,你對這一周的工作滿意嗎?對於一周這個時間跨度,你可能要從星期一想到星期五的工作情況,然後總體做個評估,這樣顯然很麻煩。

所以,快速思考的系統1就會只考慮當前的工作情況,因此如果你今天剛被領導批評,即使前幾天表現不錯,你也會回答不滿意。這就是啟發法,即用當前工作滿意度去替代這周的工作滿意度。

4、錨定效應

所謂錨定效應是指當人們需要對某個事件做定量估測時,會將某些特定數值作為起始值,起始值像錨一樣制約著估測值。

比如你去商店買衣服,看中了一件襯衫,如果價格標籤上寫的是100元,那麼你對這件襯衫的價格估值就會略低於100元,正常在80元左右。

但是,同樣一件襯衫,如果標籤上寫的是500元,你還會在跟店主討價還價時說80元嗎?那鐵定得被趕出去。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你對襯衫的估值就會按照價格作出相應的調整,一般情況下是450元左右。

這就是錨定效應,高錨定值會讓你產生高估測值,而低錨定值則產生低估測值,通俗來講就是一種先入為主的現象。

5、回歸現象

在工作中很多領導認為,批評比表揚更有用,但事實卻並非如此。研究表明,員工的表現會呈現出一種回歸平均值的現象,即一段時間的良好表現之後往往會帶來另一段時間的較差表現。

由此就導致了一個現象,表現好受到表揚後隨之而來卻變差,而表現差被批評後接著就變好了,所以領導們就形成了這樣一種誤解:

表揚沒用,批評才有效。但其實這只是回歸效應而已,即使什麼都不做也是同樣的結果。

6、稟賦效應

當個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那麼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增加。

比如,你花了1000元買了一張演唱會門票,當你轉讓時會定價到1200元,因為你已經擁有了它,所以你會認為它的價值更大。

關於本書我的思考

當我們掌握了大腦的兩種系統之後,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合理的加以利用.

比如,我們可以利用啟動效應來引導對方做出我們想要的回答、比如我們可以利用錨定效應將自己的產品或者課程適當的抬高定價等等。

與其把成功歸因於運氣,不如儘可能的掌握和看透人腦的運行規則,然後利用這些規則幫助我們達成目標,獲得成功。

以上就是邏輯思維力主題閱讀的最後三本書。

關於提升邏輯思維力,我主要選了10本書,分別為:

行文思路為:

這 10 本書的精華,是我用將近60 小時的時間內化總結和思考的結果,如果你認認真真讀完了並吸收了,相信你一定會有收穫。

最後想說:

內容、知識等無論我花再多時間提煉、總結得再好,如果你只是看完默默收藏到印象筆記里,真的一點用都沒有.

最好的方法就是內化並實踐應用。真正對得起自己的時間。

這是丫丫寫過的第 268 篇文章,希望此文對你有用。

明天清晨 5:21 不見不散。

丫丫親筆,2017 年 9 月22 日。

寫最真實的故事

分享最有價值的知識

做最具核心競爭力的行動派

原創作品轉載請後台要授權

蘋果讚賞通道

期待遇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你只是不敢想而已 的精彩文章:

時間管理的關鍵其實是放過自己
如何將思想組織成金字塔結構?
什麼是金字塔結構思考力?

TAG:你只是不敢想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