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看看歐洲典型的四分之三甲到底長啥樣?

看看歐洲典型的四分之三甲到底長啥樣?

德意志盔甲鑄造師科爾曼?黑爾姆斯米德(Kolman Helmschmied,1471-1532)出生於一個盔甲製造世家,在父親洛倫茲?黑爾姆斯米德去世後,繼承了其位於奧格斯堡工坊,給後人留下了眾多工藝精湛的盔甲精品。

製作於1525年左右的四分之三盔甲之正面、背面,現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巴什佛德?迪安捐贈

專家們通常確定這件四分之三盔甲中的肩甲與臂甲百分之百出自科爾曼之手,而頭盔(屬於輕盔)面甲獨特的蒜頭鼻造型亦是科爾曼的首創,在他1520年中期另外的三個作品中也有所表現,一般認為也是他親手打造。

蒜頭鼻式面甲側面,以其形似大蒜而得名。面甲上有著許多小孔以保證空氣流通

頭盔各角度視圖

這些部件的裝飾則體現了奧格斯堡的丹尼爾?霍普費爾(1470-1536)風格。歐洲人大概早在十五世紀便學會了運用酸在金屬上進行蝕刻的技術。然而,至少就德意志而言,像在盔甲上製作精緻的蝕刻紋這樣的技術還是十五世紀末才從義大利引進的。丹尼爾似乎長期與黑爾姆斯米德家族的成員合作,在盔甲的裝飾上頗有心得。

科爾曼製作於1520年左右的一頂活動面罩頭盔(armet),注意其精美的紋飾

四分之三甲重金屬手套邊緣的麻花紋裝飾與頭盔及頸甲風格一致

盔甲的其餘部件如頸甲、胸甲、背甲以及腿甲多來自十六世紀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的德意志南部,稍微有所修復。整體風格統一,細節及裝飾樣式接近,彼時的工藝水平由此可見一斑。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馬千、彭琴華,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更多精彩的冷兵器內容請關注冷兵器研究所微信公眾號:lbqyj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古代軍陣如何調度?岳飛為何總能用兵如神?
「史上最牛房產哥」腓特烈二世的數學城堡:八邊形的蒙特堡
重現歐洲騎士榮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御用鎧甲有多精美?
底拉西烏姆會戰:諾曼人靠夾槍衝鋒全殲拜占庭瓦蘭吉衛隊
查理五世屢敗大海盜海雷丁,卻因為沒錢而功敗垂成

TAG:冷兵器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