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格力舉牌海立打壓競爭對手和進軍新能源?

格力舉牌海立打壓競爭對手和進軍新能源?

頻頻上頭條的格力電器近日又傳出了一條重磅消息,那就是它舉牌國內前四大壓縮機企業之一的海立股份,普遍認為格力電器此舉是為了海立的新能源車用壓縮機,筆者認為格力此舉還有打壓空調市場中小競爭對手的意思。

空調市場之爭延伸到上游

數據顯示,2016年1-11月國內壓縮機銷量排名前四位的分別是美芝、凌達、海立和TCL瑞智,其後的松下僅有TCL瑞智的六成左右。美芝和凌達分別是美的、格力的配套企業,TCL瑞智也有部分為自己的TCL空調提供壓縮機並向公開市場提供壓縮機,只有海立是獨立的壓縮機企業,這就凸顯了海立的重要性。

今年由於全球天氣高溫持續,中國多地錄得歷史高溫記錄,這推動國內的空調出貨量創下歷史記錄,普遍預估今年國內的空調出貨量將達到8000萬部。在國內空調出貨量創出新高的同時,空調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作為國內空調老大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格力公布的今年上半年業績顯示,其空調業務營收為546億,同比增長30.14%;美的同期的暖通空調業務收入為500億,同比增長42%,如果這種增速保持下去或許到今年四季度美的的空調業務營收將超過格力。此外,中小空調品牌的迅速增長也在給格力造成壓力,格力以專利侵權為由起訴的奧克斯在線上市場迅猛發展並提出了今年要在線下市場發力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市場份額。

在眾多空調企業均迎來出貨量的高增長時候,上游的壓縮機就成為爭奪的香餑餑,壓縮機也是空調的關鍵部件,作為國內最大空調企業的格力除了依靠自己的凌達供應壓縮機外也在外購壓縮機,如果它成為海立的重要股東甚至獲得控股權,那麼格力的壓縮機供應將獲得保證,而其他空調企業將被握住咽喉。

格力和董明珠的如意算盤能打響么?

格力通過舉牌海立當然有利於自己的壓縮機供應,不過即使它取得海立的控制權,恐怕也很難以此壓制其他空調企業的發展。在格力成為海立的重要股東或取得控股權後,其他控股企業必然會減少對海立壓縮機的採購,這將有利於其他壓縮機企業的產能擴張,而且由於壓縮機供應緊張導致壓縮機價格上漲也將刺激其他壓縮機企業增加產能。

格力佔據國內空調市場一哥的位置已有20多年了,不過變頻壓縮機技術依然掌握在日本企業手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上升對節能、舒適的高端空調的需求上升正為日本空調企業提供機會,美的通過收購東芝白電業務獲得部分變頻壓縮機技術也將讓它在技術上可能超越格力,筆者認為格力其實更應該學習美的通過收購日本空調企業來獲得變頻壓縮機技術,畢竟如今技術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記得當年國內的電視機市場之爭,電視機市場份額第一的長虹曾試圖通過收購大量CRT顯像管來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結果非但沒能如願,反而成為國內電視市場向液晶電視轉變的一個誘因,而如今長虹在國內電視機市場的份額已遠遠落後于海信、TCL等國產電視品牌。格力當心重蹈這種覆轍,而對於海立來說其被格力入股或控股也未必全是好事。

對於海立的新能源車用壓縮機,這個則牽涉到格力電器、董明珠、珠海國資委等多個利益相關方。珠海國資委旗下的格力集團是格力電器的大股東,董明珠是格力電器董事長,微妙的是去年底董明珠被免去格力集團董事長和法人代表,珠海國資委委任一個有官方背景的人選擔任格力集團董事長、法人代表和黨委書記,近期珠海國資委又委派一個官方背景的人選擔任格力電器的黨委書記。

在董明珠力主併購新能源企業珠海銀隆一事上,去年格力電器股東大會部分否決最終導致該併購案終止,而以董明珠個人名義入股成為珠海銀隆第二大股東,隨後董明珠與珠海銀隆頻頻高調在全國推動多個產業園建設涉及資金數百億,如果僅憑董明珠和珠海銀隆要進行如此規模的投資恐怕並不容易,格力電器賬上倒是有數百億現金,借海立的新能源車用壓縮機,格力電器或許能藉此與珠海銀隆搭上一定的聯繫,但是明年的格力電器董事長選舉如果董明珠不能當選董事長的話,這一切又會如何呢?

故格力電器舉牌海立股份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並不僅僅是格力電器一家企業的事情,還涉及到格力電器、董明珠、珠海國資委等利益相關方的博弈,而海立股份方面也涉及到其控股股東上海電氣,此前上海電氣擬籌劃海立股份控制權轉讓一事因諸多波折最終被終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銘 的精彩文章:

三星Note8海外市場獲讚譽,攜多重厚禮贏取中國用戶認同
台積電7nm工藝或延期,高通驍龍845訂單存變數
谷歌購HTC部分手機部門,國產手機衝擊高端有麻煩
iPhoneX推動OLED成為潮流,國產全面屏手機風潮稍遜
vivo X20瘋狂營銷,難掩其核心技術缺乏的劣勢

TAG:柏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