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商業:阿里巴巴如何做娛樂文化

商業:阿里巴巴如何做娛樂文化

在國外,亞馬遜和蘋果這樣的公司紛紛進入影視娛樂領域,在國內,大互聯網公司如阿里和騰訊也不例外。阿里巴巴把旗下已經有的內容相關的公司打包,成立了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簡稱阿里大文娛,其中包括阿里影業、優酷、淘票票以及最近收購的大麥網等。阿里大文娛的董事長是俞永福。俞永福並不是內容行業出身,一直是做互聯網的,阿里巴巴本身也沒有內容基因。因此,阿里巴巴做文化娛樂內容,就必然面對著被視為外行的質疑。俞永福在最近接受了包括新媒體如三聲、娛樂資本論等的採訪。他在採訪中倒是很坦誠地把自己定位為「外行人」,「沒必要不懂裝懂,文娛集團的定位也並不是說要懂內容製作的所有細節,做文娛產業新基礎設施,服務好合作夥伴就好了。」

阿里巴巴做文娛,強調的是做連接和做基礎設施。在俞永福看來,全世界科技和文化娛樂原本是兩個老死不相往來的產業,但今天正在被科技和數據技術連接,「大家都在找最終的平衡科技和文娛的方式,要利用科技的能力去連接傳統的內容產業。」

其次是強調做基礎設施,比如,阿里影業的定位是,「依託於科技和互聯網的新基礎設施。」阿里影業之前有部分電影院業務,現在也退出來了。因為俞永福認為像電影院這樣的傳統基礎設施對行業沒有提供新的價值。像淘票票這樣能夠幫助內容製作方直接找到用戶的,才是新基礎設施。

俞永福用3個C來解釋阿里大文娛的具體策略,也就是如何把阿里巴巴的優勢業務電商和文化娛樂業務連接起來。

第一個C是消費者,Consumer,阿里的電商業務有5億活躍用戶,文娛也有5億活躍用戶。兩個5億用戶的交叉部分,意味著這些用戶同時是電商和娛樂的用戶;而沒有交叉的部分,對另一側而言都是新用戶的來源;

第二個C是商業化,Commerce,中國電影票房收入占電影總收入的90%,美國只佔40%左右,這意味著電影產業在商業模式上仍有很大的空間;

第三個C是內容,Content,電商賣的是實物內容,娛樂文化是虛擬內容,實物內容和虛擬內容如何更好結合,也有空間。

科技有溫度,點擊下方,關注「 酷玩兒 」帶您發現新奇、好玩的科技!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酷玩兒 的精彩文章:

5個幫助你早起的方法
馬云:基礎設施要用重資產戰略
歷史:絲綢之路和世界史
為什麼你願意花高價買某些產品?
新書:是什麼讓我們如此好奇?

TAG:酷玩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