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澳華人媽媽分享:為小孩選學校,我傷透腦筋

在澳華人媽媽分享:為小孩選學校,我傷透腦筋

既是

苦惱

空白

今天一到辦公室,義大利同事?Leonardo?就一臉苦惱地看著我說:「You know Crystal, I took great pains to choose the right schools for my three little children .」(我為我家那三個小孩上學的事可真是操碎了心呀。)

然後,他拿出了一張他自己手寫的表格

表格上清楚的列明了他三個小孩從初中到高中選擇不同私校所需的費用。如果將小孩送到Xavier或Genazzano這樣的高等私校的話,算下來光學費6年就要約46萬多刀,這還不算書本費,夏令營等各種雜七雜八的費用。但如果選擇像Marcellin或Sienna這樣一般私校的話,學費大概就一萬二三刀。6年下來一般私校會比高等私校節省約27萬刀!

Leonardo無奈地告訴我說:「學費這麼貴要不就讀個一般的私校吧,這樣我們還能有錢帶孩子到各地去旅遊,讓小孩見識不同的風景和文化。可每次我送孩子去Xavier時,看著他穿上可愛精緻的校服、學術氣息濃厚校園建築、高大上的學校設備,我又在想要不要就讓小孩讀高等的私校吧。」

Leonardo攤攤手說,其實讓孩子讀私校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能讓小孩積攢上流社會的人脈,學會體面的禮儀和社交文化。家長間也常有交流,自己也能拓廣人脈。他說,雖然讀了高級私校也並不能保證小孩將來能有個體面高薪的工作,但作為父母總想總想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即使孩子以後做個工人,他也願意送小孩去好的私校。

作為兩個孩子的中國媽媽,我很能理解Leonardo現在的心情。一方面想盡自己努力讓孩子得到好的教育,一方面又焦慮於私校昂貴的學費。

在澳洲就連當地人都為孩子上學憂心忡忡,我們這些華人媽媽們更是為孩子讀私校還是公校、讀哪間私校而寢食難安呀。

來澳洲後,考慮到兒子快上小學了,我一有空就開始做功課,逛各種論壇,總結經驗貼。我發現很多來澳的華人媽媽都在為自己小孩讀哪所學校勞心費神。

於是,我自己利用瑣碎時間總結了一些經驗想分享給各位媽媽們,希望能幫助那些為擇校而備受折磨的媽媽們。

傻傻

決定不了

02

私校

公校

私校

公校

澳洲從小學開始便有公校和私校之分,公校是由政府統一投資建立,由州政府教育局統一管理,學費免除(課本、校服、書籍,和一些額外的興趣班是要另行收費)。但是受制於政府教育撥款的限制,在硬體設施上可能沒有私立學校那麼好。另外,報名時還有學區限制,比較麻煩。

私立學校多由教會,企業和私人建立管理,教學質量水平參差不齊。著重培養學生的品行儀錶,並在社交活動和團體活動上給予學生更多鍛煉,打造學生的「貴族風範」。當然了,學費也是相當之高。

2017年部分墨爾本私校學費(來源:Herald Sun)

鑒於中國媽媽普遍對私校都比較關注,我在這裡先來說說私校吧。

澳洲私立學校由私立機構或宗教團體獨立運作,私校需要遵循其特定的宗教信仰或其獨立的教育理念。而私校往往是從幼兒園(Kindergarten)就開始就讀一直到高中畢業(Year 12)。如果選擇私立學校,首要條件就是需承擔起高額的學費,其次就是一定要早報名早排隊(waiting list)。在澳洲,許多人為了上好的私立學校,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就去報名了,出生沒多久就去報名排隊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大部分私校入學都要有對孩子的面試流程極少數私校根據你的入學年齡還會有入學考試。所以能承擔學費和早早排隊也不一定可以保證入學。面試同樣很重要,因為校長有權根據面試的表現拒絕小孩入學。因此,選擇私校一定要提前進行準備

私校

報名

私校是不按學區限制的,通常每個學校有自己獨立的招生流程。我這裡拿著名的Carey Baptist Grammar來舉例吧,從3歲(kinder)就開始招生,一直到初中和高中,而根據不同的入學學齡,提前報名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但是至少都需要提前2年。每個學校的流程都不太一樣,所以這裡僅就Carey的報名流程舉例參考:

報名步驟

第一步:網上填寫報名表格並繳費。

第二步:學校審核申請表,主要招生年級為幼兒園、幼小銜接班、初一和高一。也就是說這幾個年級之外的其他時間想插班比較難,一般政府規定一個班級只能招收20名學生,那麼就沒有任何變通的餘地。

第三步:申請通過後,學校會通知家長並需要家長確認,需要交納申請確認費(佔個座的意思)。

第四步:交納確認費後,學校會給發放正式Offer,比如Carey的prep學前班是提前1年-1年半年發放,而初中一年級是提前兩年發offer。也就是說,申請這個學校的初中,至少要提前兩年以上,甚至是有點晚了。也就是說在學校允許排隊的第一時間就應該去填表排隊。

第五步:交確認費並接受offer,大概幼兒園到初中的入學確認費是1000澳幣,高中500澳幣。然後就是全年學費需要先付一個預付金,差不多就搞定了。

注意

私校每年一般是在第四個小學期10月~11月確定下一年的招生名單,學校的開放日一般是在9月~12月,家長可以打電話到學校預約去學校參觀諮詢。

公校是不分性別排班的,但私校有的是分男校和女校的,看各個家庭的選擇,而混合私校男女生配比也是有要求的,如果想要上私校,報名要趁早!!!

有些私立學校是提供獎學金的,這樣以來,家庭收入有限的家庭但是成績優異的公校學生也有機會就讀私校。但是並不是每個學校都有,必須搜索學校信息提前了解,而這樣的機會也一般都從中學才開始。

以PLC為例(見上圖),公立學校小學6年級的學生在年終考試的時候可以申請,但是學生必須是澳洲公民,除了成績之外,監護人也需要符合申請獎學金的收入要求。一共可以申請每年1次的獎學金(共6年),包括減免從7年級一直到12年級每年的基本學費

我個人覺得私校成績也只是參考標準之一。希望各位媽媽在選校時也考慮一下學校辦學宗旨、校風、宗教文化等情況。

我給各位媽媽推薦一個學校搜索引擎:The Good Schools Guide。這個引擎可以在上面根據住址搜索附近學區的學校,並且進行橫向對比。包括學校的男女比例、人數、學費、乃至課程設置以及獎學金等等。

我給我小孩選學校時都用的這個,真的很有幫助,有需要的媽媽們可以看看。

我還看到一些帖子有推薦選擇學校時參考ICSEA,全稱是Index of Community Socio-Eduational Advantage,是My School專家組(ExpertPanel)發展出來的一個特定的數理統計因子,受學生居住區域的社會經濟狀況、學校是否在城市,鄉鎮還是在偏遠地區以及學校里土著居民孩子的入學比例這三個因素影響。

感覺這個挺有用的,畢竟擇校還是應該關注學校環境,學區背景等軟體設施,也不能一味的只關注成績。

這是我自己搜集看帖整理出來的資料,內容可能不盡完善,但是希望能幫助到在墨爾本的媽媽們。

其實當年選學校時,我很是糾結。一方面我希望讓孩子在一個輕鬆無壓力的環境下健康成長,但也知道社會是殘酷的,雖說在澳洲壓力比國內小,但看到工程師老公天天六點多起床,加班加到很晚,我知道其實無論是國內還是澳洲,情況都大同小異。

Leonardo的小孩除了平時學校上課以外,還要參加數學補習班和舞蹈等各類興趣愛好班。他還想我抱怨說,現在小孩書包又大又重,自己可擔心自己小孩了。

其實,我們家長這樣忙前忙後,無非也是想孩子能有個更好的未來,我們想利用自己有限的也是自己最好的資源,為小孩創造好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可憐天下父母心呀!祝願各位用心的媽媽都能給孩子找到逞心如意的學校。

墨媽媽徵稿啦!在澳洲的各位媽媽們,在澳洲的生活多姿多彩,有苦也有樂。大家在澳洲有什麼想要分享或有什麼實用的經驗都可以投稿給我們,選中的文章可獲得獎勵哦!快趁著空閑時間,試試做個業餘微信編輯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墨媽媽 的精彩文章:

TAG:墨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