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不討好這個世界,我只討好我自己

我不討好這個世界,我只討好我自己

新媒體管家

新媒體管家

@布衣書生:雖然我本人很平庸,但我覺得對你的愛很美!

有個童鞋在後台留言問我:一個人日常交往的能力完備,甚至健談開朗,但是內心卻極端抗拒社交,這樣到底是什麼心理呢?

很健談卻厭惡社交,我是不是心理有問題?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突然感覺到一陣心疼,因為我不願也不想承認,我可能也是那一類人,或多或少吧!

當我稍稍理智一些後,我覺得,這個問題一定要好好回答,可能有很多深層次的原因,導致這類人會有如此的反差,而最嚴重的一個因素是:

內心受過嚴重傷害的人。

內心曾經受過人際方面的傷害,比如遭受過欺凌、失戀、背叛,導致對人際關係潛意識的避免。

雖然時間會撫平所有傷痛,我們也可以恢復到正常和人談話、甚至很健談的地步,但是已經不願或是無法和人深交。

周國平在《風中的紙屑》中寫道:

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願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願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獨處時最輕鬆,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

GIF/252K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從我記事起,其實我也記不得很多事情了,但我覺得有幾件事已經在我腦海拓下了烙印,雖然不會時刻想起,卻嚴重影響了我性格的塑造:

我曾在初中教室里被人當眾扇耳光暴揍;

曾在初三中考結束回家的路上路遇搶劫;

曾在最懵懂的歲月里遭遇三次刻骨失戀;

曾在慶生宴被喝醉的混混捅過碎啤酒瓶;

曾把巨款借給最信任的人看著他變老賴;

……

太多了,不勝枚舉。

但最深刻的是:

我曾經從留守兒童變成留守少年~~至今。

我最渴望也最缺失的是沒有及時得到來自父母和親友的愛,導致了我也不知道怎麼去愛親友和父母,一個缺乏愛的能力的人,即使健談,也很孤獨。

01

周末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飯,路上我們有了分歧,什麼事呢?

碰面時,他打招呼問候我老媽,問她最近身體如何、工作怎樣,他問了好幾個問題。

我統一回答:不知道!

我的確是不知道,然後他開始控訴我,他控訴我說身為人子太不孝順,朋友之間每次碰面都是他主動約我,我卻從不主動約他,這讓他心裡對我很是不滿。

加上他女友最近身體有恙,我卻從不問候,連最起碼的關心都沒有,是不是太不會做人了?這朋友還能繼續下去嗎?

我不知道怎麼回答他,我說:我連我媽都不過問,何況是你,更何況你女朋友?

然後他說:書生你這樣不好,你這樣早晚會吃虧的,你一定會碰壁的,你一定要改過來等等等等,做兄弟的是為你好……

其實,他說的我都明白,但是,我做不到!

GIF/813K

我突然想起來,哲學上給我這種人有一個定義叫做:理性人。

在經濟學裡又稱經濟人,說的可能就是我這種啦,不是褒義詞,可以理解為冷血動物。

我這種人特別理性,不喜歡形式,不喜歡繞圈子,簡單直接,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加一就是等於二。

這世界上大多數人說話做事,都是理性感性融合在一起的。

比如見面就問:吃飯了嗎?或者你媽好嗎?他們並不是真的在意對方有沒有吃飯和你媽到底好不好,而是交流感情的開端。

但對於理性的人來說,這是句不折不扣的廢話,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我不會回答說吃了或者沒吃,我就當沒聽見,問多了我還會很煩,所以會讓人覺得和我玩不到一塊兒去。

每個人都有表達欲,如果我對你有所求,當你表達的時候,我這種人可能在表面上會很附和,看起來很合群,但內心是抗拒的。

如果無所求,沒有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就寧願孤獨地呆著。

一般人喜歡製造問題,這種人喜歡解決問題。

一般人喜歡製造麻煩,這種人很厭惡麻煩。

一般人沉浸於表象,這種人更看重本質。

這種人最好的歸宿有兩種,從事寫作,or信仰宗教。

如果兩不靠,生活就會很痛苦。

厭惡社交者並不一定不渴望社交,只是沒有能夠真正社交的人,所以選擇一個人,他們內心豐富,不懼孤獨,但依舊害怕寂寞。

02

我以前有個毛病,說話總是文縐縐的,很多人以為我故意在她們面前裝逼,裝有學問,這讓我無意中少了好多朋友。

我覺得生活中談話時引經據典沒什麼不好,簡單精鍊的表達出自己的意思,就像很多人說話時喜歡插English,可能人家就沒想裝逼,你卻給人家扣上了這頂帽子。

GIF/277K

不知何時起,我對說話方面崇尚極簡主義,能少說一個字或者少打一個字,絕不廢話。

和朋友聊天時,我們形容一類人,說他們窮的時候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吃飯,而富裕的時候就是衍生出很多慾望等等這種事情。

一般解釋這種人就特別麻煩,也有人能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解釋,但要說很久,遇到我這種嫌麻煩的人,十個字就概括了:

饑寒起盜心、飽暖思淫慾。

古人都總結好了,精闢,幹嘛不用,然後就開始有人說我裝逼了,好吧,如果能讓你開心,我承認。

我特別喜歡看小說,很多小說裡面形容一個女孩兒美,一般人都從別人口中說這個女孩兒怎樣怎樣?這叫迂迴。

金庸老爺子呢,他會從不同感官維度來寫,寫這個女孩看起來怎麼樣,摸起來怎麼樣,聞起來怎麼樣,相處起來怎麼樣,給人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但你看馮唐是怎麼描述的: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里,不如今晚的月,和你。

其實,我覺得很大一部分人應該會喜歡最後一種吧。

現實,卻只有很小一部分人會想成為最後一種人吧。

不幸,我在不知不覺中就邁上了這一條路。

我還記得我最後一次愛情泯滅的時候,關於總結我寫了幾段話發給她,她卻說看不懂,可能就是裝學問裝過頭了吧。

也有可能她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但最後卻陰錯陽差對她造成了不好的影響,我想解釋,千言萬語,最後變成四個字:

無心至此,我很抱歉!

然後,我再一次失戀。失戀其實也算是一種傷害,一種精神挫敗,這種挫敗會引發一輪自我封閉。

而一旦自我封閉,外來的一切都不care了,朋友自然而然就疏離了,我依舊健談,但卻不想和人說話,我就想一個人,安安靜靜的做個美男子。

GIF/872K

03

我也曾有過好幾次和朋友促膝長談的經歷,甚至徹夜聊天不知疲倦。

在別人眼裡,我曾是那種超級擅長社交的social king,和任何人都聊得來,見人第一面就給人一種自來熟的感覺。

認識一個人,我從一開始就通過對方的肢體動作、眼神、背景去估計這個人的性格、愛好和喜歡聽的話。

所以幾乎任何一個人,我都有辦法和他成為朋友,極端例子除外。

性格和善,情商和智商達到普通水平,還有點眼力,再搭配各種知識經驗或經歷,每個人都很容易成為一個健談的人。

一個人知道的越多,對世界運行規則、對痛苦和幸福的感受越深刻,內心就越豐富,也越是不喜歡社交,這是個自然而然的過程。

因為當他成為了自己朋友圈中的陽春白雪,自然會對其他人聊的雞毛蒜皮家長里短感到無聊。

時間如此寶貴,愛因斯坦還等著給我講解時間和相對論,與羅素和叔本華的爭論還沒結束,畢達哥拉斯的公式美如銀河中的星辰,非洲原始部落的語言和習俗還沒有時間研究,我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幫你集贊還要關注某個號替你投票呢?

我這種人只進行有意義的對話,只說給能聽懂的人,只討論有深度的話題,只談需要實現的事。

社交?和我說話,你得花錢知道么?

當然,這種是對討厭者的處理態度,不以偏概全,有些人我還是很樂意和他們聊騷的。

可惜,我已經很久沒和他們聊騷了。

GIF/256K

04

其實有人會這麼問,大概就是像我一開始那樣,被身邊的人指責說做人不應該這樣,應該再圓滑些、左右逢源些,所以對自己產生了懷疑。

人果然是個矛盾體,既不願自己泯然眾人,又害怕自己與眾不同,想找到這中間的平衡點,談何容易?

網上有句毒雞湯叫做:最怕一生平庸無為,還安慰自己平淡可貴。

這句話毒就毒在,有人站在成功學角度上讓你覺得自己的平淡是一種罪惡。

平淡真的就是罪惡嗎?

成功真的就要追捧嗎?

成功是什麼?

成功就是有很多錢,然後被很多SB知道·····

滿足這兩項,就是名利雙收,就是成功。

這話是王朔說的,非我原創。

我喜歡王朔就在於,他的的確確算是成功了,而且具備了我對成功人士的期望:己所欲、勿施於人;己所不欲,亦勿施於人!

為了成功,銷售員可能要在酒場買辱買醉,女演員可能要在劇組被潛規則,上班族可能要逆來順受,創業狗可能要晝夜顛倒... ...

他們願意這樣嗎?

我覺得他們是不願意的,但為了他們心目中的成功,他們願意付出這種代價,是非曲直榮辱取捨,不予置評;

但有些人不願意,他們不願成為女強人,覺得公務員也不錯,她們對成功並不渴望,按照自己的意願過完一生就是他們心中的成功標準,難道就應該被鄙視嗎?

而一旦諸事都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就容易被人詬病。

就像一開始的網友提問:我很健談,但厭惡社交,我是不是心理有問題?

其實他自己應該感覺不到自己心理有問題,而是旁人覺得他有問題,然後告訴他,他才覺得自己有問題。

旁人說說就走了,他卻要在心裡糾結很久很久,甚至得不到理想答案就寢食難安。

妹的,有些人就喜歡吃飽撐著閑著沒事到處給人添堵呀。

GIF/162K

我想正面回答一下這位小哥:你沒問題,是讓你產生困惑的人有毛病,這天下真有「舉世皆醉我獨醒」的存在,且不止你一人,你並不孤獨。

當然了,還是要提一句:小富即安既能被理解為知足常樂,也能被看作是碌碌無為,無論怎麼選擇,都需要兼備強大的內心,不鼓動人自甘墮落,也不勸人披荊斬棘,自己喜歡就好。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最後,給大家送一首小詩,與君共勉,名字叫做《未選擇得路》:

黃色叢林里分出兩條路,

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

我選擇了其中一條,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顯得更誘人、更美麗,

雖然在這條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跡,

留下一條路等改日再見,

但我知道路徑延綿無盡頭,

恐怕我難以再回返。

也許多少年後在某個地方,

我將輕聲嘆息把往事回顧,

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我選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路。

——羅伯特·弗羅斯特

人生只有一種成功,就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文 | 布衣書生

想邀請你關注,又怕不能予以幫助

但請你幫我點個贊,你應該不會拒絕吧^_^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生讀財 的精彩文章:

TAG:書生讀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