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就知道抱IP和過氣明星大腿,網大行業進入到吃老本的時代!

就知道抱IP和過氣明星大腿,網大行業進入到吃老本的時代!

文|年華編輯|朴芳

網路大電影正在遭遇「寒冬」,但網大行業卻在過度迷戀IP和「炒冷飯」,長此以往網大將越來越沒有希望!

2017年對於網路大電影是個冷熱兩重天的一年,上半年分賬2000萬的《斗戰勝佛》創造了網大界的一個新的傳說。而接下來的幾個月,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網大就像過山車一樣,上新量一直在下降,播放量時高時低,持續上漲的態勢得到了抑制。

這些不好的現象直接反應在每月的網大票房榜上,8月份榜首的《星遊記之風暴法米拉》分賬611萬,雖然動漫作品上榜對於網大來說是一個新鮮標誌性的事件,但這種新鮮反而映襯出其他類型影片的疲軟。

5月的《降龍大師》1138萬、6月的《超級大山炮之奪寶奇兵》1021萬,雖然比起7月《傭兵的戰爭》的589萬稍多,但依然看出高速發展了三年的網路大電影突然來了個「急剎車」。

一些行業內的人焦灼起來,一些投資人把錢袋子捂得更緊了,一股說不出來的緊張氣氛讓人覺得2017年就這樣度過了,只能寄希望於2018年。

可有些人卻坐不下來,因為他們想讓網大走得更快些,而這些人不一例外的都是網大界的「大咖」,而他們想為網大加油的方式卻有所不同。

行業頭部的「小心思」

淘夢影業:港產片

作為網大領域第一位的公司,淘夢的一舉一動對於這個行業具有深遠的意義。淘夢的高層在很多場合不止一次的提出,院線電影與網路電影的差異性和互補性的問題,而敢於創新才能是網路電影強項,試錯成本低、題材更豐富,這是網路電影突破自己的法寶。只有提升了網路電影品質,才可以向院線品質靠攏,從而爭取更大的市場空間。

對於IP,淘夢有自己的認識。除了經典IP、文學、遊戲、動漫的改編,淘夢首次引進了音樂IP,試圖用電影的方式呈現更多的歌曲故事和情感。對於網大中不多的原創IP,淘夢仍然會把如《血站銅鑼灣》、《斗戰勝佛、》、《大明錦衣衛》等繼續延伸下去,讓IP充分發揮自己的光芒。從網文到影視的傳統IP之路,淘夢選擇了由自有作家的作品先拍網大,再拍網劇,再推小說,這種獨創的養IP模式。

淘夢更加密切地與香港影視界加強合作,與英皇啟動戰略合作,將挖掘港產片在網路電影方面的潛能,讓老片「發揮餘熱」,並利用香港明星的號召力,帶動票房的增加。

奇樹有魚:「IP+1」

一年投資影片超過100部的奇樹有魚,佔在作品量化的同時,也在網大精品化方面率先發聲。以《四大名捕》、《盜墓筆記系列網大之吳山居事件賬》、《法醫秦明》、《軒轅劍6》在內的20餘部網大IP片單作為精品網大的代表,思路是將網路電影作為知名電視劇、網路劇等的擴展,獨立形成可以持續開發的作品。

對於原創IP,奇樹有魚也會進一步推進其續集的拍攝,鞏固現有的粉絲群體,使某一類型的影片得以向網路劇、院線電影發展,從而形成連續的效應。

在與聯合愛奇藝發布「奇光計劃」,也表明奇樹有魚將港片復興作為另外一個著力點,在保留港片精髓的前提下,選擇七部經典香港電影進行改編,藉助香港工業化電影標準,與內地拍攝團隊合作,共同再現昔日輝煌的香港片。

新片場:做人的文章

新片場的最大優勢就在於「人」,所有戰略也都是建立在以創作人為中心的指導思想之下,開啟「NEW50人的製片人工作室計劃」和「NEW prower導演工作室計劃」,並將建立起自己的藝人經紀團隊,向全產業鏈模式進階。通過聚攏一批年輕人,給他們充分的創作的空間,會更好地貼近新片場多年積累下來的龐大粉絲,而觀眾的資源是新片場區別於其他公司最大的特點,只有不斷洞悉到年輕觀眾的觀影動向,才能得到他們的肯定,取得不錯的收視率。

在對外合作方面,新片場除了與香港影視界加強聯繫,台灣的影視資源也被它作為重要的合作夥伴。與吳宗憲合作的《廢柴英雄聯盟》已經上線,而後續推出吳宗憲的女兒吳姍儒銀幕首秀的《女追擊者》。

IP方面新片場看好漫改,與騰訊影業合作10部動漫改編計劃,努力將擁有龐大粉絲基數的動漫做影視化改編,從而打通影漫聯動等各個環節。

IFG:院線和網大同步

IFG去年年底將《人魚校花》推進院線,並以院線和網路「無時差同步上映」的方式登錄愛奇藝獨播。雖然成績並不理想,但對於網大界的意義還是很深遠的。今年IFG依然不會放棄網路電影進入院線的腳步,進入院線是為了帶動互聯網的播出,而並非獲得高票房,因為兩者之間已經沒有阻礙,這條路比原來要走得更加順暢。

把網路電影系列化,是IFG的重點。《欲寵嬌妃》《上位2》和《不良女警2》延續網大的形式,爆款《獵靈師》《青春期》《女人公敵》會製作成網劇,深挖成功影片的價值,也是IFG的期望。

「炒冷飯」,「抱IP」,網路電影的路只會越走越窄

從以上這些網路電影的公司的戰略,特別是奇樹有魚更是提出了所謂「IP+1」的戰略,總結起來不外乎做IP、用IP、借IP和找「外援」這幾條路。

先說找「外援」。幾家公司不約而同地盯上了香港,通過和香港或者台灣影視圈的人合作來提高自己的水平,這無可厚非。從前兩年,香港電影、電視人頻頻出現在內地,這種現象正常嗎?

其實也不正常,因為很多的人,特別是演員只能用過氣了形容,用他們的目的恐怕是榨取他們還有的那一點知名度來吸引別人的眼球吧。基本上網大成了過氣港台明星發揮「第二春」的新舞台,這些眼看著就要斷了營生的人,倒是在大陸找到了「返聘」的機會,聽說薪酬也不錯。

用過氣明星也就罷了,畢竟臉熟成本低,可頻繁翻拍港片就讓人覺得非常無語了,而且不是一家。90年代的港片確實經典,確實給廣大年輕人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回憶,現在直白白地把這些賭片、槍戰片回一下鍋,是什麼意思?這是不是也是「蹭IP」?而且是二十年前的IP。是不是只要政策允許,三級片也會被翻騰出來?

比起來把網路劇、電視劇、網文改編成網路電影倒是成為「良心」,怎麼說這些都還是大陸的作品,拍成網大也是可以的。但非要來個網大授權,網大就不是電影了嗎?版權作者一定很喜歡,因為同樣一個作品可以按電影和網路電影賣兩次版權,憑空多了些授權費,這種「一物兩賣」的生意還真不好找。

延續原創IP一定是對的,好不容易形成了爆款,榨乾所有的價值才是合格的「資本家」。網大的IP實在是太少了,一定要讓它們繼續「活下去」,因為創造一個新IP,對於網大來說實在是費心費力還不一定賺錢,哪有一部部地續拍下去穩當。

所以,網大進入了一個吃老本的時代,吃自己的、吃別人的、吃港台的,目的就是賺快錢、快賺錢,坑到一個算一個。

那麼說好的創新呢?天天喊著創新,而其實卻做著和創新相反的事情。

網大是創新地、試驗田,試錯的成本比起院線來要低很多,而網大的出身也是通過不斷地試錯一步步過來的,可到了現在反而害怕了試錯。

擁有互聯網基因的網大,本來可以和當年的「11度青春」里那些新人一樣,敢於表現自己,敢於表達自己對電影的想法,可現在也陷入了「IP論」和「明星論」。

網路電影的重點應該是培養新人和新的IP,從而向影視行業輸送新鮮的IP、培養有才能的新導演、新演員,形成「1+IP」的模式,現在顯然是本末倒置。

歸根結底,浮躁、盈利、偷懶成為很多網大人的寫照,怎麼能出名就怎麼來,出了名就有錢,有了錢就可以繼續錢生錢。當錢不再是阻礙網路電影發展的因素後,回歸電影本身是不是需要面臨的新問題?從業者會交出一份什麼樣的答卷,也就只能交給時間和觀眾去驗證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票房透視鏡 的精彩文章:

《白夜追兇》《無證之罪》之後,國產犯罪懸疑劇還能拍什麼?
《縫紉機樂隊》&《羞羞的鐵拳》,今年國慶檔會是喜劇的勝利嗎?
《無證之罪》攝影指導晁明手記:如何打造中國版《罪夜之奔》
互聯網 演唱會 IP聯動,愛奇藝「尖叫之夜」釋放年輕人影響力
《白夜追兇》成為罪案懸疑網劇的新標杆

TAG:票房透視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