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為何攻打蘇聯失敗,原因其實很簡單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為何攻打蘇聯失敗,原因其實很簡單

通過實踐檢驗的理論才正確。戰場就是檢驗戰場理論的最佳地點,成功代表著正確,失敗代表著錯誤,當然無論任何結論都要具體分析,不然後果極其嚴重。

德國對蘇聯的戰爭,一直被眾多歷史學者研究。兩大強國之間的對抗如果沒有隊友的支持,到底誰會成功?

說起希特勒,有時間不得不對他產生點欽佩。他在看人方面十分準確。提出」閃電戰「理論的古德里安,在一直被否定的情況下,最終被希特勒採用。此作戰方法是將坦克集中起來,飛機在空中與之合作進行突擊,佔領敵軍某一狹小地方,拉開口子逐漸擴大攻打範圍,達到打敗敵軍佔領土地的目的。

在攻打歐洲各國時,閃電戰發揮到極致。27天內征服波蘭,1天內征服丹麥,5天內征服荷蘭,39天內征服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德國軍隊感覺勝利的曙光在不久的前方。

也就是這種盲目的自信,讓當時的德國沒有認清局勢,攻打不用於歐洲國家國情的蘇聯,也採取同樣的攻打方式。

閃電戰的形成,根據當時德國具體國情制定。石油緊缺的德國,只能快速解決對手,才能減少戰爭過程中石油的消耗,來堅持更多產戰爭,獲取更多土地。

德國攻打蘇聯,閃電戰效果微乎其微。蘇聯土地橫向縱向跨越度太大,交通比起西歐也有一定差距。德國珍貴的石油不得不浪費在運輸過程上。在加上在蘇聯戰場上,裝甲集群越是頻繁運動,越是消耗石油,對於補給的人員來說是巨大的壓力。在二戰後半段,美英空軍攻擊德國石油供應系統,使得德國石油局面緊缺到一個從來沒有面對的局面。以至於在戰場上德國損傷的坦克不是因為被打壞,而是因為缺少油料被拋棄。

三年之久,對於物資相對緊缺的德國來說,向戰爭中投入的大量錢財、資源、生命、武器對於他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而英法等國家卻不害怕,因為他們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供給。而德國,卻在戰爭的同時沒有搶到資源還消耗數量龐大的資源,可以說是得不償失。只能快速結束戰爭,否則會被拖死。最終,德國在這種局面下失敗告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布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周邊一小國,曾被中國兩次饒恕,為何還想派兵在中國定都
唯一拒絕日本人入內的城市,曾經歷一場大屠殺,不遜南京大屠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蘇聯10天解決60萬日軍,原因其實很簡單
日本佔領中國90%的工業區,但中國依舊堅持抗戰,原因使人震撼
一戰結束僅25年,德國為何又再次挑起二戰,只因這三個原因

TAG:阿布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