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莫·法拉12場大賽的決勝圈速 萬米王位已有接班人?

莫·法拉12場大賽的決勝圈速 萬米王位已有接班人?

8月24日在蘇黎世以一場5000米精彩險勝謝幕之後,莫·法拉(Mo Farah)並沒有賦閑多久,十幾天後就收穫他「後跑道生涯」的第一場勝仗:

9月10日在英國名氣最大的半馬比賽「大北跑」(The Great North Run),他以1:00:06蟬聯冠軍,成為該賽事史上「四連霸」的第一人。

1991至1996年間,肯亞Benson Masya也曾在大北跑四度稱王,不過並不連續。

紐西蘭高手Jake Robertson以6秒之差屈居亞軍,里約奧運會馬拉松亞軍、衣索比亞名將Feyisa Lilesa排名第三。

法拉賽後告訴英國媒體:「比賽真的、真的很難。我渾身上下都酸痛——我還從來沒有這麼酸痛過!(近期缺練)絕對影響很大。

剩下最後4英里時,我完全是在咬牙硬撐。隨著終點的越來越接近,我努力做到相信自己,狠挖潛力。當時我在想:只要我能緊緊咬住他(Robertson),最後我就可以衝刺(取勝)。」

莫·法拉的制勝絕招

在鑽石聯賽蘇黎世站的那場告別賽上,法拉不僅打敗在世錦賽跑贏自己的衣索比亞人Muktar Edris(下圖中)、報了一箭之仇,還收穫5萬美元大獎和一樽年度總決賽鑽石獎盃。

當晚BBC對法拉的跑道歲月作了個盤點:從事業起飛的2006年算起,法拉在跑道上的總參賽距離達到693864米——將近700公里,跑了1734圈。而相對於他的訓練距離,這只是小菜一碟。

轉型路跑之後,他的訓練量將只多不少:2014年備戰倫敦馬拉松時,他的周跑量高達126至135英里(202.8到217.3公里),相當於1個月的跑量就遠超11年跑道生涯的比賽量。

他總共獲得10枚奧運會+世錦賽金牌,讓其他英國田徑選手都瞠乎其後:

排名第二的女子七項全能國手Jessica Ennis-Hill只擁有4金(2012奧運會+2009/11/15世錦賽);

中長跑名將塞巴斯蒂安·科僅拿過兩枚奧運金牌(他退役前世錦賽剛創辦不久)。

即使放眼世界,歷史上超過法拉的也只有牙買加「閃電」博爾特(Usain Bolt),以及美國短跑明星費利克斯(Allyson Felix)、卡爾·劉易斯(Carl Lewis)三人。

其實這三人擁有的金牌很多都是接力項目的,而法拉專攻的長跑沒有接力。

為什麼實力並非最強——5000米排名史上第31,10000米史上第16的法拉,卻能成為跑道上的常勝將軍呢?

他的制勝秘訣是:最後一圈鈴聲響起時衝到前幾名,最後400米跑得比任何都快。

縱觀其12場世界大賽決賽,包括只獲銀牌的2011年世錦賽萬米和2017年世錦賽5000米,他的最後一圈總是疾如閃電。

以下是他歷年國際大賽的最後一圈用時(單位:秒):

項目 5000米 10000米

----------------------------------

2011世錦賽 52.61 52.7

2012奧運會 52.94 53.48

2013世錦賽 53.44 54.49

2015世錦賽 52.6 54.14

2016奧運會 52.7 55.3

2017世錦賽 52.8 55.63

在里約奧運會5000米決賽中,法拉最後400米用時52.7秒,其中每個100米依次用時13.6,13.0,13.3,12.8秒。

對於一個百米實力將近13秒(2012年在Superstars明星百米PK節目中,他的成績是12秒98)的人來說,5000米的最後四個100米能跑成這樣已經相當不錯了。

BBC體育頻道田徑統計專家巴特勒(Mark Butler)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師從名教練薩拉扎爾(Alberto Salazar)之前,他就能夠跑出這樣的速度。

「2006年在馬拉加歐洲杯的3000米決賽中,他完成最後一圈用時52.21秒。而時隔11年之後,在更長距離比賽中,8月24日他在蘇黎世最後一圈還能拿出52.61秒的成績。」

筆者看到的另一點是:從23歲到34歲的這十一年來,法拉寶刀不老,功力幾乎完全沒有衰減。

切普特蓋:萬米王位繼承人?

好了,現在「光頭莫」是「斯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田徑場」。他留下的空白,是否有誰夠資格出來填補?

美國田徑網站letsrun認為,接班人已經有了。8月4日,就在法拉蟬聯世錦賽10000米冠軍的當晚,該網站刊文斷言,三代「萬米王」格布雷塞拉西、貝克勒和法拉的接替者已經橫空出世。

此人名叫約書亞·切普特蓋(Joshua Cheptegei),本月剛滿21歲,也就是在世錦賽萬米決賽的最後100米和法拉激烈拼殺、最後屈居亞軍的那位烏干達小將。

切普特蓋參加的上一場國際大賽,是今年3月在烏干達首都坎帕拉舉行的世界越野錦標賽。

那次他甩開包括肯亞衛冕冠軍坎沃若(Geoffrey Kamworor,也是2016半馬世錦賽冠軍)在內的各國頂尖高手,獨自一人遙遙領先。

可惜在勝利已經在望的最後800米,他忽然跑崩了,在酷暑中連保持直線前進都做不到,只見他東倒西歪地捱到終點,成績慘不忍睹:第30名。

賽後他閉門不出,因為「我見到的人都替我惋惜,對我問這問那,讓我感覺很糟糕。所以我只好待在家裡,自己一個人待著,只有妻子陪伴我」。(哇,這麼早婚!)

「(妻子和經紀人的支持)這就是我這次能來(世錦賽)的原因。我從未垮掉過。我每天醒來時都會告訴自己:你仍然前途無量。」

果然,在時隔4個多月後的倫敦世錦賽萬米決賽中,他跑出26:49.94的個人最好成績,奪得亞軍且差點扳倒老莫(26:49.51)。兩人的成績分別佔據年度世界前兩席。

被問及自己是否會接法拉的班時,切普特蓋說:「海利(·格布雷塞拉西)來了又走了,貝克勒來了又走了,現在莫·法拉也來過,而且即將離去。每個人都有他的(巔峰)時機,我的也許即將到來。我真心認為,下屆世錦賽的局面將有所不同。」

據切普特蓋自稱,他是四年前高中快畢業時,才開始跑步的。他很快就一鳴驚人,2014年以28:32.86奪得尤金青年世錦賽萬米冠軍。

他一度與「全球體育」經紀公司簽約,向肯亞名教練桑(Patrick Sang,基普喬格的教練)拜師學藝,但現已回到烏干達Kapchorwa地區,師從荷蘭教練Addy Rueter。

他說自己之所以回國訓練,是為了啟發和鼓舞本國的年輕一代運動員。

其實切普特蓋自己也是個後生晚輩:上次倫敦召開全球頂級錦標賽——2012年奧運會時,他還一次也沒跑過國際比賽。那次他的同胞史蒂芬·基普羅蒂奇(Stephen Kiprotich)勇奪馬拉松冠軍。

「2012年史蒂芬獲勝時,我還是個高中生。在他的鼓舞下,我立誓總有一天自己也會當上冠軍。在不遠的將來,烏干達將成為長跑強國,對這一點我絕不懷疑。我們得到田聯和總統(下圖右)的支持,所以真的相信今後事情將會不一樣。」他告訴letsrun。

8月中旬在接受ESPN採訪時,說話輕柔的切普特蓋也直言不諱地表示:

「我擁有年齡優勢,也熱愛這一行。我的目標是成為奧運會、世錦賽和英聯邦運動會冠軍。沒有任何事情能夠阻擋我主宰萬米比賽。」

他還向新華社透露,有其他國家來遊說過,但自己不打算改變國籍:

「我愛我的國家,為你的國家而跑總是感覺很好。能夠代表國家、聽到國歌被演奏的感覺永遠很棒。我還年輕,會繼續為烏干達而跑,不會為了報酬而改變國籍。」

以下切普特蓋的各項PB來自國際田聯網站。可以看出,他的5000米實力要比萬米稍遜些許,最好成績是今年7月在洛桑跑的12:59.83。

這一成績年度排名第三,前兩名正是那場比賽的冠亞軍:23歲的Muktar Edris(世錦賽冠軍,12:55.23),以及同樣來自埃塞的17歲小將Selemon Barega(12:55.58)。

儘管如此,在世錦賽5000米決賽前,法拉卻向《衛報》預言,自己的最大對手是這位烏干達人:「切普特蓋很強,他正在脫穎而出。」

對於Barega他的看法則是:「和所有這些新人比賽有點更嚇人,因為他們都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只管放手拼搏。」

切普特蓋能否如願加冕第四代「長跑雙冠王」,還是不得不與Edris、Barega分一杯羹?到2019年多哈世錦賽和2020年東京奧運會,答案應該就會揭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故事 的精彩文章:

TAG:跑步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