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姐姐的秋分養生全攻略,值得收藏

姐姐的秋分養生全攻略,值得收藏

「漏鍾仍夜淺,時節慾秋分」,9月23日,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明日來臨。秋分,是秋季的中間點,標誌著秋季已經過去了一半。也是從這天起,晝夜換了位置,開始晝短夜長的日子。

季節變換,人體的健康狀態也會依氣候變化有所改變。秋分時節,氣候處於「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夏季過多的耗損應在此時及時補充。秋季應滋養陰液、把陽氣潛藏於體內,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生的規律,同時也蓄積能量,為來年陽氣生髮打好基礎。

秋日起居,早睡早起

秋季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夜愈深,寒氣愈重,寒氣很容易入侵體內,為以後的腰腿疼痛埋下隱患,還會引發咳嗽等疾病困擾。

秋季人們很容易發困,總感覺睡不夠。適當午睡,能使人身體得到舒緩和放鬆,更能有精力工作。

飲食清潤,預防秋燥

秋分過後,氣候乾燥,各種「秋燥」問題接踵而至,此季容易發生口舌乾燥、咽喉疼痛、肺熱咳嗽等,在飲食上要特別注意預防秋燥。

預防「秋燥」,應多吃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牛奶、花生、鮮山藥、梨、紅棗、蓮子等清補柔潤之品,少吃辣椒、蔥、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

秋分時節的鮮梨、蘿蔔都具有行氣的功效,可以抵達人體各處潤燥。梨盡量熟食,可滋五臟之陰。

補養氣血,秋收冬藏

天氣轉涼後,春夏活躍於體表的氣血收回到體內,人的消化能力增強,是「收養」氣血最好的時間段。傳統醫學認為,秋季補血可平衡陰陽,調和氣血。秋季補血不僅能固本培元,使身體正氣恢復,而且有利於驅病祛邪,使體內的陰、陽、氣、血、津液得到充實,使身體能進入到最佳的狀態。

補養氣血離不開補鐵,而補鐵應循序適度原則,不管是食物還是鐵劑,都須避免鐵攝入過量導致的鐵中毒。輕微鐵中毒癥狀為頭暈噁心、腹瀉休克,嚴重者者甚至會昏迷死亡。

秋季可服用瑞克生血寧片補養氣血,作為「小劑量、高吸收」的安全鐵劑,生血寧片在高效補鐵的同時能預防鐵中毒。秋季適度補鐵補血,氣血充盈充滿活力,方能迎接寒冬對身體的挑戰。

適當秋凍, 提升抵抗力

秋季氣溫稍有下降,雖涼卻不是很寒冷,是「秋凍」的較佳時期。如果過早保暖,機體對寒冷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認識過程,使得人體對寒冷的調節能力下降,真正到了寒冬時節更加容易患病。如果適當「凍一凍」,則有助於增加人體自身皮膚黏膜對寒冷的耐受力,從而提高抗病能力。

初季氣溫下降,青壯年穿衣要有所控制,避免身熱汗出,傷陰耗氣。晚秋早晚溫差增大,特別是秋末冬初,常有強冷空氣侵襲,此時若再一味強求「秋凍」,就會適得其反。

適當「秋凍」卻不能凍腳,特別要注意讓腳保暖。光腳很容易著涼,引起腸胃不適,甚至引發感冒。晚上臨睡前熱水泡一會兒腳也是不錯的秋季養生方法。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資訊閱讀 的精彩文章:

濃情蜜意七夕節,長相廝守健康作伴
孕期准媽媽穿衣勿進入四個誤區
產後貧血的癥狀有哪些,產後貧血怎麼辦

TAG:每日資訊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