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你真的了解緬甸嗎?

你真的了解緬甸嗎?





先來通過圖片簡單了解一下緬甸:







(此圖來源於中國政府網)



看完這張圖,對緬甸應該有個大致了解了。想必大家都注意到緬甸的首都不是咱們以前很熟悉的仰光,而是相對比較陌生的內比都。關於這個事,坐觀君想多叨叨幾句。




緬甸遷都是比較突然的。

2005

11

4

日,各國駐仰光使節被約請到緬甸外交部聽取通報,而緬方並未預先告知通報內容。使節們已習慣了這種約請。正在交頭接耳之際,吳貌敏副外長表情凝重地匆匆走進新聞發布廳,向使節們宣布:緬甸政府決定從即日起將首都從仰光遷移至彬馬那。他說,仰光是當年殖民統治者給緬甸確定的首都,並不代表緬甸人民的意志。緬政府決定遷都彬馬那,是由於它位於緬甸國家版圖的中心部位,放射能力強,有利於政府施政。但外界對緬甸的遷都存在各種說法。「威脅說」認為緬甸的遷都是感受到外來的軍事威脅;「控制說」認為緬甸政府北遷是想解決對北部少數民族地區的控制問題;「風水說」則認為緬甸首都搬遷是遵從天象的安排。其中的真正原因,坐觀君不得而知啊。



後來,這個彬馬那改名為了內比都。「內比都」是緬甸古語,意為「京都、都城」。緬有關官員的解釋是:「彬馬那」原本就是個小城鎮,新首都不可能沿用此名。同時,考慮到緬甸有著悠久的傳統文化,應加以大力弘揚。把新首都命名為「內比都」,可體現緬甸文化,也更顯得大氣。






接下來,隨坐觀君(ID:china_2049)再更深入地去認識緬甸吧。




緬甸是中南半島上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舊稱洪沙瓦底。據說

,

早在五千年以前伊洛瓦底江流域就出現了舊石器時代的居民。

1044

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東塢和貢榜三個封建王朝。

1824

年至

1885

年間英國先後發動了

3

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

1886

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又是和印度關係密切得很啊!

1948

1

4

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成立緬甸聯邦。

1974

1

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1988

9

23

日,國名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改名為「緬甸聯邦」。

2008

5

月,緬甸聯邦共和國新憲法獲得通過,規定實行總統制。緬甸於

2010

年依據新憲法舉行多黨制全國大選。





緬甸並非是一個小國。它的國土面積比英國和法國都大。從地圖上看,緬甸像一隻在空中飛揚的風箏。

緬甸有約

5141.9

萬(

2014

年人口普查),

68%

為緬族。

主要的法定少數民族為撣族(9%)、克倫族(7%)、孟族(2%)、克欽族、克倫尼族(1%)、欽族(2%)、若開族以及華人(3%)、印度人、孟加拉人,但緬甸官方不承認華人、印度人、孟加拉人為法定少數民族。官方語言為緬甸語,也有為數不多的人懂英語和漢語。




它的東北部是撣邦高原,橫亘著一片崇山峻岭,與中國、寮國接壤。撣邦高原的面積幾乎相當於英格蘭,這裡的人主要是撣族,信奉佛教。撣族又可以細分為

30

多個較小的民族,他們皆和中國雲南的傣族、泰國的泰族、寮國的老族和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族同出一系。西北部是連綿不絕的那加

-

若開山脈,像一道天然的屏風,分開了南亞和東南亞兩個世界。這裡居住著克欽族、那加族等。受英國人的影響,很多克欽人信仰基督教。西南瀕臨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和孟加拉國接壤。東南與泰國交界,兩國的邊界線蜿蜒南下,將一道狹長的半島分割成兩半。緬甸的中部是伊洛瓦底江沖積平原,地勢平坦。三分之二的緬甸人口居住在伊洛瓦底江平原。東北部有水流湍急的薩爾溫江,在中國境內叫怒江。





以上是基本情況,接下來我們再從幾個側面了解這個國家:




佛國緬甸




前面圖片中提到,緬甸

85%

以上的國民信仰佛教,其文化受佛教文化的影響頗深。僧伽在整個緬甸是非常受到尊敬的。小乘佛教在西元前三世紀傳入緬甸,在西元十一世紀時成為緬甸居民普遍的信仰,並且延續至今。當時阿奴律陀聽取孟族僧人阿羅漢的建議,排除阿利僧派,定小乘佛教為國教。




緬甸人在佛教思想的長期影響下樂善好施。在緬甸,幾乎天天有人募捐,有人施捨,施捨已成為緬甸人的一種習慣。緬甸人施捨不講究物品的貴重而注重是否心甘情願。緬甸有句俗話:「心誠的人施捨一個像榕樹籽一樣小的東西可以得到像榕樹那樣大的報答;心不誠的人即使施捨榕樹一樣大的東西,也只能積下榕樹籽那樣小的功德。」緬甸人認為,如果能在炎熱的夏天向過路人施捨一杯清涼潔凈的水,則是一件很積德的事。所以,你會看到,在緬甸人自家大門口,在市內公共汽車站,或在公園、佛塔等場所,總放有盛滿清水的水罐和水杯,供過路人飲用。緬甸人的施捨和捐獻到處可見。數以萬計的佛塔和數不清的寺廟是人們捐款修建的;全國

32

萬僧尼的齋飯、袈裟和日用品是教徒布施的;就連市內公共汽車的涼棚、公園裡供遊人小憩的亭子和石凳也都是教徒捐錢修起來的,上面都刻有施主的名子。緬甸人一生最大的願望是捐錢修佛塔。他們一生捨不得吃捨不得穿,臨死時把全部積蓄捐獻出來修一座佛塔才算了卻心愿。



在緬甸的街頭巷尾,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身披袈紗、手持黑傘的僧侶,全國僧侶有

10

幾萬,僅仰光、曼德勒的和尚就有

2

萬多人,平均

300

人中便有一個是和尚,佛教徒中每個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都必須出家當一次和尚,社會上才承認其成人,還俗以後才能夠享有結婚的權力,出家的年齡一般在

10

歲上下,出家時間,在以前最短為一年,已縮短為

7

天。也可以幾個月,幾年,甚至終生為僧。出家手續十分簡便。因此,在緬甸有出家容易,還俗也容易的說法。




和尚在緬甸普遍受人尊敬。每天天一亮他們就出去化緣,人們都很樂意給予布施,有的還惟恐布施不及時、不周到;也有人早早就把飯萊做好,到家門口來恭候和尚來化緣,也有的人家甚至常年負責數名和尚的飯食。在農村,當人們見到和尚(特別是法師)時,都要就地跪拜,和尚出門乘坐車船,旁邊的人都會自動起身讓座,買票時,不是把錢直接交給售票員,而是把錢包打開,由售票員自己來取。




到緬甸人家裡去做客,你會看到幾乎每家每戶都供有佛龕。有錢人家供金佛、銀佛、玉佛,收入一般的人家供木雕佛像,家境貧寒的人家供紙佛像。拜佛是緬甸人每天必做的一件大事。人們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市場上去買各種鮮花插在佛龕上,然後早拜祈禱。晚上睡前還要進行晚拜。每逢節假日,緬甸人常到寺廟去拜佛聽經,或到遠近有名的佛塔去拜塔。




貧窮緬甸




緬甸也曾經闊綽過。這個國家自然條件優越。森林資源豐富,覆蓋率達52%,素有「森林王國」之稱。緬甸盛產的玉石和寶石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譽。

20

世紀初期,緬甸的繁榮程度超過了印度和中國。

20

世紀

30

年代,緬甸的人均

GDP

至少是中國的兩倍以上。

印度人大量流入緬甸,就像中國沿海開放之後,四川或湖南人紛紛奔赴廣東和海南。

20

世紀

20

年代,仰光是世界上移民人口最多的城市。印度人口已經超過了當地的緬人,華人也在這裡尋找做生意的機會。仰光還有來自歐洲、美國、南美的移民,當時的熱鬧程度堪比新加坡,比中國香港還風光。輪船定期從仰光開往加爾各答。飛機剛剛問世,就有航班從仰光飛往雅加達、悉尼、倫敦和阿姆斯特丹。




緬甸是二戰期間東方的一個重要戰場。戰爭結束之後,留給緬甸的是一片瓦礫。加之緬甸獨立之後長期封閉,而且常年內戰,

數十年來經濟發展緩慢,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有緬甸華人形容,現在緬甸的經濟狀況相當於

30

多年前的中國。




在緬甸感觸最深的一點就是街上的「萬國車」。緬甸本國就只有教育界使用的吉普車是本國生產的,其他的基本全部從國外進口,而且很多是進口的舊車。而緬甸使用的電子設備則絕大部分為日韓產品。一直感覺中緬兩國關係良好,中國產品應該很多。但在緬甸內地卻很少見到中國產品(緬北除外),這豈不令人失望及懷疑?「有路就有豐田車」!這句廣告詞在用緬甸真是太確切了。大街小巷跑的都是日產轎車,尤以豐田最多,偶爾會有幾輛賓士轎車出沒,車大多說都是二手的,有的還冒著濃濃的黑煙,像著了火一樣。緬甸的貧窮是世界聞名的,由於他們不對外開放,所以整個國家顯得很閉塞。滿街跑的汽車有很多都是從發達國家淘汰下來的舊的二手車,道路狹窄,而且上面的瀝青也是很久沒有翻修了,踩上去很硌腳。貧富差距很大,有錢人多是一些華商。有錢人住的是漂亮的小洋樓,獨門獨院,有自己的花園和游泳池,有一兩台私家車,稍微好一點得住的是單元房,但也大都是很舊的房子,而且光線不好,面積也不大。







普通人住的就是平房,主要拿木頭做成,裡面的衛生條件極差,而且一年三季都會受到各種蚊蟲的騷擾。雨季的時候房子會漏,會進水,問題很多。再窮的農民就是住在田野中搭起的小草棚或小木棚中。那裡私人要想上網的話要想有關政府部門提交申請,很少有人家有電腦和電話,能上網的則是少之又少。普通老百姓的工資很少,多一點的像老師,一個月夜就是一二百元錢,那裡的物價大部分和中國差不多,所以大部分人生活還是比較拮据的。大部分人都洗不上熱水澡。




有人感嘆:

繁華舊夢,已經依稀難辨。緬甸曾是一顆那麼晶瑩的珍珠,如今卻掉落在經濟落後的塵埃之中。




內戰緬甸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還是用圖片來說話,坐觀君覺得,信息量還是蠻大的哦:




(此圖來源於環球網)




緬甸為什麼重要?




為什麼美國、日本乃至歐洲都在加大對緬甸的投入?緬甸究竟有多重要?對中國而言,緬甸又意味著什麼?我們先來看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何帆是怎麼看的: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緬甸的重要性在於,它恰好坐落在中國和印度這兩個正在崛起的大國之間。

聯合國前任秘書長吳丹的孫子,緬裔作家吳丹敏(

Thant Myint-U

)出版的一本關於緬甸的書就叫做《中國和印度相遇之地:緬甸和亞洲的新十字路口》。這種特殊的地位就決定了這個國家的重要性,畢竟中國和印度是當今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兩個新興大國,特別是中國眼看著就要成為世界第一了。




中國經濟對緬甸的影響,就像一滴飽滿的墨汁掉在了宣紙上,很快就浸洇成一大片。尤其在緬甸靠近中國的邊界,更是熱鬧非凡。在撣邦北部聚居著果敢、佤族等少數民族,果敢其實就是生活在緬甸的漢人,佤族也和漢人生活習性相仿。這些地區儘管在緬甸是偏僻的邊疆,但到了這裡,塵土飛揚的土路就變成了平坦開闊的公路。這些地區的用電,是中國的電網供應的,手機使用的是中國電信的網路。在仰光都用不了的黑莓手機,在這裡信號暢通無阻。仰光的街道上跑的是破舊的二手汽車,在這裡到處能看到各色嶄新的

SUV

。人民幣是最流行的貨幣,反而很少有人用緬幣。




但是,對中國來說,緬甸真正的重要意義並不僅僅是熙熙攘攘的邊境貿易,不是源源不斷流入中國的柚木和玉石。緬甸是中國破解「馬六甲難題」的關鍵。




在馬來半島的南部,是全長

1000

多公里的馬六甲海峽,最窄處只有

37

公里,主要的深水航道不過兩三公里。全世界四分之一的油輪不得不通過馬六甲海峽,全世界海上貿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不得不通過馬六甲海峽。中國進口原油的五分之四是通過馬六甲海峽運輸的。這裡是中國、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的海上生命線。但馬六甲海峽自古就不安寧,

19

世紀海盜猖獗,

20

世紀周邊戰事不斷。可以設想,只要切斷馬六甲海峽,就可以牢牢的扼住中國的咽喉。



要想破解馬六甲海峽困局,就必須找到新的通道。曾經商議過的方案,包括從巴基斯坦直達中國新疆的中巴輸油管道,從孟加拉國通往西藏的中孟輸油管道,在泰國克拉地峽開鑿一條運河,以及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輸油管道、中國和哈薩克之間的輸油管道等等。在這些方案中,最簡單有效的莫過於中緬石油管道和鐵路方案。




想像一下,如果這一方案最終能夠實施,將在多大的程度上影響中國和緬甸。和美國不一樣,中國只在東部有海岸線。中國沒有自己的加利福尼亞。而美國歷史學家特納曾說,美國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西部拓殖史。美國的經濟擴張,甚至民主制度,都得益於西進運動。中國在近年來大力推進西部開發,要想給西部開發帶來活力,離不開西部的對外開放。僅僅通過陸地對外開放,輻射範圍有限,如果打開通向印度洋的通道,才能形成中國的「新邊疆」。包括雲南、貴州、廣西、四川、重慶,都能得到更廣闊的新天地。發展經濟學指出,落後地區加快發展的主要契機就是和一個強大的增長極聯繫起來。

(此部分內容作者為何帆,來源:騰訊新聞)




再來看看

克危克險高級分析員袁鐵成的看法:




在分析緬甸的地緣政治時,專家們幾乎一致認為,緬甸既是中國緩衝區,又是中國戰略通道。筆者並不認同。簡言之,中國崛起之前,緬甸沒什麼用處;中國崛起之後,緬甸無力緩衝,還是沒什麼用處。緬甸對中國的最大價值,既在於緬甸自身,更在於緬甸的海岸線,即中國虛擬的西海岸。因此,筆者認為,在中國崛起後,緬甸或成為中國核心利益的所在區,而非緩衝區或戰略通道。









一方面,人類文明多集中於溫帶地區,而緬甸大部分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熱帶地區,有先天性不足,不具有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的諸多優勢。有人反證說,埃及屬於熱帶地區,但埃及向北遠離北回歸線,正在北緯

30

度線上。另一方面,緬甸作為中國緩衝區,難有可查證實例。在中國西南地區,橫斷山已自成緩衝區,而無需緬甸。更何況,緬甸地勢西南低東北高,試圖從低地緩衝高地,既不符合邏輯,也不符合現實,幾乎完全不可能。此外,緬甸從未成為中國戰略利益通道,曾經的滇緬公路價值存疑,無地緣戰略價值的可持續性,更多則是抗日神話。





即使如此,緬甸自身對中國核心利益仍然至關重要。緬甸北邊與中國西藏接壤,喜馬拉雅山是天然屏障。緬甸東北邊與中國雲南接壤,儘管有橫斷山阻隔,但上天還是在瑞麗安排了戰略缺口。緬甸國土呈馬蹄形,也說呈鑽石型,面積

67.6

萬平方公里,比中國青海省小一點兒,但在東南亞國家中,是單一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世界排名第

39

位。

 





對於中國來說,緬甸最重要的資源稟賦在於,擁有

2300

公裏海岸線,乾淨順暢。這些海岸線對緬甸自身價值有限,但對中國價值無限。作為

21

世紀中國崛起的通天之路,怎麼描述都不為過。

(摘自公眾號「克危克險」)




以上就是今天坐觀君要分享的主要內容,如果有朋友還不解渴,課後自己去有針對性地找找資料。坐觀君為了備這節課可是費了老鼻子勁兒了,相關內容太少啊,說明大家對這個國家關注還是不夠。但即便如此,坐觀君相信你從今天的文章中必會有所獲



想打賞?



長按下圖任何部位-->識別二維碼







還想關注我?點「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井觀天 的精彩文章:

羅興亞人問題到底是怎麼回事?
帶你走進神秘的中亞(下)
明朝和葡萄牙:同樣的航海,為何是不同的結局?
帶你走進神秘的中亞(中)
甲午大海戰:一場劃時代的戰敗。

TAG:坐井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