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歐洲電子戰大會討論軟殺傷能力在反艦導彈防禦中的作用

歐洲電子戰大會討論軟殺傷能力在反艦導彈防禦中的作用

在美國著名電子戰行業組織「老烏鴉協會」歐洲分部主辦的2017年電子戰大會上,與會專家討論了軟殺傷機制在反艦導彈防禦中的作用。

軟殺傷對抗措施隨著反艦巡航導彈技術的發展而發展

軟殺傷對抗措施一直都是反艦導彈防禦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一代金屬箔片系統可以對抗相對簡單的主動雷達尋的系統。更現代化掠海飛行反艦巡航導彈的擴散則帶來了新的挑戰,催生了越來越自動化的軟殺傷系統、更強的金屬箔片有效載荷、快速響應雷達反射器誘餌,以及新的主動舷外對抗措施裝置。類似地,利用電磁頻譜其他部分的制導方法和導引頭技術也帶來了相應軟殺傷響應措施發展,包括誘騙紅外導引頭的紅外誘餌,以及對抗電子光學制導系統的多光譜蒙蔽性有效載荷。此外,新型高超聲速武器的發展也將給艦船防禦帶來更嚴峻的挑戰。

美軍驅逐艦發射箔條幹擾彈

軟殺傷對抗措施可攻擊殺傷鏈的較前端和薄弱環節

通過全面的分析、建模、模擬和訓練,制定高效使用一體化硬殺傷和軟殺傷效應器的戰術、技術和規程(TTP),來有效打破「發現-定位-跟蹤-瞄準-交戰-評估」的殺傷鏈,可以取得反艦導彈防禦的成功。在最早及最高效的時機打破殺傷鏈是反艦導彈防禦取得成功的關鍵:以往的反艦導彈防禦重點關注來襲導彈的飛行末段(最後20秒),這往往為時太晚,應將關注點前移,著眼於整個殺傷鏈,尋找其最薄弱環節。

「硬殺傷」和「軟殺傷」手段的進一步融合將提高艦艇整體的防禦能力,但要求在威脅評估與武器分配(TEWA)上具有更高的自動化水平

運用人工智慧和現代網路技術提高軟殺傷效果

詳細分析殺傷鏈。武器系統的每個部分在殺傷鏈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了解其每一元素、每一元素的組成部分、它們如何相互關聯,以及破壞其中任何元素或組件會給整個武器系統帶來何種影響,在此基礎上設計出一種打破武器系統殺傷鏈的對抗措施,弱化其性能表現或殺傷性。

運用人工智慧來自動化並縮短決策周期。高超聲速導彈的出現意味著現有平台將很快面臨超越傳統「人在環路中」響應速度的武器交戰想定。當前的探測-交戰步驟主要以手動操作、人為決策和指揮小組的行動為基礎,可利用人工智慧(尤其是機器學習)的方法,實現自動化。如果某防禦平台非常了解所處環境的危險殺傷鏈,並能感知和確定自身在攻擊方殺傷鏈上的位置,就能做出適當的響應並部署對抗措施;事實上,各種基於機器學習的感知鏈會採用一個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戰情室小組的總體作戰概念,但在作戰運用時卻擁有機器般的嚴謹和速度,比人類能應對更多的殺傷鏈選項,並利用看似沒有關聯而很容易被人員忽略的碎片信息。

將傳統電子戰做法與現代網路技術相融合。典型平台防護電子對抗措施的範圍和穿透能力非常有限,主要攻擊來襲平台的感測器和武器;防區外電子對抗措施可以通過瞄準支持性及協同性平台的感測器和指揮控制系統,深化對殺傷鏈的攻擊。然而,殺傷鏈上還是有一些部分超越了傳統軟殺傷方法的攻擊範圍。而網路則提供了一種不同的殺傷鏈攻擊機制,可以破壞其數據、流程、決策、支持性基礎設施及指揮控制系統,從而進一步深化對殺傷鏈的攻擊。

覺得不錯,請點贊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防科技要聞 的精彩文章:

DARPA啟動「飛行導彈列車」無人機計劃
美導彈防禦未來發展探討系列之四:導彈防禦評審2.0
第67期:反無人機/無人機航母/AOEW/新型輕護艦等
美國防創新試驗小組向商業公司尋求多種太空技術
美商業公司推進研發可用作高超聲速飛行試驗台的GO1空射型火箭

TAG:國防科技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