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留住天籟般的旋律

留住天籟般的旋律

關於八音盒的起源,我們可以追溯至中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

當時教堂的鐘塔為了向民眾報時,在塔里掛上了大小不一的鐘,這類可以發出簡單音律的裝置被稱為「Carillon」。

經過多次嘗試,藉助技術發明的力量,工匠們終於在18世紀末創造出了八音盒的雛形。這個發明很快便風靡了當時的歐洲。因為在那時候,沒有CD和DVD,MP3,即使是王公貴族也只能通過音樂會等直接傾聽演奏的方式聆聽音樂。

進入19世紀以後,八音盒的製造技術更是突飛猛進。不僅提高了音質、高音到低音的音域變寬了,還研製出了能夠演奏的和弦的改良八音盒,演奏時間也變長了。

此外,就連一個圓筒形八音盒也能演奏多首歌曲,還誕生了能夠與鼓與鈸等樂器合奏,宛如交響樂的八音盒。

不過,八音盒的魅力並不只在它的音樂上。

八音盒中手拿著可演奏出美妙音色的機芯,而合資本身也凝聚了當時匠人們精湛工藝。秉持傳統的傢具工匠,馬具工匠以他們精湛的技藝為八音盒做裝飾,以及配合音律舞動的人偶亦或是小鳥等精密機關,即便只是八音盒的盒子,也是觀賞價值極高的藝術品。

(精緻的小鳥音樂盒)

1

瑞士的鐘錶匠轉行了

有趣的是,從第一台八音盒的誕生之初,到第一條製作八音盒的流水線,都和瑞士人有關。

世界上第一台八音盒,在18世紀50年代,由瑞士鐘錶匠Pierre Jaquet-Droz發明,其實與其說它是八音盒,不如說是「會發出音樂的鐘」。多年後Pierre的弟弟La Chaux-de-Fonds發明出會唱歌的機械小鳥。

(Pierre製作的人形八音盒,如今收藏於瑞士納沙泰爾的藝術博物館內)

Pierre的發明在當時來講,可以算一件了不起的創舉,他因此得到各國皇室的賞識和盛情邀請,包括了歐洲、中國、印度和日本的帝王。

有一次他在西班牙國王面前展示了他的新發明:一台神奇的時鐘,上面有一個小黑人,一隻狗和一個牧羊人。每當鐘敲響的時候,牧羊人先會站出來用他的笛子演奏6個音節,然後狗會接近並討好他。據說只要問小黑人「現在幾點了?」,他就會回答,但是西班牙國王並沒有成功使他講話,Pierre解釋道:「小黑人還沒有學會西班牙語。」

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音樂盒子,是在今天瑞士西部的聖科瓦。第一條音樂盒流水線也是在聖科瓦形成。

(聖科瓦小城)

時間軸

1796年,瑞士日內瓦的鐘錶師AntoineFavre-Salomon發明了第一個圓柱形的音樂盒。

1877年,托馬斯·愛迪生髮明了留聲機。(就是發明燈泡的愛迪生)

1886年,德國西北部的音樂盒工匠發明了卡式唱片,代替了原來的金屬唱片。

19世紀90年代,碟式唱片機逐漸替代了柱形音樂盒市場。

2

荷蘭烏德勒支有一座音樂盒博物館

音樂盒博物館被稱為是荷蘭最快樂的博物館。這裡展出18世紀以來的各種自動樂器,擁有世界上最大量最精美的自動樂器藏品,如珍奇的音樂盒、手搖式風琴、投幣式留聲機、街頭風琴、仿管弦樂隊琴等自動樂器。街頭風琴是荷蘭的著名樂器,演奏的時候有木偶和著音樂敲敲鐘,打打鼓,非常有趣。還有喋喋不休的玻璃小鳥也令大人小孩喜愛。最大的音樂機械是2米多高4米多寬的舞廳管風琴,它包括了管風琴、手風琴、小提琴、號,還有多種打擊樂器,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全自動的小樂隊。

(烏德勒支音樂盒博物館)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