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命是多麼美好,但卻不堪一擊

生命是多麼美好,但卻不堪一擊

犀牛Rhinoceros

不是3D造型軟體的犀牛,不是金融圈裡的「灰犀牛」,我們在說真 的 犀 牛

那種體型龐大,小小的眼睛中

透露著一點萌感的憨態可掬的犀牛;

那種視力不好,

但嗅覺聽覺卻異常敏銳的犀牛;

那種皮膚堅硬,

但褶皺里的皮膚卻十分嬌嫩的犀牛;

那種外表醜陋,

卻是膽小無害、不傷人的犀牛;

那種受傷時卻兇猛異常,

往往會盲目進攻的犀牛;

那種因頭上角的裝飾和藥用價值

而被大量捕獵的犀牛。

薩爾瓦多·達利,是狂熱的犀牛愛好者。達利認為犀牛這種生物體現了完美的幾何曲線,而犀牛角「是傳說中獨角獸的角」,代表著「貞潔」。

20世紀70年代,犀牛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的一類保護動物。受生態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全球犀牛數量不斷減少。

據估算,世界現存犀牛僅有約2萬頭,分布於亞洲南部、東南亞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

2010年,由著名的非政府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南非辦公室發起,設立了世界犀牛日。這個日期定在每年的9月22日,也就是今天。

世界犀牛日海報

幾十種已經滅絕和瀕臨滅絕的動物,它們曾經是地球上絢麗而熱鬧的一群,可惜,如今我們已經無法目睹它們生命的暢快。

——申賦漁《逝者如渡渡》

《逝者如渡渡》插圖中的犀牛

我們通過文字、語言、戲劇、藝術等形式來描述那些脆弱生命的美好,想要儘可能地留住「它們」。

1999年廖一梅完成了《戀愛的犀牛》劇本,劇中的馬路飼養了一隻犀牛,她是這樣描述的。

馬路:有的犀牛生活在乾燥而開闊的草原地帶,有的犀牛則喜歡棲息在濃密的森林中,它們吃的食物也不同,有的喜歡吃草,有的喜歡吃樹葉,有的草和樹葉都吃。犀牛的名字來源於希臘文,是熱帶動物。世界上的犀牛有5種:黑犀牛、白犀牛、蘇門答臘犀,印度犀和爪哇犀已經基本滅絕了。像圖拉就是生活在非洲草原的那種。

明明:圖拉是誰?

馬路:一隻非洲黑犀牛。

《戀愛的犀牛》劇照

馬 路:圖拉,你是不是又有點不高興?你總是不高興,跟個詩人似的,你不過是一頭黑犀牛,甚至上不了瀕危動物的紅皮書。真不知道你那個大腦袋裡在想些什麼。跟白犀牛合不來,對河馬也沒好感。沒有牛啄鳥幫你吃蟲子,我不是在每天幫你洗澡嗎?而且,你知道不知道有沒有牛啄鳥這碼事都說不定,那時候你還太小,草原是什麼樣子恐怕你都忘了。我要是告訴了你那件事,你是不是能高興點?新犀牛館快蓋好了,園裡撥了錢,他們準備再買一頭犀牛呢!也許是一頭漂亮的、性感的非洲母犀牛!而且跟白犀牛塔娜不同,是一頭真正的黑犀!

黑犀牛 圖片源自網路

在歐洲,有好長一段時間歐洲人並不知道犀牛的存在,只曉得獨角獸,自1515年丟勒發表版畫後犀牛才一下子廣為人知。很難想像,還有哪幅動物畫能像丟勒的這幅畫一樣,影響如此深遠!

其實丟勒也沒有親眼見過犀牛。1514年,葡屬印度總督阿爾布克爾克將古吉拉特國王姆薩法爾二世送他的一頭印度犀牛轉贈給葡萄牙國王曼紐爾一世。這頭運抵里斯本的犀牛在歐洲瞬間造成轟動。

印度犀牛 圖片源自網路

目睹這頭犀牛的印刷業者費南德茲寫了封信給丟勒住在紐倫堡的友人,信中不但描述了犀牛的樣子,還附了張素描畫。輾轉看到這封信的丟勒以此素描為藍本作畫,甚至還製作了木版畫。

丟勒《犀牛》(The Rhinoceros),1515年,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

畫中的犀牛模樣奇特,全身覆著厚厚的鎧甲,背上長著小角,連腳也覆著鱗片,身體極短,有很多不符合實際的地方,但有人說丟勒這樣作畫是為了表現犀牛在運送途中罹患皮膚病而出現的奇怪癥狀。

這幅版畫非常有名,不斷被仿造,直到18世紀後期出現寫實的犀牛畫為止。1660年波蘭動物學家揚·庄斯頓出版的《動物圖譜》也採用了丟勒的犀牛版畫。

摘自揚·庄斯頓《動物圖譜》一書的《犀牛》,1660年

這本書在江戶時期傳入日本,引起研究歐洲文化的學者和畫師們的興趣,也大大振興了日本的自然歷史學。以谷文晁為首的日本畫師們紛紛臨摹書中的犀牛圖。

谷文晁《犀牛圖》,1790年,私人收藏

但比較特別的是,書中插圖地面有陰影,日本畫師們的臨摹作品卻沒有。收藏於神戶市立博物館的《犀牛圖》也源自《動物圖譜》,大概是經過二次臨摹吧,特彆強調丟勒筆下犀牛身上的斑紋和背上的角。

《犀牛圖》,18世紀末~19世紀初,日本神戶市立博物館

18世紀,犀牛成了歐洲各地的觀賞用動物,威尼斯風俗畫家彼得羅·隆吉(Pietro Longhi)也畫過一幅犀牛畫。從這個時期開始,丟勒犀牛版畫的影響力才逐漸式微。

彼得羅·隆吉《犀牛》(The Rhinoceros ),1751 年,義大利威尼斯雷佐尼科宮。

犀牛還沒有瀕臨滅絕的時候,人們就一直傳說著獨角獸的故事,人類對於獨角獸,似乎懷著一種特別的痴迷。

在中世紀歐洲的傳說中,獨角獸是一匹雪白的小馬,額上長著一支有魔力的長角。

它居住在森林中,性格溫順謙和,走路時會小心地避開綻放著的花朵。它雖然力大無窮,可是卻會被純潔少女的體香所迷惑。當少女來到森林之中,它會走出來,把頭枕在她的膝蓋上,安然睡去。這時,少女就會野蠻地研下它的長角。這是捕獲獨角獸的唯一辦法。

多明尼基諾《少女與獨角獸》(The Maiden and the Unicorn),1602年,義大利羅馬法爾內塞宮。

傳說中的中國獨角獸,最著名的就是麒麟了。獨角長在它的頭中間,肉質,頗具靈異。與西方的獨角獸一樣,它走路時相當小心,不肯踩死一隻昆蟲或一棵小草。中國人把它當成預示祥瑞的神獸。

孔子誕生的那天,它就曾經銜著一本玉書前來祝賀。魯哀公十四年,它又被一個車夫捕獲,孔子認出了它,不禁淚流滿面,嘆息說:「吾道窮矣!」於是擲筆停止了《春秋》的寫作,並在兩年後去世。

《麒麟》:《鳥獸戲畫》乙卷局部,12 世紀,日本京都高山寺。

替舜帝執掌刑法的皋陶,有一頭獨角獸,叫作獬豸(音同「謝至」)。訴訟時,它會用角指向無理的一方,甚至會將罪該處死的人抵死。對於姦邪的官員,它會用角將其撞倒,然後吃下肚去。所以,後來執法者的帽子上,總要畫上它,表明自己的公正。

象徵公正的獬豸圖片源自網路

中國人對待傳說中的獨角獸,不但不會像西方人那樣去砍角食肉,而且頗為敬重。所以我們在繪畫、雕刻和建築上,能屢屢看到它們可親的形象。

可是對待我們身旁活生生的獨角獸,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中國人手段之毒辣,是完全不亞於那散發著幽香的「純潔」少女的。

獨角的犀牛們,是一種有1噸多重的龐然大物,可是竟也有著傳說中獨角獸的那種羞澀與膽怯。它從不會對人主動發起攻擊,只有當它陷入困境時,它才會舉起獨角,這時,獅子、老虎都會退讓三分。

圖片源自網路

然而,它這最好的防身利器,卻為它招來了最大的殺身之禍。

貪婪的人們過分地渲染了犀牛角治病的功效,並且相信用它做成的酒杯有著解毒的妙用。而犀牛角做成的工藝品,更是得到一些人變態的追捧。

4個世紀前,英國國王查理五世用兩隻犀牛角,償還了相當於100萬美元的債務。紐約的一次拍賣會上,一件清朝康熙犀角杯竟賣出1850萬元的天價。高昂的價格,折射出犀牛最終的宿命。

圖片源自網路

唐朝時,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甚至青海,都有犀牛,而到了明朝,就只有貴州、雲南有了。清朝時,南方各省官員禁止民間捕獵犀牛,專由官府捕獵,他們出動上千的官兵,對犀牛狂捕濫殺。他們努力用犀牛角,向上司和皇上換取更好的官位。

在1900年後,他們砍下了300多支犀牛角進貢給了朝廷。這是中國最後一批犀牛。可是,他們即使滅絕了犀牛,也換不到皇帝的恩寵了。1911年,清朝覆滅。

人們把一直生活在中國南方山林中的印度犀、爪哇犀和蘇門答臘犀統稱為中國犀牛。1916年,最後一頭雙角蘇門答臘犀被捕殺;1920年,最後一頭大獨角犀(印度犀)被殺;1922年,最後一頭小獨角犀(爪哇犀)被殺。

此後,沒人能在中國再看到任何一頭犀牛。

圖片源自網路

中國犀牛消失在20世紀初的中國,當時戰爭頻繁,兵荒馬亂,無人在意。相傳,麒麟在人類相互殘殺和破壞生態時就會隱而不見,在太平盛世,它會重現人間。

可是,犀牛呢?

《戀愛的犀牛》中,人們唱:「愛情是多麼美好,但是不堪一擊。」生命又何嘗不是如此,看起來皮糙肉厚的犀牛還是逃不過人類貪婪的慾望,難以抵抗被支配的宿命。

生命是多麼美好,但是不堪一擊。

馬路說:別怕,圖拉,我要帶你走。在池沼上面,在幽谷上面,越過山和森林,越過雲和大海,越過太陽那邊,越過輕雲之外,越過星空世界的無涯極限,凌駕於生活之上。前面就是一望無際的非洲草原,夕陽掛在長頸鹿綿長的脖子上,萬物都在雨季來臨時煥發生機。

世界犀牛日,願世界上的犀牛,都能對著每一個新一天輝煌燦爛的黎明,張開自己溫柔的眼睛。

互動話題:在哪一刻,你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卻又不堪一擊,無能為力?

(其實你的感受,動物們也同樣有。

更 多 美 好 的 內 容

申賦漁 著

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

最後一隻渡渡鳥,1681年,死於槍口下,模里西斯

最後一隻旅鴿,1914年,死於辛辛那提動物園,美國

最後一隻隆鳥,1649年,死於人類的捕殺,馬達加斯加

最後一隻異龍鯉,1981年,死於異龍湖的乾涸,中國

……

它們走了,我們還在。孤獨的人類是可恥的。

本書敘說了數百年間,世界各地滅絕了的,或正在走向滅絕的30多種動物的故事,記錄它們,是在尋找它們,並讓它們永遠地留在我們心中。尋找,是希望悲劇不再重演,是找回心中對自然的愛,是對未來滿懷希望。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浦睿文化 的精彩文章:

5分鐘讓你成為飯桌上的文化人

TAG:浦睿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