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觀點連載‖我們為什麼要批駁劉心武

觀點連載‖我們為什麼要批駁劉心武

其實從劉心武的「秦學」理論出爐開始,批評的聲音就沒斷過,只不過由於「秦學」一開始影響太小,所以支持也好批評也好,在社會上沒形成什麼效應。自從「秦學」登上了《百家講壇》,情況發生了突變,全國愛看《百家講壇》的人開始「不得不」聽了。我們也是那個時候才真正了解「秦學」的,當然從我們第一次知道那個「神奇」的故事起,從來沒覺得那是真的。我們周圍的同事和朋友,還有網友,也有相當多的人知道那不是真的,並且有的人相當憤慨。至於大多紅學家們對「秦學」持否定態度,我們也是從媒體上知道的,因為平時也接觸不上。所以有人說好像是劉心武代表平民挑戰權威,這樣的說法非常荒謬。平民批評劉心武的多了,研究《紅樓夢》也不是紅學家的專利。所以說,批評劉心武並不是什麼身份和地位的問題,是對知識的真實與虛假的探求問題。

下面我們來探求一下基於什麼原因批評劉心武。

1、對《紅樓夢》創作背景的熟識

劉心武的理論中用了大量的康雍乾三朝的歷史背景和江寧織造曹家的家族背景作鋪陳,對於並不太熟悉《紅樓夢》的人來說,聽一聽確實可以長長見識。但是對於對《紅樓夢》有一定研究和了解的人來說,這些東西太熟悉了,所以就沒有獲取這些知識的需求,更談不上長見識了。並且這些歷史知識有的是正史,有的是野史,還有很多是100多年來一些專家學者經過辛苦考證出來的,這些歷史知識並不是劉心武原創的,劉心武只是為了他的需要用了一些,然後講給了大家。這些史料並不是劉心武有意為大家傳播知識的,是為他後面的論點作鋪陳的,當然了,聽完後面的論點才知道與史料根本沒有必然的聯繫,所以這些史料充其量只算是一種煙霧彈而已。

2、對《紅樓夢》文本和批語有一定的了解

劉心武的理論中當然用了很多原文和批語,所以你要判斷劉心武的理論有沒有道理,就要對紅樓夢文本及批語有相當的了解,如果了解不夠,或者根本不了解,那麼不論是劉心武還是別人,你的感覺就像是聽講天書似的。引文出自哪回,批語出自哪回,前後關聯的故事背景是什麼,批語的意思是什麼,批語是誰寫的,哪一年寫的,等等問題都需要知道一些。你只有對文本及批語有了相當的了解,你才能形成自己的思路,你才能有一個比較清晰的判斷能力,不必跟著別人走。

3、對《紅樓夢》的研究歷史有比較清醒地認識

關於《紅樓夢》的研究文章很早就有了,可以說隨著《紅樓夢》文本的傳世,研究文章就隨之而生,尤其近100年來,研究文章多如牛毛,形成一種「紅學」。但如何認識這些文章,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在剛開始看紅樓夢研究文章時,也是今天信這個,明天信那個,今天在這兒好像找到了突破口,明天又在那兒發現了新大陸,頭腦一直是暈暈的,但又極度亢奮。在讀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後,最後形成了許多的疑問和謎團,如果想解開疑問和謎團,就得自己回到最初的基本點(紅樓夢文本和批語)去尋求答案。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更需要一定的文學知識和生活經驗,經過一段時間的思索,可能真正的答案很難找到,但是對於一些基本問題自己就會有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自己也會形成一種清晰的思路,對於其他人的觀點才會有一個比較理智的判斷。

像上面講的,只要有了一定厚度的關於《紅樓夢》的知識儲備的人,就很容易知道劉心武講的故事是猜的、是編的、是假的,既然是假的,當然要批評了。就像對賣假貨的,不能用商量的口吻,當然是義正詞嚴地揭穿他。總不能讓一個假的東西在光天化日之下大搖大擺、冠冕堂皇地招搖過市,這也太滑稽了。

GIF/907K

4、必須反對像「秦學」這樣的偽學術

其實,老舍先生早就在他的《紅樓夢並不是夢》中寫道:「我反對『無中生有』的考證方法:一部文學作品的思想、人物和其他的一切,都清楚地寫在作品裡。作品中寫了多少人物,就有多少人物,別人不應硬給添上一個,或用考證的幻術硬給減少一個。作品裡的張三,就是張三,不許別人硬改為李四。同樣地,作品中的思想是什麼,也不準別人代為詭辯,說什麼那本是指東說西,根本是另一種思想,更不許強詞奪理說它沒有任何思想。」「誰都絕對不該順著自己的趣味,去『證明』作品是另一個東西,作品中的一切都是假的,只有考證者所考證出來的才是真的。這是破壞民族遺產!這 么考來考去,勢必最後說出:作品原是一個謎,永遠猜它不透!想想看,一部偉大的作品,像《紅樓夢》,竟自變成了一個謎!荒唐!」

不少劉心武觀點的支持者認為,劉心武為推廣《紅樓夢》立下了功勞,起到了學術與民間的交流作用,但事實上,在當前不少青少年乃至成年人對《紅樓夢》不甚了了的情況下,身為一個著名作家的劉心武,在央視這個權威的話語平台上發表言論,一定要慎之又慎,否則,會造成廣大觀眾和讀者對於《紅樓夢》和歷史的誤讀,以訛傳訛,遺毒無窮!

我們注意到,劉心武最近在媒體上辯稱:「紅學是一座『富礦』,人人都有開採的自由。」我們感到,這頗有些像阿Q對小尼姑的想法:為什麼和尚碰得,我卻碰不得?當然,人人都可以研究「紅學」,無論紅學家,還是平民,但一切研究都應該建立在有根有據、認真治學的基礎上,否則,就不是研究「紅學」,而是在玩弄「紅學了」。

當老資格的紅學家批評劉心武的時候,劉心武說:須知紅學研究是一個公眾共享的話語空間,不是個別「學閥」所能壟斷的;當青年學者批評劉心武時,劉心武又說:看我老了,便拿來當靶子射。其實,從劉心武對於批評的態度和他所作出的反應,我們便可以看出其是一個不善於理性思考的人,別人批評你是因為不同意你的見解,與你歲數大小有什麼關係,難道你歲數大了別人就批評不得?那你豈不是也在以勢壓人嗎?如果你覺得別人的批評不對,可以指出他在哪點說的不對,而不要在年齡大小、職務高低、身份有無,甚至對方稱沒稱呼自己先生這些與學術無關的問題上糾纏不休嘛!

如果與劉心武相比,那我們更是一介「平民」,我們對於《紅樓夢》,也只能算是一個愛好者而已,而我們也僅僅是從對《紅樓夢》的一些粗淺了解,和世態常理的角度出發,針對劉心武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見解,未必正確,但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只是希望能夠讓一些不了解《紅樓夢》人知道,劉心武的說法不過是一種說法而已,姑妄聽之,但不能輕易信之。

我們之所以批駁劉心武,並不是我們做人不「厚道」,而是想說明,以這樣一種草率的態度來治學,又怎麼可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呢?而劉心武打出了「平民紅學」的幌子,其實是「挾平民以令紅學」。平民可不可以研究《紅樓夢》,當然可以!但問題是,一切研究都應該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之上,而不是在想像的基礎之上,劉心武是一位優秀的作家,想像力有餘,可卻欠缺治學的嚴謹。所以,聽劉心武解說紅樓,讓我們頗有些聽韓喬生解說足球之感。

其實,批駁劉心武本不必耗費這樣大量的筆墨,因為他的立論打根上起就是錯誤的,如果說曹雪芹按照劉心武這樣的寫法寫下去,估計曹雪芹不用到八十回,寫十回就累死了。你說《紅樓夢》中有曹雪芹的身世之感,譏刺之言,這我相信,你說《紅樓夢》在小說之中再套一個小說,打死我也不信!所以說曹雪芹說自己「滿紙荒唐言」未必是真,但劉心武「滿嘴荒唐言」卻肯定不假。劉心武說他的研究方法是「探軼學中的考證派」,可是探軼也好,考證也罷,都必須是「有中證無」,而不能是「無中生有」。在自然科學領域我們要防範偽科學的侵襲,在社會科學領域我們也同樣要防範像劉心武所謂的「秦學」這樣的偽學術。

也許,你還可以看看——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扯淡 的精彩文章:

想問一下哈爾濱遊樂園:鐵牌砸破遊人頭 就讓一切都隨風?
「榆林產婦跳樓事件」:不是這世間所有的痛,都能被人感同身受

TAG:靜扯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