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滅亡其實是另有原因

明朝滅亡其實是另有原因

明朝萬曆四十七年,即1619年4月14日,扯旗造反的後金「覆育列國英明汗」,即後來的清太祖努爾哈赤,集中四萬五千精銳主力,向進抵薩爾滸的明軍主力杜松部發起暴烈進攻。震驚天下的薩爾滸之戰正式打響,之後五天血戰里,號稱集中舉國精銳的九萬明軍,三路主力被殲滅,一路倉皇逃竄,三百多將領和四萬五千將士為國捐軀!出乎意料的脆敗,宣告了新興後金政權的強勢崛起,其重大意義,正如《清史稿》感嘆:薩爾滸一役,翦商業定!

洪武3年4月,明軍再次北伐。於沈欲口大破元軍主力王保保,俘虜文濟王以及國公閻思孝,虎林赤,察罕不花,韓扎兒等官員貴族1865人,官兵84500人,馬匹15280,其他騾子,牛,羊無數。王保保僅幾人逃脫。取得了世界上到那時為止與元朝軍隊作戰最輝煌的陸戰大捷。

洪武20年,明軍越過長城,2月明軍輕騎雪夜賓士,偷襲元軍大寨。6月乘勝追擊,在蒙古捕魚兒海,大敗元軍,俘虜元朝皇帝的次子地保奴,妃子等64人,太子必里禿,妃子,公主等59人,代王達里麻,平章八蘭等官員2994人,軍士百姓77037人。寶璽,旗牌149個。金印1個。馬匹47000,駱駝4804,牛羊102552,車3000。蒙古從此一蹶不振,分成韃靼,瓦刺,兀良哈等3大部。 到了永樂皇帝的時候,草原上的韃靼部勢力逐漸強大起來,形成了對內地和平的威脅。時代和個人的魅力與魄力使永樂皇帝成為了第一個親自率領大軍深入漠北討伐胡人的漢族皇帝。他曾經親自帶領2萬騎兵帶著20天的乾糧在沒有地圖的情況下冒險突襲位於現在俄國境內鄂嫩河邊的韃靼大寨。隨後又在飛雲山大戰中擊破5萬蒙古鐵騎徹底擊敗韃靼在漠北的勢力,韃靼大汗向明軍稱臣納貢,表示屈服,永樂皇帝接受了貢品,封韃靼大汗為和寧王。隨後大軍一直進入到極北的擒狐山,在巨石上刻字為碑「翰海為鐔,天山為鍔,一掃風塵,永清沙漠」。

在遠東,東北,大明的軍隊建立了奴兒甘都司控制了黑龍江,烏蘇里江,庫頁島等廣大地區,建立了130個衛所,當地部落全部向大明臣服。在新疆大明在哈密建立了管理機構,駐紮了軍隊,行使對新疆的主權。而最為驚世駭俗,名秉青史的還是鄭和7下西洋,第一次把中華國威遠布四方百萬里,各國莫敢不服。

明朝建國的第224年,明軍開始抗日援朝的戰爭,明軍以少勝多,充分發揮了中國在火炮上的長處,大敗日本豐臣秀吉的20萬戰國精英。並且在戰爭結束後,在北京紫禁城下公斬日本戰犯,威震日本,大振國威。

這麼強大的軍力怎麼就滅亡了呢?明末崇禎帝雖然談不上是個好皇帝,起碼還算勤政,當時黨爭不斷,但哪個時代沒有黨爭呢?沒有勢力博弈呢?這些都不至於斷送一個王朝。當時因為科技達不到現在這種發達程度,天災足以毀滅一個強大的國家。那是正趕上全球進入了罕見的冰凍時期,給這個以農業為主,人口眾多的國家帶來了毀滅性打擊。冰凍讓農業收入驟減,加上連續的乾旱,蝗災,和因為災害而廣泛流行於北方的天花,鼠疫等烈性傳染病,讓北方災區的人們對生活已經絕望了。試想,一個過了今天沒有明天的人還有什麼恐懼的嗎?這時候的災民是最好團結的,所以各路起義軍揭竿而起,給這個國家的實力造成了摧毀性打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明軍與倭寇的那些事
這個人是明朝最受百姓愛戴的太監,手握重權卻為人正直,清廉
明朝的後期軍隊的脆弱,為何在投降滿清之後,改頭換面成強軍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