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睡前聽故事的孩子和不聽的孩子差別竟如此之大?

睡前聽故事的孩子和不聽的孩子差別竟如此之大?

你們家的孩子是怎樣入睡的?

Ta是聽著故事入睡,

還是伴著溫柔的催眠曲入睡?

有些爸爸媽媽以為,

只要把寶寶哄睡著了就好,

聽故事或者聽歌與否都不重要。

可是你知道嗎,

聽睡前故事長大的寶寶

跟沒有聽睡前故事長大的寶寶

真的會有很大的差別。

在英國《每日郵報》上,

美國兒科學會的呼籲:

在孩子的嬰幼兒時期,

請給孩子養成閱讀床頭故事的習慣,

這對孩子日後行為習慣和學習成績

起著重要作用。

美國社會學家在上世紀80年代做過一項普查,他們發現,中上層階級家的孩子和社會底層家庭的孩子,3歲時辭彙量居然相差了一半。打個比方說,富裕家庭的孩子說:長城雄關萬里。而底層孩子只會說:長城啊,你怎麼那麼長。

★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 ★

研究者給參與調查的孩子戴上監測器,發現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能對0~3歲的孩子說3000多萬個詞。不斷的語言重複和刺激,促進了孩子的大腦發育,最終導致孩子領先。

我們常聽到的「3歲看到老」的老人言,很多父母沒能參透對於0~3歲的寶寶,作為父母的他們真正的任務是什麼?那絕對不是早教班、提前學認字、學數學,而是語言的發展。

兒童心理學家將上述辭彙差異稱作辭彙鴻溝,

並認為正是兒童3歲時辭彙量的差距,

導致了孩子成年後的差距。

那麼,最好的早教是什麼呢?

父母多和孩子說話,就是最好的早教。

從兒童成長的角度來說,臨睡前是人類大腦的記憶最清晰、最牢固的黃金時間。而1~3歲是大腦智力開發的最佳時間,如果在睡前給孩子講一段故事,也許是父母小時候的經歷,也許是媽媽改編的某個童話故事,真的能讓孩子受益終生。

聆聽,是兒童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獲取知識最有效的辦法之一!

睡前故事還有一個好處,

則是培養親子感情。

有媽媽問我:白天很忙,早出晚歸,怎樣和孩子更親密點?

我的答案是:給他講睡前故事呀。不要以為睡前故事就是簡單的講故事、打發熊孩子,而是在細膩輕柔講述的故事中,傳達媽媽的情感,和孩子親子互動。

講過故事的媽媽一定有感受,孩子如果聽入迷了故事,會提出好多問題。這些都是傳遞價值觀、疏導孩子情緒的好時機。孩子入睡是一天中最黃金的時間段,如果沒有睡前故事,孩子的童年就少了什麼,就像身體缺了一位元素一樣。

所以,從今晚開始給你最愛的寶寶講故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