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劉松林運用經方治療咳嗽經驗

劉松林運用經方治療咳嗽經驗


 點擊上方"岐伯有道"可關注我們





⊙作者:何家振,鄧惠文,張夏維


指導:劉松林








劉松林系湖北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知名傷寒學者,全國第三批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師承傷寒名家梅國強教授,從事《傷寒論》研究、教學與臨床二十餘年,擅長中醫內科雜病的辨證論治,臨床上治療肺系疾病頗多,運用經方對咳嗽的治療有獨到經驗。筆者有幸侍診於側,現將其經驗進行總結,以饗同道。




1

辨析咳嗽之病因病機




肺為五臟六腑之華蓋,其位最上,主皮毛而開竅於鼻。《素問·咳論》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指出外邪從皮毛侵肺,寒邪從胃上至於肺,外內合邪故致咳嗽。劉教授認為凡外邪襲人,不從皮毛而客,必由鼻竅而入,故六淫外邪最易侵襲肺衛;又肺為嬌臟,不耐邪擾,由外感引起肺系疾病者多見,但因內傷飲食或情志失調,臟腑失和,所生風、痰、瘀、火等內邪上擾於肺而發病者亦不少。無論外感,或是內傷,犯之於肺,皆可引起肺的氣機升降活動失常,而致肺失宣降、肺氣鬱閉或肺氣上逆等,臨床可見咳、痰、喘等病證。




2

辨析咳嗽病肺之本證與臟腑相關證




《素問·咳論》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並列述五臟六腑十一種咳之傳變癥狀,為後世醫家從臟腑辨治咳嗽樹立典範。劉教授認為咳嗽必責之於肺,與脾腎相關。如《內經》曰:「肺在變動為咳」、「五氣所主肺為咳」,以普通感冒為例,患者除有咳嗽外,常出現鼻塞、流涕、噴嚏、聲重、發熱惡寒、自汗或無汗等肺系受邪、表衛失調諸癥狀,此即為咳嗽病肺之本證。劉教授認為臨床上臟腑相關所致咳嗽很常見,若久咳或虛咳者,多與脾腎相關。後世雲「肺不傷不咳,脾不傷不久咳,腎不傷不喘咳。」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脾胃虛弱,運化無權,不能輸布津液,則津液停聚為痰,上犯於肺,咳嗽痰多清稀,或伴氣短。土不生金,或氣血不足,可致肺虛咳嗽久治不愈,或反覆外感而咳嗽。肺為腎之母,肺病日久不愈則累及於腎,母病及子也。腎主納氣,腎精充足則呼吸平穩,腎虛則呼吸表淺。故肺腎氣虛者,多喘咳不寧,痰涎壅盛,甚則張口抬肩,難以平卧,以老年人多見。




3

運用經方治療咳嗽舉隅




3.1  麻杏石甘湯




《傷寒論》第63條「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發汗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劉教授認為寒邪侵襲肌表或肺衛,根據寒邪侵入層次不同,有犯於肌表、客於經絡與邪侵肺系之別。若犯於肌表,寒邪外束,衛氣被遏,可見發熱惡寒等;若客於經絡,太陽經氣不利,可見項背強硬不舒;若寒邪犯於肺系,則可見咳嗽、喘氣等,可以加厚朴、杏仁等宣肺止咳;侵襲肺系,入里化熱,邪熱壅肺可致發熱喘咳,可用麻杏石甘湯清熱宣肺止咳。




患者毛某,47歲,2014年2月初診,3周前感冒,後咳嗽,晨起、睡前、受涼情況下咳嗽,咳嗽前咽癢不適,有黃稠痰,不易咳出,無胸悶胸痛,汗多,口乾不苦,飲食及睡眠尚可,大便溏,小便可。舌淡,苔淡黃略厚,脈緩。炙麻黃10g,黃芩10g,杏仁10g,炙甘草10g,荊芥10g,蘇梗10g,蘇子15g,貫眾15g,冬花15g,紫菀15g,茯苓10g,蟬蛻10g,藿香15g,佩蘭15g,玄參10g,山豆根15g,木蝴蝶15g,7劑。患者寒邪傷肺,蘊里化熱,肺氣不宣,治以麻杏石甘湯合止嗽散加減,用黃芩易石膏,便於清上焦肺熱,宣肺止咳。7劑後複診咳止大半,後據原方調理1周而愈。




:該患者外感風寒,侵襲肺系,導致肺失宣降,故咳嗽頻發,咽癢不適;久則入里化熱,痰熱壅肺,故有黃稠痰,劉教授治療此類病證,遵循「在表初用辛涼輕劑」,多用銀翹散或桑菊飲加減,對於舌苔厚膩者,常加用蘆根、薄荷、藿香、佩蘭等輕清之品透風滲濕,對於咽癢咳嗽者,常加用蟬衣、僵蠶、木蝴蝶等祛風止癢止咳,注重「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的用藥原則。臨床上若痰熱蘊肺,肺失宣降者,治宜清熱宣肺化痰,用麻杏石甘湯或小陷胸湯為代表方加減。「若肺失宣降較重者,本方可兼仿麻杏石甘湯義(如麻黃、杏仁、白英、敗醬草),而加強清熱宣肺,化痰開結功效。」總之,針對病性的寒熱,發汗解表或清化痰熱,都以宣肺為要,恢復肺氣宣降,則咳嗽自止。




3.2  射干麻黃湯




《金匱要略》曰:「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寒飲郁肺,肺氣不宣,故氣逆咳喘;痰阻喉間,氣觸其痰則喉中痰鳴如水雞聲。治以該湯散寒化飲,消痰散結,降肺止咳。




患者胡某,女,24歲,2014年11月初診,咳嗽反覆發作近2個月。初起於感冒,經治療後咳嗽至今。晨起後及遇冷風后咳嗽明顯,乾咳無痰,無胸悶、胸痛。咽癢不適,背部惡寒、惡風。平素惡寒,手足冷,甚則徹夜難安,食慾差,難以入睡,易驚惕。大便或稀或干,小便可。月經來潮時腰酸、小腹痛、惡寒肢軟。末次月經10月27日。舌淡黃粗糙,脈緩。炙麻黃10g,炒杏仁10g,乾薑10g,細辛5g,五味子15g,茯苓10g,射干10g,桔梗15g,生甘草10g,炒黃芩10g,陳皮10g,膽南星15g,百部15g,冬花10g,紫菀10g,蘇子10g,僵蠶10g,蟬衣10g,制杷葉15g,7劑。患者寒飲化熱,壅塞肺氣,故以射干麻黃湯加黃芩清熱,加膽南星、陳皮祛痰,僵蠶、蟬衣祛風止咳,加百部、紫菀、款冬花、制杷葉潤肺下氣,共奏消痰散飲,降肺止咳之功。患者複診時咳嗽減輕,有少許白痰咳出,加法半夏10g,續服7劑後,咳嗽基本痊癒。




:《素問·藏氣法時論》曰:「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寒邪客肺,久羈化熱,或溫邪襲肺,耗傷津液,煉津成痰,形成痰熱蘊肺證,症見喘咳氣涌,胸悶氣短,咳吐黃痰等,劉教授認為「以方測證,本證當是外有風寒,內有水飲,寒飲相搏,壅塞肺氣所致,但患者若遷延日久才就診中醫,則常有痰飲化熱之勢,如出現咳黃痰,舌苔黃厚,痰黏不易咳出,舌偏紅、脈滑數等」。現代醫學也認為,咳嗽、哮喘久治不愈多伴有感染,需抗生素控制感染才能奏效。所以,劉教授常在射干麻黃湯中加黃芩、魚腥草、敗醬草等清輕之品清肺化痰。




3.3  小青龍湯




《傷寒論》第40條曰:「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可以治療風寒束表、寒飲停胸而致咳喘,仲景提出痰飲病的治療大法,「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對寒飲射肺者,當用溫肺化飲法治之。溫肺者,溫化肺中之寒飲也。其所用乾薑、細辛、半夏等辛溫之品正是為了溫肺散寒化飲,小青龍湯證是其代表方。




患者韓某,女,69歲,2014年11月初診,咳嗽反覆發作十餘年。多年來咳嗽反覆發作,伴背部惡寒明顯,感寒則咳嗽再發。現咳嗽受涼再發,多為白色泡沫痰,痰量較多,口乾喜飲。飲食一般,睡覺時差,大便1-3日一次,偏干,夜尿2-3次。左腰酸麻疼痛。舌淡苔薄微滑,有裂紋,脈緩。炙麻黃10g,桂枝10g,五味子10g,細辛3g,乾薑6g,炙甘草9g,法半夏15g,陳皮15g,茯苓20g,紫菀15g,冬花15g,前胡15g,白前15g,葶藶子15g,炒黃芩10g,魚腥草15g,桑白皮15g,核桃仁20g,杜仲20g,7劑。患者寒飲停肺,肺失宣降,兼有化熱之象,故用小青龍湯溫肺化飲,加法半夏、陳皮、茯苓等祛濕化痰,紫菀、冬花、前胡、白前潤肺化痰,葶藶子、黃芩、魚腥草、桑白皮清熱瀉肺,核桃仁、杜仲補腎溫肺,7劑後患者咳嗽減輕,考慮歲將冬至,遂守原方10劑用白蜜熬膏,調理至次年春天,病情穩定。




:劉師認為患者肺陽不振、溫化失司,常表現為胸部惡寒,治療可溫肺化飲;若寒痰蘊肺,有背部惡寒者,治療考慮肺、脾、腎三臟同調,除溫肺化飲,還應健脾補腎,溫陽化氣。臨床上外寒內飲不過十之一二,外寒內飲化熱之咳喘常佔十之八九。若有煩熱口乾,痰黃、綠稠痰,舌暗紅(絳)、苔微黃,脈滑數等,但見一二症,便為化熱之徵,須加生石膏清之,即小青龍加石膏湯。但臨床需注意的是,「此種加味方法,對以寒(飲)邪為主兼郁而化熱者,似覺療效甚佳,而對老年體弱,不發熱者尤宜。蓋以符合治療上焦如羽,非輕不舉之意,如黃芩、魚腥草、白英、敗醬草、忍冬藤等,可酌情使用」。




3.4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




《傷寒論》曰:「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之。」厚朴苦辛溫,功能消痰除滿、下氣降逆;杏仁苦溫,功能宣肺化痰、止咳平喘。故而本方功能解肌祛風、降氣平喘,實屬素有咳喘而兼外感之良方,對於因氣血不足,外感風邪而久咳者亦有療效。




患者黃某,女,61歲,2015年2月初診,易感冒十餘年,再發伴咳嗽反覆發作3個月。去年冬月感冒後,噴嚏,流清涕,偶頭痛,活動後汗多,經抗生素治療緩解,咳嗽反覆發作,咽部輕微不適,白痰,量少不易咳出。飲食可,睡眠可,小便可,大便稀,日3次。舌淡,苔薄白,脈緩弱。炙黃芪15g,桂枝6g,赤白芍各15g,炙甘草6g,党參10g,茯苓15g,焦白朮20g,川厚朴10g,炒杏仁10g,炙麻黃6g,僵蠶15g,蟬衣15g,制杷葉15g,炒黃芩10g,補骨脂15g,五味子10g,乾薑10g,麥冬10g,7劑。患者脾肺氣虛,寒痰蘊肺,故治療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湯合四君子湯加減,炙麻黃、杏仁開宣肺氣,炒黃芩清熱化痰,補骨脂、五味子、乾薑溫肺化飲,麥冬滋陰潤肺,共奏健脾益氣,化痰止咳之功。患者複診自覺癥狀減輕,遂將原方改為膏劑,堅持服用2個月後諸證緩解。




:老年患者素體虧虛,肺脾腎臟氣不足,易外感邪氣,引起咳嗽反覆發作,纏綿難愈。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以桂枝湯作底方,解肌祛風、調和營衛,加厚朴、杏子以止咳化痰,降氣平喘。臨床上若合用四君子湯則有健脾益氣止咳之功,若合用六味地黃丸則有補腎納氣止咳之效,對於氣血虧虛、肺氣不足者尤為適宜。




4

總結




劉教授根據內外合邪而致咳的病因病機,認為臨床上咳嗽辨治當以肺為中心,兼顧脾腎,先辨外感、內傷,次辨寒熱虛實。新病多屬外感,久病多為內傷;外感以辨寒熱為主,臨床上以觀面色、察痰色、視咽喉、摸脈象、看舌象為辨;內傷以辨虛實為要,「虛者補之,實者泄之」,虛實夾雜攻補兼施,不能見久病即妄補,而犯虛虛實實之戒。總之,治療大法當以恢復肺之宣降為主,針對病性的寒熱,發汗解表或清化痰熱,都以宣肺為要,恢復肺氣宣降,則咳嗽自止。常用治法有宣肺止咳、降肺止咳、溫肺化飲、潤肺滋陰等法,擅長化裁經方併合時方治療,常用方有麻杏石甘湯、射干麻黃湯、小青龍湯、桂枝加厚朴杏子湯等,主方雖精簡,但臨床上需「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才能靈活加減,以應變化之病情。




參考文獻:略。






溫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下面是你最愛的微信榜單, 家庭倫理道德思想, 中醫知識, 國學傳統文化, 並提供最新的免費公益傳統文化培訓, 開啟幸福圓滿人生...





快去關注吧,還等什麼呢?!



如何關注


長按二維碼

,選擇「

識別圖中二維碼

」即可

一鍵關注。


②複製「微信號ID」,在「添加朋友」中粘貼搜索關注。





你本善良


jrbchm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國學傳統文化,家庭倫理道德思想,性理療,講病治病,佛法






岐伯有道


yidaoyiruchan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學習古中醫, 傷寒論經方傳承


對經方有興趣者,可加微信

jrbchk

交流







聖賢治要


daodeism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聖賢治世精要, 國學傳統文化, 家庭倫理道德思想, 歷史文化








改變我們眼中的世界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人從生下來的那一剎那,就踏上了回去的旅途,這中間的所有經歷都叫命運,而所有的過程和感悟都是收穫,這所有的收穫都是補課,而生生世世的補課都是為了邁向涅槃! 當我們內心的世界改變了,我們眼中的世界就改變了,我們的世界也就改變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伯有道 的精彩文章:

让你一口气读懂阴阳(深度养生好文)
【經方】中醫專方秘傳(精選)
脾虛、體濕、體寒的區別
潘毅:四季晨昏方位不同,同一種病的治法理應不同(收藏貼)
一桶冷水讓兩夫妻從此陰陽相隔……

TAG:岐伯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