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如何少吃鈉?
鈉是人體生理所需的必需常量元素之一,其主要生理功能是維持滲透壓及酸鹼平衡。一般來說我們每日攝入的鈉只有小部分是身體所需的,大部分都要通過腎臟從尿排出,還有一小部分從汗液排出。人體內鈉增加會造成細胞腫脹、水腫,導致高鈉血症、心源性水腫等疾患。
而透析患者腎臟已經處於失代償狀態,患者基本上都處於少尿或無尿狀態,為了減少腎臟的代謝負擔,避免體內過多的鈉蓄積,我們建議透析患者每日鈉攝入量在1500mg~2000mg,尤其在患者已經存在水鈉瀦留、水腫、頑固性高血壓的情況下,限制鈉攝入很有必要。
那麼如何通過飲食來減少鈉的攝入?很多患者誤以為限鈉,不就是少放鹽嗎?研究發現,日常生活中,77%的鈉攝入都來源於加工食品,烹調用鹽只佔11%,其餘12%包括飲用水和食物中的天然鈉含量。
限制鈉的攝入,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限制食用鹹蛋、松花蛋、醬菜、罐頭、熟食、火腿腸等加工食品。
此外,豆腐乾、挂面、水果乾、鹽焗的堅果、炒花生、巧克力、糖等也是鈉含量較多的食物,要盡量避免食用。我們來舉兩個例子說明一下食物中的鈉含量。100g小麥粉中鈉含量為2.7mg,而100g挂面中有184mg的鈉;100g豬肉中含有59mg的鈉,加工為肉鬆後鈉增加至469mg。可見透析患者應該避免食用加工食品。
第二,透析患者日常飲食中如何食用調味品。
1g食鹽中含有393mg鈉,因此我們建議透析患者一個菜放1g鹽,一天不超過4g,而且要最後放鹽。與家人一起吃飯可以先將透析患者那份菜先盛出來,由患者自己來放這1g鹽。家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需要再多放些調味料。在放調料時要注意避免選擇低鈉鹽、老抽這些含有較多鉀和磷的調味品。放雞精、味精和醬油、黃醬、番茄醬等調味品的時候就不要再放鹽了,要注意替換食用。而且我們在烹調過程中不一定非要放鹽,可以適當放一些白糖、白醋、蔥、姜、蒜、花椒、香菜、檸檬汁等調味品,同樣可以使食物美味可口。
第三,芹菜、茼蒿、茴香謹慎食用。
芹菜、茼蒿、茴香中的鈉含量在每159mg/100g~186mg/100g,較其他蔬菜更高,需要嚴格限制鈉攝入量的患者需要謹慎食用。食用前可以先將蔬菜焯水,也可以去掉一部分食物中的鈉。
健康貼士:
希望透析患者能夠減少外出就餐,少買熟食及半成品食物,盡量在家做飯。透析患者雖然飲食上有諸多限制,但是只要用心烹調,也能吃出營養,吃出美味。
文/北京積水潭醫院營養科 周新
原創聲明: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自助獲取轉載授權。


※假期出行,中老年人旅遊要當「心」
※控費減負,健康紅利倍增
※國家衛生計生委為你貼心搭配抗癌膳食
※攜手並肩,共同鑄就心的長城
※用好「互聯網+」,老百姓少跑腿
TAG: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