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且聽詩吟:何人斯

且聽詩吟:何人斯

何人斯

究竟那是什麼人?在外面的聲音

只可能在外面。你的心地幽深莫測

青苔的井邊有棵鐵樹,進了門

為何你不來找我,只是溜向

懸滿乾魚的木樑下,我們曾經

一同結網,你鍾愛過跟水波說話的我

你此刻追蹤的是什麼?

為何對我如此暴虐

我們有時也背靠著背,韶華流水

我撫平你額上的皺紋,手掌因編織

而溫暖;你和我本來是一件東西

享受另一件東西:紙窗、星宿和鍋

誰使眼睛昏花

一片雪花轉成兩片雪花

鮮魚開了膛,血腥淋漓;你進門

為何不來問寒問暖

冷冰冰地溜動,門外的山丘緘默

這是我鍾情的第十個月

我的光陰嫁給了一個影子

我咬一口自己摘來的鮮桃,讓你

清潔的牙齒也嘗一口,甜潤得

讓你也全身膨脹如感激

為何只有你說話的聲音

不見你遺留的晚餐皮果

空空的外衣留著灰垢

不見你的臉,香煙裊裊上升——

你沒有臉對人,對我?

究竟那是什麼人?一切變遷

皆從手指開始。伐木丁丁,想起

你的那些姿勢,一個風暴便灌滿了樓閣

疾風緊張而突兀

不在北邊也不在南邊

我們的甬道冷得酸心刺骨

你要是正緩緩向前行進

馬匹悠懶,六根轡繩積滿陰天

你要是正匆匆向前行進

馬匹婉轉,長鞭飛揚

二月開白花,你逃也逃不脫,你在哪兒休息

哪兒就被我守望著。你若告訴我

你的雙臂怎樣垂落,我就會告訴你

你將怎樣再一次招手;你若告訴我

你看見什麼東西正在消逝

我就會告訴你,你是哪一個

彼何人斯?其心孔艱。胡逝我梁,不入我門?伊誰雲從?維暴之雲。

——《詩經·小雅·何人斯》

《何人斯》乃「化古」之作,和《詩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首詩的「元詩」是《詩經·小雅·何人斯》,不僅題目取自於此,還化用了其中大量的古典意象。但難得的是托古而顯新,呈現出對經典的一次全新思考。

「那究竟是什麼人?他的心難測淺深。為何去看我魚梁,卻不進入我家門?現在還有誰跟他,只有他那暴虐心!」

《詩經·小雅·何人斯》是一首表示絕交的詩,在《毛詩序》中也是十分獨特的主題,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劉俊的《廣絕交論》,可能都受此詩影響。王先謙集疏中曾解釋題目「何人」的用意:明知其人而言彼何人者,深惡之。

人有絕交,才有至交。魯迅曾贈瞿秋白一條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時至當代,詩人張棗與柏樺在四川一見如故,成為彼此詩歌創作上忠實的讀者和鼓舞者。

而《何人斯》就是這對摯友和知己之間交流切磋的見證。據說,柏樺曾回憶詩中「你和我本來是一件東西/享受另一件東西;紙窗、星宿和鍋」這一句即來自二人的親密關係。

張棗也曾自述:「我的早期作品如《何人斯》《鏡中》《楚王夢雨》《燈芯絨幸福的舞蹈》等,它們的時間觀、語調和流逝感都是針對一群有潛在的美學同感的同行而發的,尤其是對我的好友柏樺而發的,我想喚起他的感嘆,他的激賞和他的參入。」

這首《何人斯》並非平鋪直敘之作,有一定的理解難度,但你不難在這首詩中感受到魅力非凡的暗喻空間。無論是《詩經》中的原作,還是詩人的知己往事,都是對理解詩歌提供幫助。另外,《詩經·小雅·何人斯》也常被後人解讀為棄婦歌——親密的人彼此反目,尤其是戀人變心、由愛生恨,也是非常富有現代感的合理解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 的精彩文章:

快收藏,幼兒園老師推薦的五字古詩,這樣教孩子會纏著你背詩!
文化|中國人的名字有多美?看完你就知道了!
一人一首詠秋,你更喜歡誰?
走進黔江覓古詩:東南佳山水 武陵花雨深

TAG:古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