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美同樣從一國技術:如今美軍為太多發愁 中國則忙著向全球推銷

中美同樣從一國技術:如今美軍為太多發愁 中國則忙著向全球推銷

本世紀初,為應對地雷、路邊炸彈等威脅,所謂:防地雷反伏擊車,又稱:MRAP受到重視,這個技術最早由南非開始研究,故而中美同樣都是從一個國家:南非引進的相關技術。

美軍防雷車

美國下手早,從南非引進技術之後,馬上進行大量生產,僅美軍就先後列裝了超過3萬輛,如今主要是大規模作戰行動結束,已經不需要那麼了,結果閑置的數量太多,開始為如此處置發愁了。

中國相對晚一點,直到2010年,以600萬美元引進了技術專利加11輛整車,僅用2年時間,即推出國產防地雷反伏擊車,稱為:CS/VP3型,2014年,又推出VP11型,當時阿酋一次訂購150輛,金額超3億美元。

CS/VP3型在這種情況依然只保證了車上人員的安全

2017年5月,非洲某國在一次行動中,一輛中國產CS/VP3型踩上相當於30公斤TNT當量的地雷,導致人仰馬翻,連輪胎都被炸飛,車內的6位士兵僅受了一點輕傷,可以說在爆炸中安然無恙,如此效果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換成其他許多型號,人員基本無倖存之機會。

2017年8月, 「裝甲與反裝甲日」參展活動中,公開進行實爆試驗,對象之一:VP11型,這是2016年底才公開的裝甲防雷車,以10公斤的炸藥對其進行實爆,結果伴隨著濃煙的散去,車輛竟然沒事,幾乎毫髮無損,裡面的假人也相安無事,讓人們對中國產防雷車的性能有了新的認識。

起爆前

實爆

與CS/VP3型相比,VP11型機略小一點,但大體結構相近,採用以4×4卡車底盤為基礎,具備良好的機動性,採用的是V型全防護車體,部分組件安裝在車體內部,從而降低了作戰中的損毀,車體由不同形狀的裝甲板,以不同的角度組裝而成。車體前面,還可以加裝漫小推土鏟,可以用於推開障礙物等。

採用發動機前置結構,中部為駕駛室,後部為乘員艙,可以運送人員和物資。該車能夠容納7人,包括駕駛員、車長和炮手。車頂上,設有一個小型武器塔,周圍有裝甲板防護,可以加裝各種武器,一般為1挺機槍,同時也有煙霧彈發射器等。

展會上的表面

該車主要用做運輸工具,也可以充當巡邏車等,適用於低強度作戰,可以保護乘員和物資安全,可以抵禦輕武器子彈或爆炸裝置的危害。也具備良好的改裝空間,可以滿足不同的需求。中國產防雷車在國內僅有少量,屬於試驗性質,現在中國正在忙著向全球推銷國產型號,以便佔據相關的市場,只要在國外才是它大展身手的地方,如今我們已成功將其賣向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事天地 的精彩文章:

4年部置100架F35戰機 敢說:狼來了?知道,殲20那時會有多少嗎?
紅旗9導彈徹底無緣土耳其:已付第一筆貨款 購S400讓美國臉色難看
美國又挖牆角:欲售先進艦載機將俄大客戶挖走 培養中國頭號對手
美軍這次很不高興了:俄軍讓其觀摩新武器試驗 威力堪比小型核彈
真的出乎意料!解放軍又有一款攻擊機:居然不是殲16 也不是殲轟7

TAG:軍事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