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蜜月始於一次感傷之旅
「我的攝影人生,始於跟陽子邂逅。」
《感傷之旅》,蜜月旅行中的陽子
這句語淡情深的獨白,來自於荒木經惟。
提起荒木經惟,第一個跳進人們腦子裡的,可能是媒體給他貼上的「情色攝影大師」的標籤。荒木的勇氣與出格的確容易博得人們眼球,而忽視了他張狂的慾望之外的感性與隱忍。
陽子已逝,只能獨語。而那些感性與隱忍,也留在了為陽子而攝的照片里。
荒木經惟與陽子的結婚照
1971年,31歲的荒木經惟與青山陽子結為夫婦。陽子是日本最大的廣告公司電通的打字員,是公司上下公認的美女,而荒木經惟卻被認為是舉止怪異的人。這樣的兩個人走到一起,給大家帶來很大的意外。然而,他們的幸福也是旁人預料不到的。
《冬之旅》,婚後生活中的陽子與荒木經惟
他們的蜜月旅行的時光被荒木經惟留在了攝影集《感傷之旅》中。很少會有人用「感傷」來命名自己的蜜月之旅,說到這個,荒木經惟曾這樣說:
「我一直將攝影作為剖析人生、剖析自己的手段。對於我來說,結婚並不僅僅意味著兩個人在一起生活,實際上是一種攝影的旅行。我把它稱為『感傷的』,也許有點太女性化了。」
如果這個解釋稍嫌不足,我們來看一看其中作品,便可明白些許。
《感傷之旅》,躺在遊船上的陽子
照片中的陽子很少表現出與鏡頭的親近感。她很少直視荒木經惟的鏡頭。她或者在窗邊憂鬱地皺著眉頭,或者蜷縮在陽光下的遊船上,或者在廚房裡刷牙,或者蹲在月台上等火車……這不是一堆新婚燕爾的夫婦親密無間的旅行照,反而像是默默守護在陽子身邊的人為她留下的一本影像日記。
《感傷之旅》,蹲在月台上等車的陽子
在這些照片里,陽子身處不同的場景,我們可以從中尋找她與周遭環境的交流與聯繫,從而慢慢理解這個人的存在。
這也許是荒木經惟為了靠近這位美麗的新婚妻子所做的努力。在鏡頭下她憂鬱、神秘、獨立而自足。新婚的丈夫用鏡頭試圖去探尋她,理解她,愛她。
《感傷之旅》,陽子在樹上
是的,愛她。這大概就是荒木經惟把它命名為感傷之旅的原因所在。他深愛著妻子,愛到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害怕失去她。感性、熱情的他全身心交付著自己的感情,但世間萬物終有消逝的一天,張狂之後,更有跌倒谷底的哀冷。
越是愛戀,越是感傷。
《春之旅》,貓咪奇洛
蜜月歸來,荒木經惟、陽子和貓咪奇洛組成了一個幸福的小家庭。他們住在東京的一個寓所里,家裡有個又大又寬敞的陽台。
他們日日在這裡享用點點滴滴的生活之喜,直到病魔對陽子投來陰暗的一瞥。
《冬之旅》,陽子病逝前與荒木經惟雙手緊握
1989年,陽子被診斷出患有子宮瘤,住院治療。1990年1月27日,陽子靜靜地走了。這一切似乎來得太快,又結束得悄無聲息。
「在和陽子說了最後一聲『謝謝』之後,她安然離世。」
荒木說道。
《冬之旅》,陽子的靈堂
陽子逝世後不久,他們的愛貓奇洛也過世了。三員之家一下子少了兩個,家中冷清了許多。
《春之旅》,貓咪奇洛之死
荒木用黑白影像記錄下陽子與奇洛先後離世的時光,結成了《冬之旅》與《春之旅》兩部攝影集。加上先前的《感傷之旅》,彷彿拼合成他的一部私人自敘傳小說。
18世紀後期,感傷主義文學在歐洲發源,英國作家勞倫斯?斯泰恩以《感傷之旅》引起了這股悠悠的浪潮。荒木經惟的這散步攝影集,也許可視之為感傷主義在今日的圖像呈現。
《感傷之旅》
荒木經惟曾說過,他攝影是為了在框架中取得時間。這樣的理念也許有助於我們理解他的狂熱與高產。他的《感傷之旅》、《冬之旅》、《春之旅》記錄了他與陽子、奇洛的時光,成為一種遺迹留存下來。
當他再次看到某張照片,他可以走進當時的那個瞬間。
陽子去世之後,荒木經惟特別喜歡拍攝天空
於是,在5月17日,陽子生日的一天里,荒木寫下了這樣的日記:
5點鐘就醒了。
拍陽台屏風小孔里透出的光。
躺回床上。陽子的身影不斷浮現。我輾轉難眠。
6點半便起床了。
今天是陽子的生日。
溫了溫柴胡桂枝湯,瀏覽今天的報紙。
……
5月17日是陽子的生日,我們一直是一起過的。
去不了的話,我就會快遞賀禮給她,但我不送玫瑰花,也會送些美食,慰勞下她。
給木瓜拍照。在露天陽陽台喝咖啡。
……
他還能走進當時的光陰。
荒木經惟:感傷之旅/墮樂園 1971-2012
展覽時間:2017/09/15 - 2017/11/12
展覽地點:福建省.廈門市.杏林灣營運中心2號樓3樓(從中央露台上)三影堂廈門
荒木經惟作為代表日本的攝影藝術家,在全世界一直受到極高的評價。因其對攝影藝術無限的熱情與信念,荒木經惟一次又一次挑戰著攝影表現藝術的極限,因而也被人們稱為「攝影狂人」。
本文來自「藝厘米app」原創內容,未經授權禁止刪減、轉載
更多藝術設計精彩內容
請打開「藝厘米app「—【厘米閱讀】收看
點擊展開全文


※周年慶藝起拍——國畫專場拍賣
※周年慶藝起拍——當代水墨專場拍賣
※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
※周年慶藝起拍——油畫專場拍賣
※藝想威尼斯,如夢似幻的少女心
TAG:藝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