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廣東有一古村,暴雨後衝出李自成所鑄銀錠,專家推測或有巨額寶藏

廣東有一古村,暴雨後衝出李自成所鑄銀錠,專家推測或有巨額寶藏

各位朋友晚上好!在中國五千年你的漫長歲月中,湧現出了無數英雄豪傑,他們大多從一介布衣到拜相封侯甚至一統天下,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李自成正是其中一員。

李自成劇照

先來說說闖王其人,他本出身農民家境本就困苦,更加上少時父母過世,後在驛站弄了個勉強糊口的差事。而崇禎元年,全國範圍精簡驛站時殃及李自成。沒了收入的他很快背上了債務,富紳艾詔將他告上公堂,縣令本想直接判他死刑,經親友營救才改為遊街示眾。回家後又發現妻子與人通姦,盛怒之下他殺了債主艾詔和妻子,連夜逃向甘肅參軍。

李自成家鄉

然而在軍隊的生活依舊難熬,貪污之風蔓延全國,軍中亦不能倖免。參將剋扣將士糧餉,李自成受夠了到處都有的剝削欺壓,終於在榆中縣殺掉參將和縣令,揭竿起義。此後征戰四方,從一個小隊長到「闖將」再到讓明軍聞風而退的「闖王」,李自成只用了短短七年。此後多地不戰而降,崇禎十七年,時任兵部尚書大開城門,迎農民軍進城,崇禎帝自縊,明朝徹底覆滅。

崇禎皇帝自縊處

李自成進京後不久就在京城征糧,「中堂十萬,部院京堂錦衣七萬或五萬三萬,道科吏部五萬三萬,翰林三萬二萬一萬,部屬而下則各以千計」,若有人交不上,就用特製的帶刺夾棍夾手腿,更甚者還受炮烙,嚴刑加身不死不休。從皇宮中搜刮出僅金銀四千餘萬而從各王公大臣處所得是皇宮的兩倍,李自成感念崇禎勤政儉樸故予以「禮葬」。

見證王朝更迭的故宮紅牆

雖然李自成在京城不過幾日便被吳三桂趕出,但他早有先見之明。《明季北略》記載他把擄掠的金銀全部重新熔鑄,每一千兩做成中空的圓形塊,用鐵棒穿起來,打上他永昌的年號,直接用騾馬馱著,隨軍隊帶回了陝西。要知道此後兩年,李自成便兵敗身死,這一大筆金銀絕不至於揮霍一空,那剩下的這些到底去哪了?

《明季北略》剪影

在廣東韶關有一個叫坪石鎮的小村子,因為一場暴雨引發了泥石流,竟發現許多銀錠金元被沖刷出來,有的甚至能依稀殘留有年號印記。此事一經報道便引起了眾多專家的注意,經過對這些金元銀錠上字跡的比較,歷史專家最終認定這些銀元確為李自成所鑄。

李自成藏寶處石碑

由於受地形條件限制,這處疑似寶藏當時並未進行發掘。數百年過去了,這些寶藏可能早已被當地人挖掘一空,有傳言晉商的崛起就是得益於闖王寶藏。當然,也有人表示這不見得就是李自成的寶藏,可能只是某個高官匪寇的私藏。所謂的真相,也許只能隨著寶藏的開採方能大白於天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曾有兩次機會擺在眼前,崇禎皇帝卻沒能珍惜,否則結局將徹底改寫
此人本是湖北農民,卻自稱太祖子孫建立後宋,從此當地再無進士
此人本是清末秀才,手握重兵還自稱天皇的大爺,日本專家無法反駁
此人本是太平軍戰士,遠渡重洋成為富翁,其子霸氣廢除不平等條約
這倆女人不是皇帝卻穿龍袍,彼此互為仇敵,一人執政一人死於非命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