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白江口之戰,日軍是唐朝軍隊的4倍,為何最後輸的連褲子都不剩?

白江口之戰,日軍是唐朝軍隊的4倍,為何最後輸的連褲子都不剩?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相隔不遠,難免會產生摩擦碰撞,筆者細數一下,歷史上兩國一共發生過5次正面戰爭,分別是唐朝與日本的白江口之戰,元朝與日本的文永、弘安之戰,明朝的抗倭戰爭,以及近代的甲午中日戰爭和抗日戰爭。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大唐帝國與日本的白江口之戰,此戰也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倭軍4萬2千,有戰船1000餘艘,唐軍1萬3000,戰船170艘)。

白江口之戰

唐朝初年,朝鮮半島正處於前三國時期(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的末尾,百濟、新羅、高句麗三國鼎足而立,紛爭撻伐。其中,高句麗名聲最大,軍力最強,對中央王朝一直是時降時叛,時慕時倨,雙方曾發生多次摩擦,隋煬帝就曾征討過高句麗。後來中原地區唐建隋滅,而高句麗內部也發生政變,東部大人蓋蘇文殺大臣一百多人,併入宮把高句麗王高建武也宰掉,於是,唐朝的打城門就勸唐太宗討伐其弒主之罪,其後,太宗皇帝數次討伐高句麗,起初連戰連捷,但最終因天氣原因作罷。

公元648年,太宗本準備集三十萬大軍,以長孫無忌為大總管,一舉擊滅高句麗,不料,因太宗病逝而作罷。

唐太宗影視劇形象

公元655年(唐高宗統治期內),新羅國(前文提到朝鮮半島三國之一)向唐廷告狀,說高句麗、百濟、靺鞨連兵,攻取新羅三十多城。唐廷下詔勸和,不聽。作為帝國仲裁者,唐廷於660年詔派左衛大將軍蘇定方等人率兵攻討。

此次戰役,唐朝大勝,滅亡百濟,大軍班師回京,留下郎將劉仁願率數在千唐兵留守百濟城,並派左衛郎將王文度為熊津都督,赴任半途,王文度病死,詔以劉仁軌代之。

說到這裡,很多朋友估計比較疑惑,這說的是唐朝與朝鮮半島啊,和日本有什麼關係呢?

唐高宗影視劇形象

原來,百濟王扶余義慈的堂弟扶余福信本來已經降服唐軍,待他看到唐軍主力回國,萌生賊心,聚百濟舊民造反。不久百濟「西部皆應」,紛紛據城造反,支持扶余豐。眾軍相聚,反而把唐軍劉仁願的留守軍團團包圍於百濟城,不僅這樣,他們還派使者想當時日本的大和朝廷求援,而當時的日本天皇則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白江口之戰

劉仁願的留守軍被圍,唐廷派大將劉仁軌救援,此時,唐帝國的軍隊與日本軍隊就要正面相遇了。

公元663年8月,劉仁軌水軍率先行至白江口。很快,倭國水軍四百餘艘也綿延駛至。寬闊水面上,唐、倭兩路水軍對峙。

白江口戰役局勢

海上大敗,百濟、倭奴陸軍也抗不住唐軍和新羅軍隊的合擊,被殺得人仰馬翻。當時,倭人好像還沒養成臨敗自己用刀掏肚子的習慣,一系列小矬個子軍將,通通跪伏於泥淖之中,聽憑唐軍發落。就這樣,幾萬倭奴軍死的死、傷的傷,降的降,跑的跑。

古代畫冊中的倭寇形象

白江口之戰是短暫的,而其帶來的影響卻深刻改變了東北亞政治局勢。

對大唐方面,聯合新羅滅亡東北亞小霸王高句麗,將遼東地區納入國家統治,維護了大唐在東方的霸權。

對日本方面,日本國力大損,各地豪族怨聲載道,大和朝廷大力推進律令制改革,並大量派遣遣唐使到大唐學習。唐風在日本生根發芽,日本終於迎來了「唐風文化時代」。

畫冊中的日本遣唐使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唐帝國軍隊的制勝法寶之一便是弓箭和唐橫刀,唐軍強弓硬弩的威力自然不必多說,而當唐朝將士與日本武士近距離廝殺時,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則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唐橫刀。

據史料記載,這種集漢族人民智慧與技藝的名刀,源自於漢代環首刀,採用當時最先進的鋼包鐵工藝和分段淬火技術打造,其刀刃的鋒利度和刀身的柔韌性是當時世界上的最高水平。而唐橫刀造價亦是十分昂貴,據說,一把上等唐橫刀的造價為一名七品官員半個月的俸祿。

現代工藝復原的唐橫刀

在大唐帝國的規制中,大將領兵最多是兩萬名士兵,普通將軍最多是一萬兩千五百名士兵,而在這一萬兩千五百人中,必須配備一萬把橫刀,這種殺人利器也就成了唐軍的標配武器,這直接反映了唐朝軍事力量的強大,當然從側面也可以看出大唐帝國經濟實力的強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吐槽秀 的精彩文章:

印度耗資六千萬英鎊購買一艘英國航母,號稱亞洲航母印度第一
美國裝備一艘全球最貴兩棲登陸艦,造價高達1.7億美元
核潛艇領域,美國再次突破一項技術,稱至少領先世界各國20年

TAG:科學吐槽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