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早年學周慧珺不得法,後轉學趙冷月卻理解偏差,創獨一無二的丑書

早年學周慧珺不得法,後轉學趙冷月卻理解偏差,創獨一無二的丑書

鏡頭中的人手中拿著一隻碩大的毛筆,就地揮灑。地上、紙上、身上到處是墨跡。只見他大汗淋漓、有條不紊,每一筆都都如巨蛇出動、群魔亂舞,令人甚為驚嘆。想一想,這一陣工夫的揮灑,一張巨幅「書法」必將形成。捧者嘆「佳作」,恨著曰「又糟蹋一張紙」!此人非別人,沃興華是也。

沃興華,華東師大歷史系教授,博導。對於他的字,民間多有褒貶。有支持者評價:沃興華認為民間書法重在「造型」,可書法畢竟是藝術,有一股情感在流動。我確定沃興華近來還是更多的關注於情的!

但批評者,言語大膽,切中要點。如人云,文從沈夢記:從一開始學書法,沃興華就找不到合適的方向。當年他拚命地學周慧珺,因不得法而練就了他的「贅肉線」。後轉學趙冷月,又錯把書論中的「拙」誤作「擺字」,以為只要將字的結體東「擺」西「擺」......誰料想結果「擺」斷了筆順間的氣脈,沒有了正常的觀感。

他接著說:沃的書法因先天不足而長歪了身體,後天再調理也長不正常了!

沃興華學書一開始就與趕時髦有關......儘管他也臨了不少碑帖,但他用筆中的「贅肉線」和結體中的「擺」字法一直沒有得到過糾正.....漸漸成了「缺筋」或者是「斷脈」的「流行書風」,民間稱為「丑書」。

評論者最後總結說:和其他的流行書法的群體一樣,沃興華用他那「贅肉線」和「擺」字法去臨摹了他所認為的拙字帖,結果越走越邪,走不回來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圈 的精彩文章:

從木匠到書畫名家:53歲當「北漂」,積極奮鬥,成一代書畫巨匠
當代書壇名家「大康」書法欣賞,林岫贊:敢作敢為,藝林典範
甘肅省書協主席林濤書法作品欣賞

TAG:書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