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子西出函谷關,天師立教龍虎山

老子西出函谷關,天師立教龍虎山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萬物的本原。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的一種佔據著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和尋求有關實踐練成神仙的方法。

1.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讀:dān),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自幼聰慧,靜思好學,入周都而求深造,曾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書的官員),思想主張「無為」。居周日久,學問日深,聲名日響。春秋時稱學識淵博者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們皆稱老聃為「老子」。

儒家立教聖人魯國孔仲尼聽聞「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禮樂之源,明道德之要」,便不遠千里前去拜訪,回到魯國,言「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

公元前518年,周王室發生內亂,周王室典籍被捲入楚國,老子蒙受失職之責,受牽連而辭舊職。於是離宮歸隱,騎一青牛,欲出函谷關,西遊秦國。

話說函谷關守關官員關尹,見紫氣東來,老子倒騎青牛,懇求「將汝之聖智著為書」,老子允諾,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稱《道經》。下篇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故人稱為《德經》,合稱《道德經》。

老子與孔子、六祖慧能分別代表中國道、儒、佛三教齊稱為「東方三聖」。

2.

漢光武建武十年豐縣阿房村,天師張道陵出生,「滿室異香,整月不散,黃雲罩頂,紫氣彌院」。七歲便讀通《道德經》,天文地理、河洛讖緯之書無不通曉,為太學書生時,博通《五經》,後棄儒改學長生之道,隱居洛陽北邙山中,精思學道,修鍊三年,有白虎口銜玉符而至其所。

張道陵婉拒皇帝三次下詔,南遊淮河,居桐柏太平山,後與弟子王長一起,渡江南下,在江西龍虎山上結廬而居,並築壇煉丹,三年而神丹成,有龍虎之象出現。後又移居四川鶴鳴山,感石鶴長鳴。

天師降妖伏魔,救護眾生,蜀地的人民都非常感動,都願意聽受天師教化。於是天師設立二十四治,廣收門徒,教化於民。天師世壽一百二十三歲時,於蒼溪雲台山白日飛升。

從東漢張道陵正式創立正一教派至今,天師道在中國已經有近2000年的歷史。正一道在自身傳承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思想支柱之一。

3.

道教,發源於古代本土中國春秋戰國的方仙道,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的也積極發展。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為道德哲學家神化了。

魏晉時期,根據法術原理,道教分化為上層士族丹鼎道教和下層民間符水道教,即全真道和正一道,這也是各種道派經過上千年的分化合流的結果。

隋朝實行佛道並重政策,隋文帝使用道教名詞「開皇」作為開國年號,是道教發展的轉折時期。

唐朝尊老子為祖先,奉道教為國教,採取措施大力推崇道教,提高道士地位。

中晚唐和五代時期,由於戰亂兵禍道教相對低迷,中晚唐的統治者延續尊本崇道政策,五代十國也有帝王信奉道教。其中唐武宗和後周世宗尊道最為突出,同時也採取了廢除佛教的政策。

明朝諸帝都對道教採取了尊崇的態度:明太祖推崇城隍和土地,在全國各地建設了成千上萬座城隍廟和土地廟;明成祖自詡為真武大帝的化身,對全真道士張三丰及其門派極為尊崇;明代宗、明憲宗、明孝宗都任命道士為禮部尚書;明世宗以奉道為首務,寵信道士,熱衷方術,愛好青詞,使道教的興盛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清朝統一全國後接受了佛教,對道教採取了嚴格的防範和抑制的政策。清初的順治、康熙、雍正從籠絡漢人的角度出發,抑製程度較為寬鬆,雍正是唯一優待道教的皇帝。乾隆宣布藏傳佛教為國教.,將正一教主的品秩由二品降為五品,以後的清朝皇帝對正一派限制不斷加強。

鴉片戰爭後,國家落後衰弱,西方思潮入侵,正一道更是江河日下。

新中國成立後,在法律和政策上保證了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1957年,中國道教協會在全真龍門派祖庭北京白雲觀成立,道教第一次有了統一的全國性組織。

4.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東漢末年出現大量道教組織,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教團組織,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道教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將道教對「道」之信仰人格化體現。道士是道教的神職人員,全國現有住觀道士3萬餘人。宮觀是道教徒活動的場所,全國現登記開放的宮觀有2千餘座。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余齋 的精彩文章:

TAG:余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