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遼對壘孫權,憑什麼800破100000?

張遼對壘孫權,憑什麼800破100000?

三國時曹操手下大將張遼,驍勇無比,此人曾是董卓、丁原、呂布部下,後來歸順三國,是曹操的「五虎」之一。《三國演義》中記錄了他「威震逍遙津」,卻略去了最難體現他神勇的「八百破十萬」(這可以與小說家的立場有關)。

「八百破十萬」真有這麼回事嗎?這在王者榮耀里才能看到的場景是如何做到的?

建安20年,孫權親率10萬兵馬攻向合肥,麾下將領有呂蒙、甘寧、凌統、蔣欽、潘璋、陳武、賀齊、徐盛、呂范、宋謙等;而合肥僅有張遼、樂進、李典及護軍薛悌的7000守軍,曹軍主力又遠在關中,無力赴援,兵力十分懸殊。

這是正史的記載。但也不可全信。孫權的10萬大軍是有點「水」的。在此之前7年赤壁之戰時,吳國也就能擺出3萬人,又過了7年的夷陵之戰,一般公認吳軍不會超過5萬。這時突然成了10萬,都堆到了前線,不實際。正史上說「八百破十萬」這「十萬」數字,出自曹丕對張遼的表彰詔書: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這就有點自吹自擂。但合肥之役以少勝多卻是個不爭的史實。

我們先來看這次戰役的大致經過:

曹操在出征之前,估計到孫權有可能再次進犯合肥。因此,他預先寫了一道命令,交給護軍薛悌。

孫權兵臨城下之際,薛悌與諸將打開命令,是這樣說的: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

曹操的安排是張遼、李典出戰。當時這密令引發了大家的爭議,出戰還是不戰?兩軍兵力對比懸殊,出戰很難取勝。

這時張遼發話了:曹公今遠征在外,若坐等援軍來救,即便援軍來到,那時吾等也早被吳軍擊破。現當乘吳軍立足未穩之時,主動出擊,方能挫其銳氣,守住城池矣。

素與張遼不和的李典站出來聲援張遼,眾將只有遵從張遼,連夜徵募800人組成敢死隊,設宴犒饗,壯大軍威。

第二天一早,張遼披甲執戟,率眾沖入敵陣。此時,吳軍毫無準備,不知所措。張遼連續擊殺數十人,並殺了東吳陳武等兩員大將,直逼孫權帳下。

幸虧吳軍人多,保得性命。此時李典也帶人接應,雙方戰至中午,吳軍傷亡慘重,士氣大挫。張遼見好就收,回城加強防衛。

這其實是一場遭遇戰,張遼在執行中能夠靈活機變、拚死力戰 「一與一,勇者得前」,這就是他的作派。

當然,戰役取得勝利,也與他們的對手孫權用兵特點有關。

孫權帶兵打仗本不是行家,戰績著實不好看,張遼滿寵文聘們,都在孫權身上佔過便宜。孫策臨終前也委婉地說出了孫權的「短板」: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儘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更可怕的是,當時的東吳,諸將各有部曲,不受約束。守土有責時,大家可以同仇敵愾,所以東吳擅打防禦戰,赤壁夷陵,曹操和劉備都吃了不小的虧。吳軍出去打仗完全沒有紀律。比如潘璋出戰時,經常幾千人的兵,擺起營來就萬餘人的規模,中看不中用。

所以東吳防禦戰天下無敵,大家齊心合力;進攻戰沒紀律,就遭此慘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尹讀史 的精彩文章:

曹操伐陶謙「屠城」,殺父之仇只是導火索,真正的原因是這12字
太監做皇帝?只因後代太給力!
幫傭成歷史「最沾光」老爹,私生子為一代戰神,兒子為三朝大夫
清末最神秘的婦女組織,練功49天能上天入地,專殺洋鬼子
官場上下五千年,清朝的總督相當現在的什麼職位?

TAG:老尹讀史 |